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归纳限制色彩课程建设*

2021-07-13

大众文艺 2021年1期
关键词:色彩思政大学生

(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一、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归纳限制色彩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一方面,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归纳限制色彩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程的“政治性”过强,同时也陷入重“灌输”、轻“体验”的弊端之中。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程兴趣平平,将思政元素融入归纳限制色彩这类专业课中,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促进专业课向本土化、民族化与纵深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归纳限制色彩课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培养积极的人文素养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成长阶段,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人格品质。

二、基于课程思政视角促进归纳限制色彩课程内容的丰富

(一)以思政元素增强人文要素,凸显归纳限制色彩课程的隐性教育

思政元素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要素,将其与归纳限制色彩课程内容有机融合,有利于凸显专业教学中“随风潜入夜”的隐性教育功能,促进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增强人文素养。例如,在课程中引入我国传统民间绘画、工艺、民俗风物等,利用视频、图像、名师讲堂等信息资源把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大同”思想与热爱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有机结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神认同。

(二)以思政元素增强历史底蕴,凸显归纳限制色彩课程的学理性

在归纳限制色彩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增强课程的历史底蕴、学理性。例如,在对民族色彩的学习中,了解地域与民族文化,同时结合我国民族政策、民族文化的演变,向学生介绍少数民族色彩的传承、内涵与外延,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敬畏自然,建立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通过渗透思政元素来设计“综合实践类项目”,开展参观民俗文化村、非物质遗产保护基地等活动,通过实地调查、写生等教育方式,真正地实现“做中学”,使思政知识不再是枯燥的理论、文本的堆砌物。

(三)以思政元素增强核心价值观,凸显归纳限制色彩课程的价值性

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思政元素的融入对于增强归纳限制色彩课程的价值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剖析当下新闻时事、热点话题,结合综合实践类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增强大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道德涵养。当前,这类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还不够紧密,在课程中融入这一思政元素,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增强价值观引导的实效性。

(四)以思政元素增强对比启发,凸显归纳限制色彩课程的思辨性

在归纳限制色彩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对比启发”的素材与条件,使学生加强对知识本质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凸显学科的思辨性。例如,在归纳限制色彩课程教学中,可以将东方的与西方的、古代的与现代的绘画、设计作品相对比,分析其在色彩学范畴内的相似与差异之处,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借助思政元素巧设“对比”,提高教学效果,增强课程的思辨。

(五)以思政元素增强生活化代入,凸显归纳限制色彩课程的趣味性

思政元素丰富多彩,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将思政元素与归纳限制色彩课程有机融合,有利于提高课程的趣味性。例如,在课程中引入时下流行的影视、服装等元素,分析其中的色彩运用使理论知识更加“生活化”,促进学生将日常生活的“经验”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通过思政元素来加强大学生在艺术设计中的“再创造”的自主体验,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理论知识“活起来”。

三、基于课程思政推动归纳限制色彩课程理念的革新

(一)基于课程思政引导“知识的发现”,促进归纳限制色彩课程兴趣的“激发”

要杜绝灌输模式,提供丰富的事实材料,注重“发现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根据材料进行探索,从而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知识“固化”、思维“定势”的问题,“激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基于课程思政加强“整合认知”,促进归纳限制色彩课程系统的“建构”

当前的归纳限制色彩课程存在着重“碎片化教学”,轻“整合认知”的问题。从整个色彩学范畴来看,各知识点内部的关联有着很强的结构性。在归纳限制色彩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如果过多采用“碎片化”的方式,没有对整个色彩学学科知识点进行梳理、分类,学生就难以形成一个整合的认知。因此,要基于课程思政的视角加强“整合认知”,促进归纳限制色彩课程系统的“建构”。例如,可以从我国不同朝代、地域、民族的服饰、建筑、绘画作品中提取色彩,从色彩心理、对比调和、节奏韵律等多方面引导学生对整个色彩学的结构性思考。

(三)基于课程思政推动“深入探索”,促进归纳限制色彩课程的“深化”

当前的归纳限制色彩课程中多“浅表层”的教学活动,而少“深入探索”的学习空间。通过融入思政元素与优秀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为学生提供更具多样化与异质性的学习材料,加深学生在观察与感受方面的探索空间,让其不仅仅停留于表层,而是向更深、更复杂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色彩运用技能、艺术鉴赏能力、审美意识以及现代设计思想。

(四)基于课程思政拓展“开放空间”,促进归纳限制色彩课程的“生长”

当前的归纳限制色彩课程存在着多“线性化”,少“开放性”的问题,教学往往从主客观、静物、风景、人物等方面对色彩进行归纳。这种链条式的“线性化”教学流程存在着压制学生发散性思维发展的弊端。基于课程思政的视角,我们要通过多元化元素的融入来促进学生积累现实“经验”,还需要加强对于学生批判思维、发散性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品质的提升,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地感受与思考,拓展“开放空间”,促进归纳限制色彩课程的“生长”。

四、基于课程思政推动归纳限制色彩课程教学方式的优化

(一)以思政元素巧设情境,感受归纳限制色彩课程中的“情”味

针对美术专业学生的学科特点,要善于挖掘思政元素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对民间色彩的学习中,可以讲述传统风俗,以历史典故、民间故事来丰富大学生对于作品本身的情感表达、色彩风格的理解,体会作品中饱含的人民的生命意志与鲜活的生命力。鼓励学生在欣赏不同的体裁的艺术作品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想,同时将其个性化地运用于个人的作业与创作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二)以思政元素激发心理,享受归纳限制色彩课程中的“趣”味

学生的心理活动直接激发其行为活动,归纳限制色彩课程的教学内容如果没有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学生会有厌倦或是畏难的情绪。因此,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我们要引导学生感受色彩中的情感表达,加强对归纳限制色彩课程中的情感因素进行积极地体验与感受。例如以敦煌壁画作品中的主体色彩引导学生在欣赏、临摹以及提取解构的过程中插上想象的翅膀,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鲜活经验融合起来,将其与当下的广告创意、服装饰品、影视动漫等有机结合完成作业。

(三)以思政元素拓展思维,提高归纳限制色彩课程中的“韵”味

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尤其要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意识。通过多种启发性教学法引导大学生对于归纳限制色彩课程在基础性理论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在拓展探索环节精选适宜的思政元素,设置独立思考的环节,设计精妙的问题提高教学内容的层次。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鼓励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艺术创新能力。

五、结语

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要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教育功能,坚持课程育人。归纳限制色彩课程作为一门美术学科专业课,目前的教学多数还停留在基础色彩学的教学范畴,尚未过多涉及对民族色彩的感受、提炼与升华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挖掘归纳限制色彩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改变传统的训练方式,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有利于形成更为合理的、有特色的教学模式,体现课程育人的教学根本。

猜你喜欢

色彩思政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