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家族企业传承对比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2021-07-12李卫宁张妍妍

财会月刊·上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献计量图谱家族企业

李卫宁 张妍妍

【摘要】传承是家族企业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通过对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收录的家族企业传承文献的研究, 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外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知识基础及研究热点进行梳理, 并分析中外研究的差异, 构建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整合框架。 中外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知识基础不尽相同, 但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是被共同认可的理论, 差序格局理论则是国内研究特有的理论; 中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焦点也有较大的差异, 国外学者主要关注“绩效”“所有权”“创业”等, 国内学者则较多关注“跨代创业”“制度环境”“合法性”等。

【关键词】家族企业;传承;知识基础;文献计量;图谱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1)03-0109-9

一、引言

传承是家族企业持续经营中必然会面临的问题, 传承质量决定了家族企业能否走向另一阶段的辉煌。 家族企业传承是指领导权从所有者到接班人的传递, 然而家族企业传承并非仅关乎新老领导人的更替, 还涉及所有权、家庭和企业成长的核心命题, 因此, 传承是家族企业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家族企业的传承与非家族企业不同, 非家族企业可以通过人才市场选择接班人, 而家族企业一般是从家族成员中挑选, “子承父业”是家业传承的主流模式, 接班人的选择范围较小。

西方家族企业历史悠久, 很多企业都经历了多代传承与发展, Gersick等[1] 在Generation to Gene-

ration:Life Cycle of the Family Business一书中早已通过对诸多企业案例的分析, 提出了家族企业多代传承的发展模型, 传承是国外家族企业研究领域的主要话题。 相比之下, 我国家族企业多始于1978年, 即改革开放后才涌现出一大批民营企业, 我国的传承实践和研究经验都处于初级阶段。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2015)》指出, 我国当前正处于代际传承的高发期, 且多数家族企业都属于初次传承, 随着一代企业家的逐渐老去, 传承成了家族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传承研究在国内管理学界也逐渐演变成一个研究热点。

尽管国内已有较多学者对相关主题进行了研究, 但关于家族企业传承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焦点仍缺少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论框架, 有关家族企业传承研究尚存在诸多未解之疑问。 例如, 中外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焦点是否一致?国内家族企业研究是否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理论?国外的理论是否能用来解释中国的家族企业传承?能否在中国情境下做出理论创新? 中国的民营企业贡献了半数以上的GDP, 家族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中坚力量, 并逐漸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角色, 因此家族企业传承的成功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命运, 还关乎企业之外的社会问题。 因此, 迫切需要对传承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做出总结, 这样不仅可以了解相比于国外研究国内当前研究正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还对家族企业传承实践有所裨益。

综上所述, 本文将对国内外的家族企业传承研究做出梳理, 并重点关注国内外传承研究的知识基础与研究焦点的现状及差异, 拟采用文献计量法, 从知识基础和研究焦点两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 试图展现一幅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全景图。

二、研究综述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综述方法的选择

本文选择了已被学术界认可的文献计量方法进行分析, 该方法主要包括合作网络分析、共被引分析及共词分析等。 共被引分析指的是两篇文章在其他文章中被同时引用的频率, 以被引文献为分析单元, 有助于识别特定研究领域中的知识基础和经典文献。 共词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对一组词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组文献中出现的次数, 通过这种共线次数来测度两组词之间的亲疏关系, 有助于识别研究热点和文献间的关联。 具体而言, 本文为了全面了解当前家族企业传承的研究进展, 选择了所有被SSCI检索的期刊文章, 并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共被引分析和共词分析三种常见的方法, 一方面有利于总览主要文献的内容及文献之间的关联,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深入分析研究内容, 进而识别出现存文献的不足和预测未来研究趋势。

(二)数据收集

样本文献的准确性和覆盖范围与研究结果的质量息息相关。 本文将数据分为两部分: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

对于中文文献, 本文以权威文献数据库CNKI为检索平台, 将文献来源限定在《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17-2018)》中的29本管理学期刊。 文献的收集时间定为2003 ~ 2018年, 首个样本是2003年陈凌教授等在《管理世界》发表的《代际传承:家族企业继任管理和创新》[2] 一文, 该文是国内被引最高的传承方面的论文, 因此本文将2003年确定为样本起点。 其他搜索条件为:主题=“家族企业”并含“传承”; 文献分类目录=“经济与管理科学”。 共获得68篇文章, 随后泛读所有论文以确保样本文献与研究主题绝对相关并无重复。 筛选标准有两点: 一是标题、摘要、关键词中包含“家族企业”和“传承”字样; 二是标题、摘要、关键词中虽无“传承”字样, 但能表达出类似含义(如“接班”), 以保证无论是表征还是含义相关的文献都能被留下。 最终确定了61篇文章为本研究的中文样本。

对于英文文献, 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检索平台, 并将搜索范围限定在SSCI所有年份(2019年3月15日更新), 以主题=“family business succession”or“family firm succession”、文献类型=“article”and“review”、语言=“English”进行检索。 共获得379篇文献, 以与中文文献相同的筛选标准逐一阅读题目、摘要、关键词, 对于无法确定的文章采取阅读全文的办法进行确定, 最终确定了223篇文章为本研究的英文样本。

(三)数据分析

本文采用了三种数据分析方法对上述文献进行系统分析。 首先, 对全部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 并对主要概念加以回顾, 以此了解国内外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基本情况; 其次, 通过引文分析, 全面探讨家族企业传承理论的知识基础; 最后, 进行共词分析, 梳理当前家族企业传承文献的热点和国内外研究差异。

三、中外家族企业传承研究文献的基本情况和比较

(一)发文趋势

通过分析1978 ~ 2018年中外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发文数量可知, 国外有关家族企业传承方面的研究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最近六年(2013 ~ 2018年)的发文量(120篇)超过了前三十五年(1978 ~ 2012年)发文量的总和(103篇); 而国内家族企业传承相关研究的第一次爆发是在2008年, 2012年后呈现出平稳上升的态势。 由此可见, 家族企业传承研究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越来越多地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二)来源期刊

223篇传承研究的英文文献发表于80种期刊, 61篇中文文献发表于17种期刊。 英文文献主要发表在Family Business Review、Journal of Family Business Strategy等家族企业研究领域期刊上(占比24.2%), 也发表在创新创业期刊上, 如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占比9.9%)和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占比4%)。 在中文文献的来源期刊中, 《管理世界》发文量位居榜首, 达到15篇(占比24.6%), 其次是《外国经济与管理》, 发文量达到10篇, 《华东经济管理》和《管理学报》的发文量位居第三, 这四个期刊的发文量占到了总样本的59.7%, 可见家族企业传承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处于重要地位。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最初判别家族企业的依据是所有权或管理权。 后来有学者认为传承与否是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的最大不同, 因此Chua等[3] 提出家族企业是一类由同一家族成员或少数家庭控制的主导联盟所统治和(或)管理的企业, 其目的是以一种可能在家族各代人之间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塑造和追求企业愿景。 后来, Astrachan和Shanker[4] 提出了最严格的家族企业定义, 即家族保留对企业的控制, 同时多代家族成员参与企业的日常运营, 本文就采用该种定义方法。

家族企业传承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企业在家族代与代之间的传递, 其广义的定义是指企业领导权从在任者到继任者的转移, 该定义下的继任者既可与在任者存在某种血缘或姻亲的关系, 也可以没有; 狭义的定义是指企业领导权从某一家族成员向另一家族成员的转移, 领导权包括管理权和所有权, 但在传承中是二者兼而有之还是任选其一, 目前尚无定论。 随着研究的推进, 学者们意识到传承不仅是在传权力, 还包括隐性知识、企业家精神、社会资本等诸多要素的传递和转移。 本文認为, 家族企业传承是指企业所有权或管理权从企业主到接班人(职业经理人或家族成员)的传递。

四、中外家族企业传承研究文献的知识基础

本节将对中英文文献的知识基础进行探索, 如上文所述, 文章的共被引分析有助于识别特定学科或研究领域中的经典文献, 在文献计量学中被称之为知识基础。 由于CNKI的数据类型不支持CiteSpace进行共被引分析, 因此本部分只对Web of Science的数据进行共被引分析, CNKI的数据则用传统方法统计基础理论。

(一)英文文献的知识基础

表1展示了共被引频次排名前十的文献, 379篇施引文献共包含14130篇参考文献。 通过对经典文献和样本文献的查阅, 本文认为家族企业传承英文文献的知识基础有3个理论:社会情感财富理论、代理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1. 社会情感财富理论(Socioemotional Wealth Theory, 简称“SEW理论”)。 在个体层面, 该理论有助于解释家族企业的传承机制, 如接班人的选择和传承计划的制定等, 家族企业在接班人选择上的出发点往往是为了保持家族的世代控制, 提高家族成员对企业的认同感, 从而维持社会情感财富水平, 而不仅仅是为了战略管理研究中所假定的经济回报。 在团队层面, 该理论在解释家族高管在企业中的薪酬较低、任期较长以及管理者“堑壕”效应上有一定的说服力, 其在组织层面的应用较广。 家族企业的风险承担情况是该理论最初的应用领域, Gomez-Mejia等[5] 的奠基性研究表明, 家族企业并不总是风险规避的, 为了保持家族控制, 避免SEW损失, 家族企业往往愿意接受财务绩效上的较大风险。 也有学者通过应用该理论研究家族企业退出策略, 由于企业退出决策的制定取决于经济绩效和绩效阈值两个因素[6] , DeTienne和Chirico[7] 结合了SEW理论和阈值理论的研究表明, 企业的SEW水平会影响企业的绩效阈值,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面临同样的绩效水平时, 有的家族所有者会选择退出企业, 而有的会选择持续控制。 SEW理论对于家族企业面临绩效压力时的战略选择也有一定的解释力; 出于避免失去控制权这一风险的考虑, 较非家族企业而言, 家族企业会尽量避免外部的专业人员和资源进入企业, 在制定决策时也不太愿意接受外部人员的意见, 因此倾向于较低的多元化水平与研发投入[8] 。

2. 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 一部分学者将家族成员全部视为委托人, 该情境下的研究多与传承决策的制定相关, 包括传承和出售公司的决策、接班人的内外选择决策等。 这一视角下的核心观点是, 由于家族成员往往致力于家族共同目标的追逐, 面临较高的信息共享和较低的道德风险, 因此家族成员参与企业管理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 提高组织有效性, 而雇佣外部人员时则会出现明显的代理问题。 还有学者认为家族成员并非一直在扮演委托人的角色, 某些情境下也可被视为代理人[9] , 这主要是由于家族成员的利益诉求并不总是相同的, 也并非所有家族企业在组织特征和行为方式上都是相同的。 该情境下的研究主要围绕企业内的代理冲突及其后果展开, 如Blanco-Mazagatos等[9] 研究了代理冲突和家族治理机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利他主义的存在使家族企业存在“堑壕”效应, 企业主很难惩罚绩效不佳的家族代理人; 顾问在传承规划的全过程中都起到重要作用, 如调节传承各方的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等。

3. 计划行为理论(Planned Behavior Theory)。 首先是传承意向, 由于家族内部的传承意愿是区分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的依据, De Massis等[10] 从环境和个人两个维度研究影响企业家内部传承意愿的因素, 最终得出子女数量、家族股东数量和企业主的情感依赖都对家族内传承态度产生正向影响; Zhou等[11] 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和新制度理论, 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影响企业主传承意向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其次是接班意向, Zellweger等[12] 研究了有家族企业背景的学生的职业选择意向, 主要探讨了三种职业选择意向(创业、接班、打工)受何种因素的影响, 发现学生们的自我效能和独立特性显著影响上述三种职业意向的排序; Mussolino和Calabro[13] 以理论演绎的方式, 探讨了传者的家长式领导如何影响承者的接班意向, 并提出仁慈型和道德型家长式领导风格会对接班意向产生积极影响, 进而形成他们对于继任成功的乐观态度, 而独裁型领导风格与此相反。

(二)中文文献的知识基础

本文发现61篇中文文献共采用了22种不同的理论视角, 具体见表2。 需要说明的是, 并非所有文章都有明确的理论基础(有27篇), 也并非所有文章都只选择了一种理论(有27篇), 存在多理论结合使用的情况(有7篇), 基础理论不明确的文章多为表明立场、描述现象或评述性的文章。 理论视角的多样性丰富了学术研究的趣味性, 这也说明国内传承研究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 西方理论应用到我国情境可能存在某种局限, 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仅对频数排名前三的理论进行探讨。

1. 社会情感财富理论。 SEW理论是针对家族企业追逐非经济目标的现象发展而来, 2011年之后发表的文章开始較多地使用这一理论。 我国学者在研究中几乎全部应用了Miller和Le-Breton Miller[14] 对SEW的分类, 即短期战略导向的约束型和长期战略导向的延伸型两种。 应用该理论的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创新创业决策的制定和影响, 学者们普遍认为延伸型SEW促进企业创新, 约束型SEW抑制企业创新, 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相吻合。 除此之外, 还有学者应用该理论研究家族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 陈凌和陈华丽[15] 认为家族涉入赋予的权力和保存SEW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家族企业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捐赠行为, 这些研究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SEW理论在我国情境下同样适用。

2. 资源基础观。 资源基础观在我国家族企业传承领域应用较多, 主要是由于传承要素可视为多种资源。 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源自企业重要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难以替代的资源, 因此家族企业核心资源的留存及转移,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代际传承的效果以及家族企业在传承之后的发展。 在以该理论为基础的研究中, 我国学者关注最多的是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指企业家所拥有的特殊资源, 很多学者研究了知识资源的内涵、转移途径及后续影响, 如对代际传承和跨代创业的影响, 代际之间知识资源的异质性程度影响家族企业组合创业程度[16] 。 此外, 政治资本也被视为企业主所拥有的独特战略资源。 隐性知识和政治资本等资源要素的成功转移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而言意义重大。

3. 制度理论。 制度理论在我国家族企业传承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者们主要是从合法性和制度环境两个角度展开对家族企业战略变革的研究。 制度理论者认为合法性是一种社会认知, 具体而言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系统内, 某实体的行为可被认为是合适的、合意的、恰当的, 而制度环境会对企业行为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转型经济中[17] , 同时企业主对社会制度环境的感知也会影响其交班意愿[18] 。 赵晶等[19] 率先提出传承人合法性与战略变革合法性具有一致性, 合法性是正式权力转化为真实权力的条件, 这也就意味着: 一方面, 接班人的合法性会对其接班后的战略变革幅度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 当接班人合法性不足时, 也可以利用发动战略变革去构建个人权威并展现其能力合法性[18] 。

(三)中外文献的知识基础对比

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是受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理论。 该理论下的中外研究异同点主要体现在:第一, 国内外研究都对SEW影响企业行为的说法进行了实证检验, 这些行为包括接班人选择策略、慈善捐赠行为、企业创新行为等。 第二, 关于SEW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研究稍有不同, 国内学者认为影响SEW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家族层面, 如所有权比例、董事会中家族成员比例、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时间, 国外研究则认为影响SEW的因素来自个体、家族和企业三个层面, 比如CEO的同理心、家族代际控制、企业年龄等。 当然, 这与相关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有关。 第三, 我国学者在研究SEW时还加入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变量[17] , 如创始人宗教信仰、社会地位、政治联系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如上文所提到的制度环境等。 家族企业经常偏离自身经济目标而追寻其他非经济目标, 这种对非经济目标的追求是不分国界的, 这使得SEW理论受到了国内外家族企业研究者的广泛认可。

差序格局理论是国内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特有理论。 “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费孝通[20] 先生提出, 所谓“差”就是私人关系的差别, “序”就是关系亲疏的排序, 差序格局就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该理论主要用来补充国外学者对于家族利他主义的研究, 差序格局决定了利他行为水平, 同时也是家族资源分配的依据。 胡宁[21] 发现代际双方的关系会影响传承前后的盈余管理负向程度, 祝振铎等[22] 也认为传承双方的亲缘关系会影响代际传承中的帮扶行为, 进而对企业战略变革产生影响。 家族企业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家庭逻辑和企业逻辑的交叠, 家族企业在治理结构和决策制定等方面都有类似的差序导向, 如亲缘可以影响企业契约, 使亲属获得超额报酬等, 在本土的家族企业研究中, 引入差序格局理论十分必要且符合我国国情。

五、中外家族企业传承文献的研究焦点

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共词分析, 具体参数设置如下: ①年均切片为1; ②节点选择为keyword; ③选择标准为topN=100(英文文献)/50(中文文献); ④剪枝为Pathfinder+ 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 ⑤其他参数为系统默认。

(一)1978 ~ 2018年的英文文献共词分析

经CiteSpace软件处理后的英文文献共词分析图谱如图1所示, 每个节点代表一个被提取的关键词, 节点大小代表它们出现的频次, 节点间的连线代表共线强度。

1. Performance(绩效)。 研究发现, 被关注最多的是传承决策与绩效间的关系, 传承决策主要有三类:家族传承与非家族传承、长子和非长子的选择、创始人传承与后代传承。 继任者来源(家族内/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被热议的话题, 由于内外部继任者不仅会带来不同类型的知识与技能, 他们所能够获取的资源也不尽相同。 外部聘请的接班人往往被认为是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本, 因为相比于数量有限的家族成员, 他们是从更大范围中被选择出来的, 因此大部分研究都倾向于外部传承更有利于企业绩效, 尤其是在新兴经济体, 企业面临外部动荡, 以前积累的经验和策略可能派不上用场, 外部继任者由于已经从不同的领域汲取了知识和经验, 他们更可能帮助企业迎接挑战; 但内部继任者可以更好地利用内部网络资源, 这对于传承过程至关重要, 因此也有学者肯定了内部传承的好处, 尤其对于企业的长期绩效而言, 内部传承优于外部传承。 还有学者研究了前期绩效对传承的影响, 如Bocatto等[23] 发现传承前绩效对传承人提名(是否为家族成员)无影响。

2. Ownership(所有權)。 许多家族企业的操作性定义都是以所有权比例为依据, 家族企业所有权研究主要是与企业战略或企业价值有关, 因此所有权问题对家族企业传承而言意义非常大,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 本文认为将所有权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该领域的研究。 静态是指所有权比例, 当家族企业所有权集中时, 所有者往往更具备创业精神和冒险精神, 有权力控制企业的决策制定和发展方向, 企业战略往往倾向于增长, 反之, 当所有权分散时, 所有者在经营企业时就会有更多顾虑, 企业战略一般会偏向于保守。 动态是指所有权转移, 当所有权分散度逐渐变大或外部人员担任企业高管时, 所有权在家族内部转移的概率降低, 当家族内部潜在接班人数量增加或多代人参与企业管理时, 所有权在家族内部转移的概率提高, 若以绩效提升为依据, 则所有权外部转移可行, 但若以企业生存率为标准, 则所有权内部转移的优势更大。

3. Entrepreneurship(创业)。 一是子女创业。 从创业动机而言, 一方面子女创业可能是一种自发的职业追求, 在创业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父母的创业过程会对子女的创业态度产生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对正式接手家族企业的预先尝试和训练。Au等[24] 认为, 培养二代创业是一种独特的继任计划, 通过创业可以测试子女的“羽翼”是否丰满, 为正式接管家族企业做准备。 二是跨代创业。 跨代创业被认为是家族通过创业精神的延续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财富的过程, 也就是说跨代创业是保持家族企业持续成长的重要手段, 有学者提出用创业遗产(Entrepreneurial legacy)解释跨代创业, 创业遗产是指家族对过去创业成就及教训的会议叙事, 创业遗产能够起到激励世代家族成员参与创业实践的作用。

(二)2003 ~ 2018年的中文文献共词分析

经CiteSpace处理后的中文文献共词分析图谱如图2所示。

1. 跨代创业。 我国家族跨代创业的研究起步较晚, 但势头正盛, 这些研究主要是对跨代创业影响因素的探索与验证。 在阅读了相关文章之后,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企业传承双方的个人因素是影响家族企业跨代创业的主要动因, 如一代的社会资本、二代的人力资本以及代际间知识资源和价值观的差异等, 这些都会影响家族企业组合创业。 其中, 具备中国特色的研究变量是代际双方的政治关联, 如吴炯和李保杰[25] 以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的研究指出, 二代的政治关联促进了跨代创业行为, 但一代的政治关联对跨代创业行为的影响并不明显。 二是同非家族企业一样, 企业资源和制度环境等因素在家族企业创业研究中也是需要被考虑到的重要构念。

2. 制度环境。 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 制度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制度不仅制定了商业活动的游戏规则, 更会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制度对企业行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阅读了样本中制度环境相关的文献后, 我们发现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 国内所有提到制度环境的研究无一例外地都使用到正式制度, 具体表现为利用樊纲等人计算的市场化指数来衡量正式制度的完善程度, 如李新春等[18] 研究了市场发育程度对二代组合创业的影响。 然而我们知道, 在正式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 非正式制度同样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 合法性。 传承双方在家族企业中所开展的行动, 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合法性的影响。 如果合法性不足, 则举措和变革将无法实施。 一是接班人合法性与接班后企业战略间关系的研究, 赵晶等[19] 认为接班人的合法性与企业主合法性表现一致, 即当企业主合法性较低时, 接班人的合法性也不高, 而合法性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主动争取获得, 合法性不足的接班人往往会通过推动企业战略变革来建立自身的合法性[19] , 比如开展组合创业[18] 。 二是合法性在传承中的作用, 传承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合法性壁垒, 接班人上任后最有可能面对的是“少主难以服众”的局面, 而这种家族企业传承中的权威冲突, 正是由合法性评判所致, 合法性在权威要素转化成真实权威中起到关键的中介作用[26] , 重视接班人的合法性有利于推动代际传承的顺利进行。

4. 传承意愿。 国内对于传承意愿的研究在时间序列上展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在研究内容方面, 最开始的研究是围绕子女的接班意愿所展开, 如余向前[27] 的研究表明企业家子女的职业志趣及企业的资产和员工人数都会影响其接班意愿。 后来的研究则是围绕传承双方的意愿展开, 研究表明, 隐性知识转移及家族涉入都会对传承意愿造成影响, 企业家的交班意愿对成功传承的影响更明显。 最近几年有关传承意愿的研究明显更关注传者的意愿, 如何轩等[17] 的研究认为企业家的制度环境感知会影响其传承意愿。 二是在研究层次方面, 最开始的文章主要关注的是传承意愿所引起的代际互动, 如子女愿意接班时企业家就愿意培养, 后来逐渐演变为研究传承意愿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及战略的制定[17] 。

(三)中外文献的研究焦点对比

我国学者在家族企业传承研究中所关注的制度环境及合法性在英文文献中所受关注并不多。 在查阅了所有英文样本文献后, 本文发现涉及制度环境或合法性的文章仅有5篇。 存在这一研究焦点的差异有以下原因:

1. 市场环境。 即使是涉及制度环境的英文文献, 其样本也仅限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新兴市场。 本文认为, 中文文献对于传承中制度环境的关注与我国当前所处的市场环境关系密切, 对于制度环境较稳定的欧美国家而言, 这并不是最值得关注的情境因素, 但对于处在经济转型期的我国, 由于市场规则和制度体系并不完善, 还未形成稳定的制度环境, 因此制度环境对家族企业传承的影响值得关注[17] 。

2. 企业属性。 高科技企业接班人的合法性往往基于专业管理和透明度的社会建构, 属于一种成熟市场的制度逻辑,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 合法性往往是基于姻亲或血缘, 而欧美国家遵循基于股东的制度逻辑, 他们赋予外部接班人以合法性, 认为家族继承违背了专业管理的原则并损害了外部投资者利益, 在接班人合法性问题上已经形成了基本一致的观点。 本文认为, 这与我国的传承代际也有关系。 由于我国大多数家族企业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兴起的, 当前大部分家族企业还处于两代共管阶段, 传承往往是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双重传递, 西方的家族企业则不然, 它们中传至多代的家族企业并不罕见, 在多次代际传承之后保留家族管理权的意愿降低, 因此西方的传承往往是所有权而非管理权的传递, 这也导致国外对于传承人合法性的研究涉及较少。

备受国外学者关注的继任者选拔问题在我国的研究中并不多见。 首先, 我国有古语“传儿不传女, 传内不传外”, 加之职业经理人市场还不完善, 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 因此大部分企业主本能的选择依旧是家族内传承。 其次, 在家族内传承的情况下, 关于接班人长幼顺序的相关研究在我国还不多见, 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 受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很多企业主只有一个孩子, 因此内部接班人数量非常有限, 少有传长还是传贤的困扰; 另一方面, 与欧美国家奉行的个人主义不同, 中国企业往往受“诸子均分”等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 因此当子女数多于一个的时候, 大多数企业主倾向于让兄弟姊妹共同接班, 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存在上述困扰。

国外研究还有对创始人传承与后代传承的问题探讨。 例如, 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的传承会对企业增长水平及负债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而第二代以后的传承则对企业增长水平无影响, 对企业的负债水平有正向作用; 家族企业对于保留控制权的态度也是因代际而异的, 创始人传承阶段往往偏向家族内传承, 而在一次传承之后, 放弃家族控制的意愿却在逐渐提高[15] 。 我国目前还没有涉及代际效应这一主题的研究, 这主要是由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现状所致, 经过多年的朝代更替和社会动荡, 在我国已传至多代的家族企业实数凤毛麟角, 大部分都处于一代到二代的转移阶段, 实证研究对于样本量的要求使得该主题在我国的实证研究还未兴起。

六、总结与未来研究展望

(一)总结

本文以223篇英文文献和61篇中文文献为样本,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共被引分析和共词分析三种方法, 并利用知识图谱对结果进行了可视化操作, 依次厘清了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发文趋势、知识基础及核心议题, 也对开篇提出的問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最终得出以下结论:首先, 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 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发文数量是在小幅波动下逐渐攀升, 在中文管理学期刊《管理世界》《外国经济与管理》和英文家族企业专业期刊Family Business Review上的发文量最多。 其次, 英文文献的共被引分析显示, 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是SEW理论、代理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同时也有研究涉及管家理论、制度理论等, 国内研究应用最多的是SEW理论、资源基础观和制度理论。 最后, 共词分析结果显示, 国外学者关注最多的是“绩效”“所有权”和“创业”, 我国学者关注最多的是“跨代创业”“制度环境”和“合法性”等。 受国外学者的研究启发, 本文将上述分析所得的研究焦点及关键理论归纳为一个整合模型, 如图3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 除了对理论基础的整理和对研究现状的分析, 本文最突出的贡献是将家族企业传承领域的中外文献进行了从数量到内容的对比, 并对代表性研究进行了阐述, 在明确“来龙”和“去脉”的基础上了解中外研究异同, 对本领域研究的深化有所裨益。

(二)未来研究展望

值得肯定的是, 家族企业传承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 这为本领域后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今国内研究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结合现实情境和当前文献, 本文将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列示如下:

1. 丰富SEW的影响因素研究。 当前SEW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其对决策的参照作用, 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多, 鉴于SEW对家族企业的重要作用, 很有必要拓展和深入研究SEW的影响因素。 本文认为, 今后可以从企业主个人特征、家族特性和企业外部环境特性及其相互作用进行切入。 原因如下: 一是企业主在家族企业的决策制定上往往占有绝对的主导, 所谓家族SEW往往取决于企业主对于家族企业的情感认同; 二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家族成员之间存在目标冲突, 因此SEW并非是全体成员追逐的目标和决策参考点, 家族异质性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是不同的行业特征、文化环境下的家族企业, 对家族SEW的敏感性可能不同。 当然, 以上推论还需要未来研究深入探讨。

2. 繼续挖掘制度环境在家族企业传承研究中的作用。 本文认为还可对该主题继续扩展, 最明显的是当前我国研究涉及的制度无一例外地均为对正式制度的讨论, 然而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而言, 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另外, 对于家族企业, 制度环境是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家族外因, 而SEW是家族内部的关键因素, 但关注这二者共同作用的学术研究还不多, 未来学者可进一步拓展研究。

3. 关注职业经理人在传承中的作用。 职业经理人在家族企业中的角色不容忽视, 一方面职业经理人作为受信顾问, 会影响接班人的选择与培养, 进而影响传承过程与结果; 另一方面, 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家族接班候选人能力的不足可能会导致企业主将视线扩展到家族之外, 尽管当前我国的职业经理人相关制度并不完善, 但在家族二代接班意愿不强、数量不足的情况下, 职业经理人接班还是会逐渐被企业家所接受, 如美的集团的传承实践。 然而这一主题的研究还未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 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我国学者的进一步推进。

4. 关注差序格局理论, 扎根中国家族企业实践。 从本文的结果来看, 仅有一个被引入家族企业传承研究的本土理论——差序格局理论, 由于我国具有强调血缘和地缘基础的关系型社会结构, 不论是企业内还是企业外, 差序格局很多时候都被视为资源配置的准则之一, 但现在相关研究还是凤毛麟角, 可见未来学者们应给予该理论一定的关注。 我国家族企业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特色, 且大部分都属于传统制造业,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大浪潮下的家族企业传承实践, 正是亟待被关注的“会飞的猪”, 因此未来研究不应局限于西方现有理论, 更要基于中国情境, 发展属于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特色的理论。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Gersick K. E., Davis J. A., McCollom Hampton M. M.,et al..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Life cycle of the family business[M].Cambridge MA: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1997:1 ~ 55.

[2] 陈凌,应丽芬.代际传承:家族企业继任管理和创新[ J].管理世界,2003(6):89 ~ 97.

[3] Chua J. H., Chrisman J. J., Sharma P.. Defining the family business by behavior[ 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9(4):19 ~ 39.

[4] Astrachan J. H., Shanker M. C.. Family businesses' contribution to the US economy: A closer look[ J].Family Business Review, 2010(3):211 ~ 219.

[5] Gomez-Mejia L. R., Haynes K. T., Nunez-Nickel M., et al.. Socioemotional wealth and business risks in family -controlled firms:Evidence from Spanish olive oil mills[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7(52):106 ~ 137.

[6] Gimeno J., Folta T., Cooper A., et al.. Survival of the fittest?Entrepreneurial human capital and the persistence of underperforming firms[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750 ~ 783.

[7] DeTienne D., Chirico F.. Exit strategies in family firms: How socioemotional wealth drives the threshold of performance[ 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3(6):1297 ~ 1318.

[8] Chrisman J., Patel P.. Variations in R&D investments of family and nonfamily firms:Behavioral agency and myopic loss aversion perspective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2(4): 976 ~ 997.

[9] Blanco-Mazagatos V., De Quevedo-Puente E., Delgado-Garcia J.. How agency conflict between family managers and family owners affects performance in wholly family-owned firms:A generational perspective[ J].Journal of Family Business Strategy,2016(3): 167 ~ 177.

[10] De Massis A., Sieger P., Chua J. H., et al. Incumbents' attitude toward intrafamily succession:An investigation of its antecedents[ J].Family Business Review,2016(3):278 ~ 300.

[11] Zhou Y. L., Hu Q. J., Yao J. J., et al. The determinants of family business owners' intrafamily succession intention An interplay between business owners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J].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2016(4):710 ~ 725.

[12] Zellweger T., Sieger P., Halter F. 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Career choice intentions of students with family business background[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1(5):521 ~ 536.

[13] Mussolino D., Calabro A.. 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in family firms:Types and implications for intergenerational succession[ J].Journal of Family Business Strategy,20145(2):197 ~ 210.

[14] Miller D., Le Breton-Miller I.. Deconstructing socioemotional wealth[ 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4(4):713 ~ 720.

[15] 陳凌,陈华丽.家族涉入、社会情感财富与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基于全国私营企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J].管理世界,2014(8):90 ~ 101.

[16] 李新春,张鹏翔,叶文平.家族企业跨代资源整合与组合创业[ J].管理科学学报,2016(11):1 ~ 17.

[17] 何轩,宋丽红,朱沆等.家族为何意欲放手?——制度环境感知、政治地位与中国家族企业主的传承意愿[ J].管理世界,2014(2):90 ~ 101.

[18] 李新春,韩剑,李炜文.传承还是另创领地?——家族企业二代继承的权威合法性建构[ J].管理世界,2015(6):110 ~ 124.

[19] 赵晶,张书博,祝丽敏.传承人合法性对家族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 J].中国工业经济,2015(8):130 ~ 144.

[20]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2018:1 ~ 426.

[21] 胡宁.家族企业创一代离任过程中利他主义行为研究——基于差序格局理论视角[ J].南开管理评论,2016(6):168 ~ 176.

[22] 祝振铎,李新春,叶文平.“扶上马、送一程”: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战略变革与父爱主义[ J].管理世界,2018(11):65 ~ 79.

[23] Bocatto E., Gispert C., Rialp J.. Family-owned business succession:The influence of pre-performance in the nomination of family and nonfamily members:Evidence from Spanish firms[ 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10(4):497 ~ 523.

[24] Au K., Chiang F., Birtch T., et al.. Incubating the next generation to venture:The case of a family business in Hong Kong[ 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3(3):749 ~ 767.

[25] 吴炯,李保杰.家族企业接班者的政治关联、人力资本与跨代创业行为[ J].管理学报,2015(11):1638 ~ 1645.

[26] 吴炯,刘阳,刑修帅.家族企业传承的权威基础与权威冲突——合法性的中介作用[ J].经济管理,2017(2):52 ~ 65.

[27] 余向前.家族企业子女接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温州地区的调查[ J].软科学,2008(8):55 ~ 5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7177206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7YJA630044)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 510641

猜你喜欢

文献计量图谱家族企业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文化“走出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2001-2020)
德家族企业风光不再
图表
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家族企业的传承密码
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家族企业的传承密码
家族企业有什么特点(答读者问)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