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创新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2021-07-13谢阅青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3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心理

谢阅青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头羊,他们要想引导学生朝着全面的方向发展,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外,还需要关注学生品德方面的培养。也就是说,初中班主任要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有效开展德育工作。那么初中班主任具体该如何去做呢?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己的经验,对以下四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关键字】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实践

引言

班主任所开展的德育工作会对学生的日后发展以及学习状态形成深远的影响。初中学生自身的主观意识会比较强,但是其生活阅历较为浅显,很容易会踏入到认知的误区。所以,班主任必须要明确自身的教育职责,开展德育指導工作,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学科知识,升华情感意识,促进学生智力的发育,和学生进行正确且高效的互动和沟通,达到一种班级合力的状态,营造出更为轻松的班级氛围。

一、落实学生心理教育,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叛逆的心理。因此班主任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开展德育教育。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以及"不健康"行为与其他教师进行会诊式分析和研究,制定最合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改变心理情绪,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现代的初中生较为早熟,而且很多家长都比较溺爱孩子,这些来自家长的错误教育理念让孩子始终生活在温室中,对人对事始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到了初中之后,由于教育模式的转变过渡较大,平等式的教育让很多学生无法接受,这种心理落差的不断增加让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扰乱课堂、打架斗殴、自卑内向等问题,无法端正自己的学习心态。对此班主任应该积极联合其他教师进行会诊式分析,寻找正确的解决对策,并在各科的教学中引导和教育学生与他人相处要懂得尊重与关爱,只有尊重他人,别人才能尊重自己,与人相处具备一定的爱心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这样的心理引导和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心理问题,同时也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二、加强德育教育实践,保证教学成效

虽然德育教育所涉及到的内容通常以理论为主,但是为了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班主任也应当切实落实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工作。具体来说,班主任必须充分彰显自己的组织者身份,与当地的相关社区结构、社会职能部分进行联络,为学生提供社会服务机会,不仅能够让学生得到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强化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亲身体验到社会工作的艰辛,学生才能全面认识现阶段良好物质生活的优越性,同时能够养成尊重、信任等良好的精神品质。同时,班主任需要将实践教学作为德育教育整体考评成绩中的一项内容,进而充分体现德育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除此之外,班主任可以积极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参观展览会等。利用这种具有一定生动性和直观性的实践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德育实践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学以致用技巧,将理论知识演变成实践所有,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在无形中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价值观念。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总,具有一定价值的可谓是主题演讲,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的形式为学生卡站演讲活动,不局限演讲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思想感情,加强情感呼唤,而且有助于班主任通过这样的契机,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缺陷和不足,进入实施针对性教育,以此取得显著的情感教育效果。

三、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对于班级德育教育来说管理制度是重要基础条件,班主任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联合其他教师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内容,并在管理教育中引导学生积极执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和管理。

对此,首先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制度的决策,提供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其次,结合学生提出的意见联合其他教师共同商讨,结合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加以完善和改进;再次,定期对班级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加强班干部自身管理能力的同时要求每个班干部都能积极按照制度内容执行自身工作,鼓励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以及带头作用,从根本上促进班级会诊式德育教育的落实与发展。

四、给予学生充分理解,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所谓的理解学生,其主要是对学生的内心想法给予充分理解,相信学生的语言阐述,懂得学生的实际操作。初中时期的学生,因为其年龄相对较小,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以及阅历,导致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错误,然而这些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人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始终需要经历多个不同时期,所以,当学生出现犯错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当坚决避免"见风就是雨"的心态,不能动不动就给予学生训斥,更不能通过体罚方式来教育学生。这样不仅仅会对学生造成自尊心的伤害,而且会导致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出现破裂现象。同时,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出现退学的严重现象。然而造成这一系列问题出现的根本,就是学生保持的自尊心遭到了严重伤害。所以,对于学生的犯错问题,班主任必须从整体角度出发,充分理解学生所犯下的错误,同时需要为学生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班主任在处理这种问题的时候,应当换位思考,基于学生角度来分析和思考问题,进而能够清楚的知道错误的根源出现在什么地方,同时在引导学生改正错误的时候,班主任需要明白错误并非朝夕之间形成的,所以班主任必须为犯错的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避免急于求成,在学生的改正期间,班主任需要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进而才能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五、结语

在初中阶段,班主任创新自身的德育工作方式以及观念十分的重要,这是因为德育教育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所占据的地位会比较高。所以,班主任必须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灵活性地使用德育教学法,营造出一个更为优异的德育教学环境,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水平。在形式上要尊重学生,在管理方面要提高教育的制度性,开拓学生的视野,总结归纳教学经验,开创出新的德育工作路径。

参考文献:

[1]华春娣.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浅谈[J].求知导刊,2020(38):79-80.

[2]黄小强.试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问题[J].当代家庭教育,2020(25):164-165.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心理
《中国德育》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