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GUSS评估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1-07-13金瑜叶敏慧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洼田障碍食物

金瑜,叶敏慧

(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安徽 合肥 230001)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不断增加,咽喉、食管及周边括约肌等部位的组织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迟钝、黏膜萎缩变薄、肌肉变性等常导致饮水或进食时发生呛咳,产生吞咽困难,易引起肺部感染、窒息甚至死亡[1-2]。掌握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际情况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及康复措施,对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3]。本研究旨在探讨结合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gging swallowing screen,GUSS)评估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至11月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00例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82.64±3.21)岁;脑梗塞18例,脑出血6例,帕金森7例,肌无力3例,其他疾病16例。对照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83.37±4.31)岁;脑梗塞20例,脑出血5例,帕金森7例,肌无力3例,其他疾病15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年龄72~89岁,生命体征平稳,Barthel日常生活功能评分<60分,神志清楚,能听懂指令,能配合完成老年吞咽功能筛查的患者;(2)自愿参与调查研究且对研究内容明确。排除标准:(1)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者;(2)纳入研究前已出现吸入性肺炎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口唇、舌强化肌肉力量锻炼、舌部味觉刺激、摄食训练等。实验组采用结合GUSS评估的综合护理干预[4-6],具体如下:(1)GUSS评估吞咽功能:①间接吞咽功能评估:包括患者保持>60°坐位的15 min注意力;咳嗽2~3次;吞咽唾液正常;无有流口水;发出a、o等声音无异常。每项1分,共5分,满分者进入下一项评估。②直接吞咽功能评估:进食1/3到1/2匙糊状食物,吞咽不能和延迟各1分,吞咽顺利2分;咳嗽出现在吞咽之前或吞咽阶段或吞咽之后3分钟内0分,无咳嗽1分;有流口水0分,无流口水1分;声音变化:声音变化0分,无变化1分。重复3~5次,无异常5分。③食物评估:按直接吞咽功能评估标准评估。液体食物先以饮用水3、5、10、20 mL递增方式让患者饮用,无异常者给予50 mL并嘱咐患者按照自身最快速度饮用。固体食物评估要求10 s内吃完提供面的包切块,重复5次。(2)综合护理方式:①吞咽功能训练:使用棉签等物品刺激患者脸颊、嘴唇、舌头,应用适量的不同味道的果汁或者调味品刺激患者的舌头味觉功能;指导患者屏气发音、伸舌、鼓腮吹气及空咽动作,5个循环/d ,2次/d,并注意保温[7-9]。根据GUSS评分调整饮食策略,20分可以正常饮食;15~19分者建议给予浓而稠的食物或易于咀嚼的软食;10~14分者建议固态食物;0~9分则禁止经口进食,采用管饲或静脉营养。②口腔护理:采用生理盐水或者专业漱口水清洁患者口腔,鼻饲, 2次/d,饮食后立即清理口腔,定期检查患者口腔溃疡等情况。③心理辅导: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④并发症处理:若出现呛咳、气促或者紫绀等情况,要第一时间终止饮食,帮助患者排出食物残留,避免患者出现窒息。

1.3 观察指标

(1)GUSS评分评估吞咽障碍:20分为无吞咽障碍;15~19分为轻度吞咽障碍;10~14分为中度吞咽障碍;0~9分为重度吞咽障碍[7]。(2)临床疗效:显效为无吞咽障碍或吞咽功能改善显著,GUSS评分增加>5分;有效为患者吞咽功能有所改善,3分≤GUSS评分增加≤5分;无效为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评估吞咽功能:患者取直立坐位,观察5 s内饮尽30 mL温水状况,I级:未发生呛咳(1分);Ⅱ级:2次饮尽,未出现呛咳(2分);Ⅲ 级:1次饮尽,出现呛咳(3分);Ⅳ级:1次或2次以上饮尽,出现多次呛咳(4分);Ⅴ级:患者难以饮完,屡屡呛咳(5分)[8]。(4)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QLS)进行评价,包括生活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角色、情感角色、身体疼痛、心理健康等,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吸入性肺炎按文献[9]标准诊断;(6)Rosenbek误吸程度评估:食物进入声带以下,8级为无用力清除表现;7级为用力也难以清除出气管;6级为可被清除出气道;5级为食物附着在声带,未被清除出气道;4级为不易被清除气道;3级为食物滞留声带以上,易被清除出气道;2级为可被清除出气道;1级食物没有进入气道内[1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GUSS评分、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QL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GUSS评分、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Q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GUSS评分、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GUSS评分、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QLS

*P<0.05,与干预前组内相比。

2.3 两组患者Rosenbek误吸程度1~4级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Rosenbek误吸程度1~4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Rosenbek误吸程度1~4级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分率比较

Fisher精确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4,P=0.200)。

3 讨论

老年吞咽障碍是一种常见疾病,长期发生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脱水、抑郁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呼吸道闭塞甚至窒息。GUSS评分是评估老年吞咽障碍的重要方法,相比于传统评估方法,其操作更简便快捷、评估更精准可靠,且不受场地与设备的限制[11],目前主要用于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拔管的指征及患者质量管理[10-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GUSS评分、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Rosenbek误吸程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结合GUSS评估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该种护理干预模式,在GUSS评估基础上,以非流体食物吞咽开始,通过半固体、流体及固体结构等不同质地食物的吞咽试验,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及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设计合适的食物种类及适当的密度均匀、黏度,有利于患者吞咽,将发生误吸的风险降到最低。此外,根据GUSS评估结果,判断误吸的风险强弱,通过综合干预,强化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口腔肌肉、吞咽动作、舌头运动、言语功能训练等),注重吞咽技巧,吞咽协调性,使训练更加有针对性,且更安全,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13]。实验组Rosenbek误吸程度1~4级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与马军廷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基于GUSS评估的针对性干预训练安全有效。

综上,结合GUSS评估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在饮食过程中的误吸,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洼田障碍食物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
食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