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21-07-13谭印
谭印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的体育教育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种教学方式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初中体育 德育教育 渗透 策略
引言:随着教育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道德教育。只有将德育思想渗透到各个学科,才能保证初中学生的健康发展。体育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科目,必须纳入教学过程,以提高初中生的身体和道德素质,促进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将德育和体育结合起来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部分,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学生学习其他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掌握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行为、意志、情感等方面的特点,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开展德育教育。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初中体育课的目的之一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能,而德育的渗透可以带来更大的效果。在体育课上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可以采用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如心肺耐力体育游戏等,以达到针对性教学的目的,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有效的德育教育和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压力,通过体育活动放松身心。学生们的压力无处不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的步伐也在加快。适当的运动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和头脑,运动的娱乐性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作用。体育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体育活动中加入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德育,不会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在体育教育中,大多数运动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让他们有机会进行体育运动。例如,在体育课上,体育游戏教会学生团结和合作精神。同时,无论是单独运动还是与一群人一起运动,纪律都是必不可少的,合作也能让学生们学会团队精神、集体主义、团结等。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重视初中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在教学中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充分结合学生的各方面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二、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地位
在传统的体育课上,教师通常是通过举例向学生传授原理,但实际上这个过程比较枯燥,即使教师演示或讲解一些原理很生动,有些学生也觉得很枯燥,所以教师不妨开发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以体验。体育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的发展规律,合理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并根据体育教材的特点,科学有序地进行德育教育。他们还应该全面了解体育教材,找到体育与德育的结合点,重视初中生的基础地位,给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的空间,取代传统的 "一言堂 "的體育课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初中学生进行接力赛跑时,通过用两个篮球代替通常的棍子来创造一个类似游戏的教学情境,即站在跑道一端的学生必须拿着两个篮球,然后跑到伙伴面前,将篮球传给伙伴。这种教学方法相对简单,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因此更能激发初中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基础状况的改善。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中长跑来培养初中生的耐力、毅力和拼搏精神;利用各种体育器材来培养初中生的勇气和进取心;利用比赛来促进团队精神。
三、注意言行举止开展竞赛活动
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与老师的交流时间长,老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体育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保持全面的心理态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的引导,以便有效地处理各种教学问题。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师不仅要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还要通过课外比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理论,在实践中提高道德水平。课堂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外比赛提高自己的专业运动技能。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几次短跑比赛。这些简单的比赛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通过亲自参与体验德育内容。
四、给予学生肯定建立良好信心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信心。在组织各种体育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和表扬学生,从而鼓励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引体向上练习时,许多学生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可能一个引体都上不去,这导致他们对后续练习产生恐惧。无论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老师都需要给予积极的指导和鼓励,这样学生才不会失去信心,才能在后续的练习中跟随老师的步伐。
结束语
总的来说,要想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引入德育教育,教师需要从自身做起,让学生明白体育是一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开发智力的课程。初中体育教师积极发挥领导作用,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找到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要求全体初中生提高思想认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配合体育教师,最终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初中生形成坚韧不屈的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
[1]秦虎. 论生命意识教育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4):145-145.
[2]邢华国.析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青春岁月,2013,(23):340.
[3]张慧珍.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体育教育,2013,(72):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