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型分类及教法选择探究

2021-07-12王静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

王静

【摘要】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的印象往往是乏味的、烦琐的,这也是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这一情况加大了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难度.中学数学知识是复杂且广泛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较紧密.数学课型的分类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对数学的课型进行分类,并采用知识结构模块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能力,进一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型分类;教法选择

由于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与学生建立有效沟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达到以下目标:首先,教师要开发学生的思维,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其次,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刻的探讨,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最后,教师要进行自我学习,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中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较为广泛,这加大了中学数学的教学难度.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问题.

一、教法选择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新的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中学教师的备课方式已经从过去的撰写教案转向教法选择.虽然撰写教案与教法选择都是对教学进行规划和安排,但它们反映了对教学的不同看法:撰写教案反映了教师对教材研究的重视,而教法选择则反映了教师对有效的教育战略研究的关注.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另外,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分类技能.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分类应以对象的特点为依据,保证没有遗漏和重复,并能解释每一个类别.

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学者认为:教学方法指的是在整个教育系统的规划下,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而提出的具体教学方案.这要求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各种教学方法的特性和要素,进而制定系统的教学方案.教法选择就是根据上述情况并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中学教学活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它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过程,其目的是解决数学教育问题.

二、课型分类

(一)新授课

新授课是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课型,主要是为了形成某一数学概念,探究某一数学定理、法则.新授课的常见类型:一是以概念教学为主的新授课;二是以规则教学为主的新授课;三是以应用教学为主的新授课.新授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新的知识,并能将新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和提升.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仅对定理、概念等方面进行简单讲解,而应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并能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分类.在新授课的教学中,适当的问题情境能够将一个抽象的数学问题变为一个容易理解的数学事实,从而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要突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可以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获取新知.

(二)复习课

复习课是指在一个教学单元或一章结束后,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概括,帮助学生巩固提高的课型.复习课的作用是使学生系统地对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归纳整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进而形成合乎逻辑的知识结构.上好复习课,可以让学生的知识从片面的、杂乱的,变成完整的、系统的,并可以让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同时,学生要注意变式训练、多解多变、多题归一,把解题思路与解题规律搞清楚,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习题课

习题课的目的是查缺补漏,将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并通过题目的讲评,总结思想方法,纠正学生不好的思维习惯.在习题课上,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例题,学生根据例题进行练习,并总结解题的思路.教师在制定练习方案时,有三点需要记住:一是选好本课的中心范例.二是从例题的解答思路入手,形成与之相关的习题集.三是从前面到后面形成一个“台阶”,其坡度必须小,但要体现出例题的思路.在习题课上,当学生有一些创新的解答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强化;当学生出现一些失误和不足时,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或教师的重点评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四)综合实践课

综合实践课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综合学习的课型.综合实践课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或者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由于该课程各环节的特点不同,因此教师应该认真考虑教学方法.对于符合课程特点、空间较大的内容,如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教师可以把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特点放在新授课中,让学生根据其所学到的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设计最短路径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能迅速准确掌握知识.

三、教法选择

(一)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就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而言,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第一,丰富课堂学习环境.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课堂不再仅侧重于教师的强制性灌输,而是更加注重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实践和将知识充分融入日常生活的能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设计多种多样的趣味学习活动.第二,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美,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中学生的思维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他们对事物的了解程度往往会受到外部的赞美和鼓励的影响.对学生进行赞美和鼓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注重学生基础

數学学习是循序渐进的,数学的基本概念 、基本计算和基本技能是数学学习的基石.数学能力的培养及提高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深刻理解、灵活运用之上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灵活应用各种学习方法,以便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学生还要加强课后习题的练习,进而提高成绩.

(三)进行情景教学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从本质出发,明确创设情境的可实践性.情境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中学数学教师必须按照课程的基本要求,明确创设情境的重要性,认识到创设情境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还能真正把情境融入教学.

(四)进行合作教学

中学生的心理具有敏感性,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因为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而感到自卑,同时他们还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释放压力,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合作学习既可以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结语

初中数学课型的分类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它具有科学性,是根据教学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安排的.它具有艺术性,是教师智慧的集中表现.实施课型分类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实践教育中,教师必须对教学方法和课型进行明确分类,并合理应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家东.调研“三情”·价值分类·有的整合·序列设计:初中语文单元专题教学设计之探讨与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8):16-18.

[2]简国明,李银,赵三银.地方高校公共数学分类分级教学的再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2):39-40,56.

[3]张辉,谢秋霞.数学离散选择模型实证研究双语课程教学模式[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6(02):68-71,77.

[4]张建发.聚焦核心素养,彰显数据分析观念:小学“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思考[J].华夏教师,2020(04):54-55.

[5]党得时.巧妙设计问题,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效率:“自学·议论·引导”模式下的问题设计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40.

[6]向兴,彭乃霞,阳顺才,等.基于师生语言行为的课堂教學案例分析:以初中数学《平方差公式》教学为例[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4):101-106.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探究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
关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探微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