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优化策略研究
——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

2021-07-13

大众文艺 2021年1期
关键词: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类入学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给中央美术学院的老教授的回信中提道: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艺术类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国家文艺事业的发展。新生入学阶段是艺术类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开端,这个阶段的艺术类大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方式的特殊性,使得艺术类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必须双管齐下,既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又要让大学生掌握科学地艺术学习规律,树立崇高理想,为将来的艺术人生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艺术类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新生入学教育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人生过渡,为四年大学生活甚至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的一种阶段性教育。这也就是说新生入学教育的最终目标短期来看是为四年的大学生活做准备。长期来看则是为学生将来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换言之,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施虽然是阶段性的,但是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却是终身性的。基于终身学习的理念的教育理念的普及,艺术类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绝不能仅仅立足于解决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还应该充分发挥教育的前瞻性特点,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为其今后的社会生活提供精神养分。

艺术类高校的新生教育既是艺术类大学生四年的艺术学习和艺术实践的开端,又是他们未来艺术人生的重要开篇。做好艺术类大学的新生入学教育,是提升艺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新生入学教育使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有一个相互衔接、逐步过渡的过程,以帮助大学新生正确认识自身实际,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艺术类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类高校更应充分重视新生入学教育这是由艺术类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的。艺术类大学生经过了多年的艺术技能培训,对艺术知识技能的追求,使艺术类大学生在价值体系的建立不够完善,体现出“范技术化”“弱价值感”“重个性化”的特点,艺术类大学生倾向于将成长的目标简单定义为某项艺术技能的掌握和提升,忽视对理想信念、传统文化、艺术史论等知识的学习,这就导致了艺术类大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知识结构不全面、不深入等问题,再加上艺术培训模式的特殊性,使得部分艺术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纪律意识弱化,在多元化价值的冲击下,这种不够完善和成熟的价值体系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导致价值虚无、目标缺失、执行力不够、人际关系冲突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成为艺术类大学生学习生涯、心理健康和个体成人道路上的重大阻碍,也为艺术类高校的学生管理带来难度。因此,艺术类大学的入学教育的有效开展非常重要,应在大学生入校的初期阶段,把握时机进行有效的入学教育,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正确看待未来四年的学习生活,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深刻认识到大学阶段的学习对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解决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的学习观。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艺术类大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艺术技能培训阶段,得到了来自学校任课教师、家长、艺术教师的多重监督和管理,学习模式以被动学习为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发展。一旦进入大学,失去了多方监管,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化、个人化特点得以充分释放,被动学习的惯性难以在第一时间转化为主动学习的能力,加之学习目标的单一和学习动力的不足,加剧了艺术类大学生学习问题的发生。因此,艺术类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不是为了教,任何教育最后都需要转化成学生的自我教育。

三、艺术类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优化策略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崇高理想。理想信念是一个人自我实现道路上的重要精神支持,坚定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不断追求自我突破的重要精神支柱,指引着大学生未来人生发展的方向。艺术类大学的新生入学教育应高度重视理想信念的教育,要让艺术类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个人理想只有通过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通过理想信念的教育避免艺术类大学生被单一的个人理想所限制。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艺术类大学生的个人理想的合理性,帮助其在新生入学阶段,合理树立个人理想,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短期理想和长期理想相结合,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相结合,真正让理想信念成为艺术类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灯塔,指引艺术类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以及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自我革新,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新生入学教育应充分运用艺术类高校的学科优势,将经典艺术作品、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和典型事迹融入教学,将理想信念教育和专业意识教育相结合,并以艺术类大学生感兴趣的专业学习为突破口,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如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大讲堂。邀请美术学科领域的著名教授对深入人心的油画、版画等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思路及艺术家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讲解,使绘画类大学生增进了专业知识的了解同时也深刻的了解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与此同时,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鼓励广大师生进行重大历史题材主题创作,爱国志诉诸笔端,描绘于画布之上。在疫情暴发之际,广西艺术学院组织师生创作了“集思广艺、携手抗疫情”系列作品,作品包括绘画、书法、平面设计、音乐、舞蹈、诗歌等多个艺术门类,以文艺为武器,投身疫情防控战役,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鼓与呼,充分展现了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为艺术类新生作出良好表率。

2.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提道: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因此,艺术类大学的新生入学教育,应该重视对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让艺术类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的伊始就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鼓励广大艺术类大学生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艺术创作的灵感,打造坚实的文化基础,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行动自觉,全面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广西艺术学院每年举办“翰墨丹青”系列主题画展,通过以展促学的方式,让广大学子感受传统文化的美。与此同时,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从中国古典音乐和广西特色民族音乐中汲取灵感,创作了古典舞《雨歇》《共婵娟》分别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选和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提名奖。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师潘丽萍的绘画作品《百鸟衣》生动再现了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的感人场景,入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并进京展出。这些优秀的作品即是艺术院校教学成果的展现,也是新生入学教育的可贵资源。

3.加强专业意识教育。在专业意识教育方面,艺术类大学生应利用艺术类学科的特色,将各专业成果如画展、音乐会、舞台剧等多种形式,将教学成果在新生入学阶段进行充分的展示,让艺术类大学生进校之后,感受到高校艺术教育的魅力,开阔眼界,深化意识,也为未来的专业学习树立榜样。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每年新生入学阶段,学校将多个专业教育成果进行展示,开办画展和迎新晚会,并邀请专业教师在活动现场进行专业讲解,让艺术类大学生对专业学习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和体会,不仅提升了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意识,也加强了爱校荣校的价值观教育。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艺术类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要考虑到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加强朋辈督导,积极探索艺术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辅助测量和治疗作用,用学生熟悉的艺术作品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群体教育和个人教育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共同作用,帮助艺术类大学生释放压力、缓解冲突、实现自我成长。广西艺术学院每年开展心理漫画大赛,坚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专业素质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漫画的形式,运用比喻、夸张、写实、象征、投射等手法,将学生对生命的守候、珍惜和爱护的心理成长过程表现出来。活动已成为广西高校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大学生心理漫画大赛继2016年入选为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工程项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项目后,又被确定为2017年广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项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艺术类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是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的关键阶段,是艺术类大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的关键时期,提高艺术类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时效性是深化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必要途径,艺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始终保持开放、包容、创新、求实的精神,关注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从艺术类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采用灵活、丰富的授课形式,深化教育内容和内涵,帮助大学生获得自我成长的决心和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理念,创作出不辜负时代的文艺作品。

猜你喜欢

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类入学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艺术类专访心得
入学面试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入学第一天
艺术类金币收藏作品
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作品选
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