关于党建引领医院退管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1-07-13周炯罗华
周炯,罗华
(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 201800)
随着时代发展,人口老龄化已经逐步凸显为一个社会问题。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5亿,是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总量的1/2。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服务医院退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成为了医院管理中的一大难题。新时代、新要求,加强为老服务,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加舒心、幸福是每个医院退管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内涵的重中之重[1]。上海市儿童医院退管会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党建引领、纵向延伸,以提高为老服务质量为宗旨,搭建起退管会、退休党支部、块组三级全覆盖“党建+志愿者服务”组织构架,既发挥退休人员余热,又满足服务单位、社区需求。 通过建立新的组织方式和活动机制,实现医院为老服务和社区志愿服务双向融合、双向促进,实现“1+1>2”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上海儿童医院退休职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医院退管会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9份,回收有效率达99.5%。问卷围绕退休员工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以及志愿服务项目等开展调研,借助问卷星工具,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退休职工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意愿非常高,达到94.26%。愿意参与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主要有社区文明劝导、帮助困难人群和社区环保行动等(见图1)。
图1 退休职工参与志愿服务项目分布图
针对退休职工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为了满足党建+志愿者服务需求,我院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六个老有”工作目标,以提升离退休职工满意度为核心,进行顶层设计,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通过组织建设、关怀慰问、搭建平台等载体和抓手扎实推进离退休工作,提升为老服务品质和内涵。
(1)建一个为老服务组织网络。成立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任主任,亲自抓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工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服务网络,灵活设置12个块组。
(2)建一支为老服务队伍。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选配威信高、身体好、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的退休职工担任块组长,并邀请上级组织对块组长进行专业化服务礼仪培训,提升服务素养和沟通管理能力。通过选人、育人、扶人、爱人,建立了一支懂老人、会沟通、善学习、乐奉献的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
(3)搭建一个为老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服务沟通机制,一是块组长和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对接,及时向退休管理委员通过微信群实时沟通汇报重要信息、学习传达上级重要政策。二是自2013年起为每一位离退休职工发放一张印有退管会专职人员和块组长联系方式的“便民联系卡”和一张印有社会急救救助电话号码的“慰民服务卡”,党委书记、退管会专职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服务。三是每季度召开块组长会议和退休党员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退休医务工作者既是单位的退休人员,需要组织的关心,同时他们又是社会的财富,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对社会大有作用,为此医院党委就加强退休群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了讨论,决定由党委分管书记亲自来抓,医院退管会专人负责,各个行政部门专项支持,把对退休医务工作者的关心爱护与组织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搭建各类平台,鼓励退休医务工作者文化养老、老有所为[2]。
2.1 党建引领开展“老年志愿者服务”培训计划,发挥的示范辐射作用
医院党委开展以党建引领开展“老年志愿者服务”培训计划,发挥退休党员、骨干、高级职称医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在社区、共建单位提升专兼职儿科专业技术知识水平的传授工作,发挥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作用,提高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的能力,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3]。
(1)沃奶奶健康工作室:2008年,以沃乐柳医生为代表的儿保退休医务工作者筹办了“沃奶奶健康工作室”,义务为珍贵儿、(高危儿、早产儿)提供健康育儿咨询、检测、指导和帮助,在爱心专家和医院技术支持下,近百位有发育障碍的孩子得到了精心医治,获得了康复。
曾多年担任上海市儿童保健所副所长的姚国英主任退休后婉言谢绝外单位的高薪聘请,一心留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她与沃乐柳医生相约,要组建志愿者团队为上海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科普作点实事。作为上海市性教育协会儿童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他们意识到青春期性教育对当下的孩子们是一门必需的学科,因此两人击掌为诺,退休后成为这个项目的志愿者,为孩子们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科学知识的普及。为了广泛推广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爱心专家们常常走基层去郊区。青春期性教育志愿者团队的爱心专家们觉得肩上担子很重,他们决心在上海市性教育协会和专家资源团队的支持下,不断向全市各区各学校拓展,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爱心“织女”:医院退休人员中有个名为“织女”的微信群,群里有33位喜欢打毛线、作编织的退休人员,爱心“织女”们每年编织许多帽子、袜子,送到新生儿病房,为宝宝们送去浓浓的祈福和深深的爱意。
(3)退休儿科专家团队:医院退休高级知识分子组建了儿科专家团队,积极报名支持援滇扶贫工作,两年来对接帮扶工作成绩显著。
在上海市儿童医院还有许多退休人员活跃在志愿者岗位,在门急诊大厅里,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在自助机前为就医者热心指点;在就医高峰时,电梯口、诊室前,时时可以听到志愿者的轻声引导。
2.2 积极搭建服务平台 ,鼓励文化养老、老有可为
医院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从党委书记到退管会工作人员手机全天候开机,确保每一位退休人员24小时有求必应,把“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多解难事”的宗旨融化在每一件小事中,让退休人员深深感受到组织的关爱[4]。同时,积极拓展学习活动阵地,根据退休人员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的不同,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如书画会、摄影组、合唱队、插花班、太极拳、乒乓球队、形体训练班等,这些活动吸引了广大退休人员,大家在活动中分享体会,交流心得,汲取正能量。
开展“寻根之旅”是上海市儿童医院在开展为老服务工作中创立的一个品牌项目,组织退休人员和青年员工互动交流,通过寻访医院历史、回望医院发展足迹,感悟医院深厚文化底蕴,鞭策年轻人自觉担当文化传承使命。医院每年开展“回娘家活动”,分批分次组织退休职工回医院聚会,畅谈“我与医院共成长”的故事,在自豪的回忆中共话流金岁月[5]。
医院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各类业务平台,发挥退休医务工作者的特长,据不完全统计,医院各类志愿服务团队中,30余位退休志愿者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医学科研、援疆援边、为民服务等志愿者工作,在为社会奉献、为病人服务中不断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生活,体现自身价值。
3 讨论
3.1 健全组织网络化,建立关爱老人工作机制
加强单位、社区老人关爱工作的领导,成立“关爱老人结对帮扶”帮扶小组,党员干部主动进驻居民区网格,形成专属“责任田”。通过走访,了解家庭状况和服务需求,对辖区内老年人进行调查摸底,建立了一对一的专项信息台账,全面准确地掌握了社区老年人的需求现状和发展变化。坚持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健全和落实走访慰问制度,构建亲情关爱360度走访和帮困扶贫精准化良性机制。
坚持带着思想引、带着问题走、带着感情听,既聚焦“关键少数”(如生活困难、家庭遭遇重大变故、身患重症、生病住院等)做到“两送、三访、四谈、五解”。在重要纪念日、重大庆典或者元旦春节期间院领导班子亲自参与慰问走访工作,又关注“绝大多数”做到经常联系,加强关怀,遇到重大问题时能够有呼必应、有难能帮、有忧力解。认真登记帮困对象,根据帮困条例相关要求,积极争取本医院和市帮困基金的救助,缓解离退休职工的燃眉之急,组织在职党支部、科主任与原科室退休患大病者开展结对帮扶,给予“一对一” 关心帮助。从涉及老人生活的小事和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切实将服务方式由“群众找上门”转变成为“党员送上门”[6]。
3.2 链接社会服务资源,延伸为老服务平台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增加,各种社会化养老服务资源提供日趋增多,为提升为老服务品质,助力离退休老同志体验美好生活,我院综合利用政府公共服务、志愿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健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的各类平台,为孤老联系支部、社区、养老院、护理院等结对服务。搭建平台,通过区域化党建,发挥离退休老干部的政治优势和经验特色,积极参与社区、学校各类志愿服务项目,为党的事业继续增添正能量。协助推进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确保高龄、空巢老人得到很好的照护,满足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
3.3 创建服务文化品牌,凸显为老服务内涵
以文化养老为引领,充分展示老同志的阳光心态,着力激发离退休老同志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提升老年生活品质。根据离退休职工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等,在安全节俭的前提下确定活动、学习的内容与形式。对身体康健的活动老人,积极组织参加医院及上级退管会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如书画协会、摄影协会、合唱、插花、太极拳、乒乓球、形体训练等,参加老年大学继续学习深造,同时也提供各种才艺展示平台,组织参加医院大型活动表演和推荐参加上级退管会的各种比赛项目,充分发挥老年人“学以致用” 为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提升成就感和获得感[7]。
医院连续几年开展富有特色的为老服务文化项目,寻根之旅是离退休职工青年员工寻访医院历史足迹感悟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传承项目,“为老祝寿”是为70岁、80岁和90岁老寿星庆祝集体生日,在“建院80周年”、喜迎新建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辉煌70年筑梦新时代”等回娘家活动。开展结合“我与医院共成长”主题,离退休职工撰写与医院共成长的故事并赠送了珍藏多年的宝贵历史照片,让历史的记忆在岁月的长河中流淌。
通过报告会或网络平台等形式学习心理健康以及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升思想内涵,培育阳光心态,升华精神境界。
3.4 依托社区党建树品牌,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随着新型城镇化养老方式的快速推进,退休人员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为老服务工作迫切要求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不断提升党建+志愿者服务的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单位、社区党建优势, 坚持以为老服务党建引领为重点,以满足退休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着力点,健全保障制度,加大为老服务的投入,组织开展党建+志愿服务的多种形式的活动,形成以“志愿者”为老服务主题的特色党建品牌“慈孝”[8]。
除日常组织开展的各类爱老、敬老活动,退休支部还广泛调研、摸排需求,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提供精准化特色服务。辖区老人多反映为“吃饭难”发愁,支部开设了“爱心点心”项目,依托上农康老院食堂优势,党员干部亲自上门,居委会工作人员定时上门,以送餐的形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用餐服务[9]。老人不离开社区范围内去康老院进行“爱心理发”“爱心洗衣”,节约生活成本。辖区老人子女多为在沪上班一族,不在身边照顾,存在老人独自在家突发意外无法及时救护的问题,支部决定对辖区范围内重点老年人家庭安装紧急呼叫器,结合居委会网格化管理、片管员责任包干,实现对老年人健康生活24小时实时动态监测,让老人们的居家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支部在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社区为老服务工作逐渐向全面、细致、务实的方向发展,不断地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社区各项建设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收获,促进了各项事业的良好互动和健康发展[10]。
始终坚持把维护离退休职工权利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完善各项保障机制,竭诚为离退休职工提供优质服务,尽责尽力,做好“娘家人”角色,让所有离退休职工有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能够绽放最美夕阳红,享受安定、祥和的幸福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