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2021-07-13刘文生
刘文生
【摘要】道德与法治科目既有一般文化课的知识性的一面,也有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增强学生法治水平的实用性的一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得到重视。德育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重要命题。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些特点及其教学现状,本文详细展开关于如何在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论述,以期对广大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知识性比较弱,同时又具备很强的伦理性,因此并不容易获得学生的重视和喜爱。因此,教师应当注意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喜爱和重视程度,这对于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促进德育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德育教育容易陷入教条,所以教师应当特别注意让德育教育贴近生活,认真解决学生面临的疑惑,认真回答学生们关心的现实问题;同时,应当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教学上,提升教学效率。下文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展开论述。
1.创设德育情景,贴近学生生活
道德和法治教育可以说无处不在,而课堂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以往传统的德育工作比较枯燥和严肃,一些宏观的道理和思想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初中生正是活泼和反叛的年龄,初中也是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要想达到较好的教育成果,道德和法治教育一方面需要结合现实情境,引起学生共情;另一方面也要向下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
(1)开展情境教学,增强学生共情
在课堂上,为了使抽象的思想内容具体化,老师可以给教学内容安排一定现实情境。比如在讲解《友谊的天空》这一章节时,关于友谊中的相关问题,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同学间闹矛盾的剧本,然后让学生饰演其中的角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解决交往中影响彼此友谊的矛盾。这种情境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教学想要表达的内容,也能够教会学生换位思考,从而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贴近学生生活,回答具体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关于人际交往、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内容必然要涉及到一些现实案例。在这方面,教材能够该出的案例和信息是有限的,这就需要老师结合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案例设计。比如,学生之间闹了矛盾或者师生之间有些误会,这就可以作为德育案例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进行解惑。这不仅有利于教学的开展,而且有助于解决师生现实中的问题,促进同学乃至师生关系,促进教学。
2.借助信息技术,扩展内容,丰富形式
传统教材传递教学信息的主要形式就是文字和配图,相较于近年来兴起的多媒体手段来说比较枯燥和单一。多媒体手段可以较好的弥补教材在信息方面的不足,也能克服传统教材在形式上的单一和枯燥。
(1)利用互联网拓展教学内容
教材的呈现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先要编纂,然后校订,最后出版印刷;因此,在信息资讯的时效性上总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多媒体设备连接互联网则可以最快的获取到最新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呈现出来。另一方面,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案例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视频、动画等形式的内容。视频和动画的生动性是传统教材不能够比拟的。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手段拓展教学内容一方面能紧跟时事,引起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感官,使得课堂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授课形式
教学形式的单一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单一的对照课本进行讲授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气氛枯燥沉闷,从而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多媒体或者互动教学设备的使用则可以带来一种新鲜感,从而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其集中注意力于老师的讲授。此外,在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案例分析时,可以用多媒体营造情境和氛围。互动教学设备可以用于学生的随堂测验和回答问题。
3.积极引导讨论,加深教学互动
从以往经验来看,学生对思想政治之类的课程缺乏足够的热情。这是因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往往只是单方面的灌输,缺乏有效的双向互动。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自主权,所以容易出现反感情绪。另外,针对不同同学面临的不同困惑,要起到德育的作用,老师还需要加强课下引导。
(1)鼓励学生课堂讨论,各抒己见
老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鼓励大家针对某一个观点或者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帮助老师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能够对症下药,从具体问题出发以帮助学生,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比如在讲解《生命的思考》时,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老师如果捕捉到不正确的观点,可以当堂指出来,并且进行正向的引导,最终导向符合道德和法律的方向上去。这就需要老师注意加强自身的讲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便及时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保证课堂秩序。
(2)从学生问题入手,加强沟通
初中是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生快速变化的时期,不同的家庭环境、个人性格都會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针对课堂上或者课堂外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作为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加之德育的要求,老师就应当及时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困惑,调整心理和思想状态,从而实现未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误入歧途。老师应当以学生为本,时刻关注学生,帮助他们提升自己。
结束语:
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仍有待探索的问题。传统德育教育的问题需要教师积极去克服。老师要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同时也要丰富课堂的教学手段,补充教学资源。此外,德育教育不能依靠单向的灌输,而是需要引导,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张开嘴讨论,充分交流思想。上述三条具体策略的使用还要结合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需要教师们做到以学生为本,实事求是。
参考文献:
[1]朱世林.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探析[J]. 科学咨询,2021(34):216-217.
[2]周赛芳. 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开展模式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13.
[3]韦福.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J]. 科学咨询,2020(3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