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1-07-13李林静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0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李林静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学科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达到既提高语文综合水平,又为其日后学习其他知识奠定良好基础的目标。而要想在语文课堂渗透核心素养,教师就需要改变教学思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构建小学语文课堂。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打造创新语文课堂进行探究,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工作越发受到重视,如何有效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相比过去的教学,将知识内化为能力,这不仅需要学生能在学习实践中有效提升自身各项能力,也对学生的参与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也需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只有切实转变教学方法,教师才能真正地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从而满足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

一、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

小学语文具有持续性、综合性和间断性三大特征。持续性意味着语言的持续使用。小学的语文知识不仅局限于小学。所以,语言能力是一种持久的能力。“综合性”是指在语言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以及对语文这一学科的看法[2]。这两个方面,都是学习语言的关键。假如一个人的学习心态再好,而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式,他的语言能力也不会很强,而且,他在语言上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恰当的语文学习方式。“阶段性”是指不同时期的学生对其进行评价的方法。相应地,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不同课程的教学计划。

二、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确定课程目标,渗透核心素养

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说,推动学生课程核心素养的落实,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教师就要在培养学生文学基础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推动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帮助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而渗透核心素养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好培养目标,然后以语文课堂为载体,通过引导的方式逐步渗透[3]。

例如,在《曹冲称象》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借助“称象”的故事,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想一想曹冲的方法是怎样的原理。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这篇文章内容为学生普及相应的历史文化知识,比如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相关知识等等。通过为学生讲解历史文化知识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文化,推动学生形成相应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促进学生文化传承的语文核心素养。此外,由于这篇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那么我们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深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还能够主动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参与度。

(二)开展生活实践,巩固核心素养

知识提炼自生活,最终也会回归到生活。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小学生本就活泼好动,学习兴趣不足,如果我们采用的是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就会使学生对语文课堂愈发没有兴趣。为此,教师就需要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增强知识的实用性。

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蝙蝠与雷达》这篇文章时,教师就能够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讓学生想一想飞机如是何安全驾驶的。然后借由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飞机安全飞行的秘诀——雷达,并让学生思考雷达是根据什么发明的。鉴于中年级段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生活经验,所以有些学生知道雷达的发明思路来源于蝙蝠。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立足于学生个人的学习水平,引导学生逐步探索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明白语文课文中的知识都是生活的写实,还能明白许多科学发明的灵感都来源于实际生活。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也会进一步发展个人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其核心素养也可以得到巩固。

(三)积极应用线上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核心素养是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本身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主动性。而在过去,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不足一直是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因此,在核心素养培养这一背景下,再延用过去的教学方法是不合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素材。相比传统的素材,其形式和内容更加新颖,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对于学生充分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利用线上素材,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守株待兔》这一课,在备课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参考线上的课件和素材。在这一环节,笔者发现很多评价较高的课件在课前导入环节都加入了视频,参考其中使用到的视频资源,将其合理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而结合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以动画为展现形式的素材。动画素材形象展示了文章主人公一天因碰到兔子撞到树上而产生了不劳而获的想法,最后田地荒废,一无所获的故事。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注意都被吸引到屏幕上。而在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守株待兔》是中国经典的寓言故事,你们读过它的原文吗?能理解文章的意思吗?”以此正式进入阅读环节。这样,通过线上素材的充分应用,教师有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能够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把握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进程,时刻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并且找到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各类因素,就能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之下进行更好的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调整个人的教育思路,时时刻刻为学生的学习所服务,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佳,课堂氛围更为活跃。

参考文献:

[1]吴朝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路径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20(34):95-96.

[2]涂启能.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真味”[J].文理导航(下旬),2020(01):2.

[3]任迎春.彰显语文魅力,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中华少年,2019(36):62+65.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