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1-07-13马文刚
马文刚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包括科学精神以及政治认同等。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加强教学观念与方法的转变,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尽快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在这个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的调整需要来自不同的知识能力,以此来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下,如果想要提高高中生的思想政治学科的能力,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学习知识,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从实践入手,在思想政治课方面,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众参与这四个方面,还要从不同角度和渠道关注思想政治学科基本素质的价值;另一方面,它支持创建实践课程,并呼吁在教學过程中应用自主、探索等教学方法。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纠正“智重德轻”的现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德育教育”的主导性。通过对“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分解,其中所包含的社会道德和传统美德部分,以及价值观念的多元,一些腐朽的消极思想严重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对价值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培养他们对学习理解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思想政治核心素质中的法律意识。
2 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 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基本观点,也是指学生在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认可并确信我国政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形成真挚情感与理念认同。使学生经过课堂学习,能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教师为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一是可以通过预设问题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质疑,通过教师举例解答,让学生明白自己与政治的相关性,加强对书本知识价值的重视。二是优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围绕政治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及想法,并通过网络信息的搜索与学习,对问题有客观的了解。学生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会根据论点充分收集证据,内化政治认同感的同时,也起到政治宣传等作用。
2.2 整合教学资源体系,做好核心素养的渗透准备
核心素养的渗透和融入需要依托一定的资源和素材,只有具备与核心素养相关的教学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所以,为了做好核心素养的渗透准备,教师可以整合教学资源体系,探索出以教材为中心、以拓展资源为辅助教学内容的资源系统,让学生能够在课程资源的支持和辅助下,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深刻含义。不过在此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大部分教师都将教材作为绝对性的教学素材来源,逐一照搬教材中的资源,未能对其加以选择,也没有依据高中生的政治素养引入针对性的内容,这就使高中生很难在学习中接触到与核心素养紧密相关的素材,在这样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渗透之路举步维艰。因此,为了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为渗透核心素养铺路,教师可以在全面了解政治教材和学生实际接受程度的基础上,建设以班为单位的特殊资源体系,让学生在契合实际且蕴含丰富核心素养的素材资源中,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形成深刻的认知和感悟。
2.3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核心素养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在高中的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以学习为基础,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实现核心素养,使他们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巩固和改进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早期学习阶段熟悉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整体过程和学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当我们学习“税费”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为学生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让他们先自己学习,教师再进行讲解,进一步加深他们的知识,取得成果。思想政治不同于其他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整体教学而不是分散教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联系其他学科注重学习。为了提高思想政治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传统教学中,主体是教师,学生是被动的,老师拥有所有的基本权利。在自学模式下,学生是主动的,老师是领导的,课堂上的老师讲解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学习,才能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并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能力。
2.4 建立多方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构建现代化课堂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学科素养落地的关键点。政治核心素养的提出也对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核心素养下,教师应明确教学评价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还应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状态等。另一方面,核心素养下教师虽然不能完全摒弃考试的评价模式,但可重新设计试卷形式,丰富试卷内容,借助开放性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在优化评价时,还应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将学生这一主体纳入教学评价中,引导学生在小组评价、互相评价的基础上,促进政治核心素养的落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来说,核心素养的指导作用得到了凸显,它不仅创新了思想政治教学的形式,还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核心素养作为自己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的准则,将其自然、合理地渗透于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中,以此创新性地建构以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思想政治课堂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昭.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2(07):134-135.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7.061.
[2]高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设计[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2):49-50.
[3]何飞.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2(0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