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RBF网络Q学习的AUV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2021-07-12李泽宇刘卫东李乐张文博郭利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控制参数航速航向

李泽宇, 刘卫东, 李乐, 张文博, 郭利伟

(西北工业大学 航海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2)

水下回收技术极大地提高了AUV续航能力,路径精确跟踪是实现水下回收的关键[1]。欠驱动AUV通过速度和姿态角耦合控制调整自身航行位置,从而实现路径跟踪控制。在回收的不同阶段,AUV的实际航行速度会产生较大变化,为路径精确跟踪带来困难[2-3]。

许多传统控制算法都曾被应用到AUV路径跟踪控制问题当中,Min等[4]设计了AUV路径点跟踪PD控制器,鲁棒性较差;张磊[5]采用遗传算法对模糊跟踪控制器进行了优化,算法性能对专家知识依赖较大;王宏健等[6]采用二阶滤波避免了反步法解析求导的复杂过程,能够实现AUV路径的精确跟踪,但系统鲁棒性较弱;王金强等[7-8]针对一种新型飞翼式AUV的位置跟踪问题,采用自适应神经网络对滑模控制器进行优化补偿,但未考虑AUV航速变化对路径跟踪控制的影响,且一组控制参数难以满足不同航行工况的控制需求。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进步,模型预测和强化学习等基于数据的算法同样被应用到AUV的跟踪控制当中。Shen等[9]采用滚动优化方法对AUV进行了路径优化与跟踪控制一体化设计;Sun等[10]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设计了AUV三维路径跟踪控制器;Shi等[11]采用多逆伪Q学习算法设计了轨迹跟踪控制算法;姚绪梁等[12]采用模型预测控制与滑模控制方法对AUV直线路径进行了仿真跟踪。这些方法对AUV模型准确性依赖较低,对外干扰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但算法结构复杂,经大量运算才能得到最优控制律,难以直接应用到工程实践。若将传统算法与学习网络相结合,对多种航行工况进行离线训练,将训练后的学习参数应用于在线控制,可降低AUV实时优化的运算量,加快实时运动控制收敛速度,提高AUV在不同航速及外扰动下的路径跟踪性能。

1 跟踪导引律及姿态控制器设计

欠驱动AUV具有左右对称性,AUV与水下回收装置处在同一深度上,有利于AUV回收对接。AUV水平面路径跟踪控制原理如图1所示,已知一条AUV全局回收路径曲线S[3],离散化路径点序列为P(p1,p2,…,pn),其中pi(ξi,ζ0,ηi),i=1,2,…,n,路径点深度ζ0保持不变。AUV路径跟踪控制转化以下2个子问题组合控制:即调整目标路径航向ψcmd的导引控制,以及对ψcmd的航向角跟踪控制。

图1 欠驱动AUV水平面路径跟踪控制原理图

为实现水平面路径跟踪,AUV需要保持在指令深度ζ0处航行,控制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AUV深度控制原理图

1.1 AUV路径跟踪导引律

图3 AUV路径跟踪示意图

εe=

(1)

ψcmd=

(2)

1.2 AUV航向滑模控制律

AUV航向导引律(2)给出了AUV跟踪期望路径所需要的指令航向角度,而对指令航向角的精确稳定跟踪是实现AUV全局路径跟踪的关键。AUV水平面偏航运动方程如(3)式所示:

(3)

定义滑模面函数如(4)式,其中cψ>0,ψe=ψd-ψ,ψd表示航向控制指令,与(2)式中ψcmd数值大小相同。取航向跟踪控制律如(5)式所示,则AUV航向跟踪误差ψe在有限时间内渐进收敛。

(4)

(5)

(6)

恒成立,因此,根据Barbalat引理,对于运动方程(3)式、滑模切换面(4)式以及控制律(5)式组成的闭环系统,系统具有渐进稳定性,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

1.3 AUV俯仰跟踪控制律

(7)

式中

AUV回收路径指令深度为ζ0,深度误差ζe=ζ0-ζ,选取理想深度动态偏差特性为

(8)

(9)

(10)

记俯仰角误差θe=θd-θ,滑模面如(11)式所示,取俯仰跟踪控制律如(12)式所示,则俯仰角误差θe在有限时间内收敛。

(11)

δe=

(12)

(13)

与航向角控制同理,AUV艉部舵面无法直接实现深度控制,只有通过图2中的双回路,在实现俯仰角指令θd的跟踪前提下,实现深度控制,因而θd也被认为是常值。根据Barbalat引理,对于运动方程式(7)、滑模切换面式(11)以及控制律式(12)组成的闭环系统,系统具有渐进稳定性,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

2 RBF网络Q学习参数优化

由航向及俯仰运动方程(3)式和(7)式可知,当航速保持恒定时,AUV运动状态的响应特性主要与舵角δr和δe变化有关,舵角控制律(5)式和(12)式中,除AUV自身状态变量ψ,wy,θ,wz等外,滑模控制参数c(·),k(·),τ(·)的取值直接影响舵角变化过程,参数的选取决定了系统控制特性。

在AUV回收对接中,受转速指令、转向、浮潜运动以及时变扰流等影响,AUV航速难以保持稳定状态,传统方法中同一组滑模控制参数不利于保证AUV全局路径跟踪控制性能。本节采用学习算法,根据AUV航行状态反馈,实时优化滑模控制参数,提高系统性能。

2.1 Q学习算法参数定义

(14)

Qt+1(s,a)=

(15)

(16)

(17)

2.2 姿态控制参数优化过程

图4 RBF-Q学习参数优化控制原理图

3 仿真验证

建立数值仿真环境,依次进行AUV不同航速下的定深、定向控制仿真,以及全局路径跟踪控制仿真,将RBF-Q学习参数优化控制方法与传统滑模控制(SMC)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算法特点。

仿真中采用了某AUV空间六自由度非线性模型,舵角δr和δe限幅均为±15°,AUV航速区间为3.5~11 kn,外部扰动主要体现在AUV速度分量vx,vy,vz上的噪声扰动。算法主要参数取值如下:学习率α=0.5,折扣系数γ=0.9,航向及俯仰控制参数c(·),k(·)和τ(·)的取值个数为10,综合考虑超调量、稳态误差及响应速度,AUV航速为8 kn时,滑模控制律(5)式和(12)式中的最优参数取值如表1所示,其中Δ表示取值间隔。RBF-Q学习算法需要对AUV不同航速、航向角度指令和俯仰角度指令进行离线学习训练,表2给出了RBF-Q学习网络训练的取值范围,为避免过拟合,AUV航速增加了一定幅值的随机噪声。

表1 AUV航向及俯仰控制参数取值

表2 RBF-Q学习离线训练样本取值

3.1 AUV多航速定深、定向控制

在回收过程中,AUV存在不同航速下的定深、定向航行状态,选取工况为:航向角ψ由0°定向30°,深度ζ由175 m定深160 m,无外扰动条件下,选取AUV航速vx为8 kn和6 kn进行对比,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在6 kn航速下考虑时变扰动,航向及深度指令不变,仿真结果如图7所示。

从图5可以看到,2种算法下AUV定向、定深响应曲线近似重合,航向角ψ、俯仰角θ及深度ζ响应均具有较小的超调量和稳态误差,表明在8 kn航速下,RBF-Q学习算法对滑模控制器的改善效果很小。但当AUV航速变化为6 kn时,AUV艉部舵效下降,传统滑模控制器的深度响应曲线出现超调量约16.7%,如图6所示,RBF-Q学习算法将深度响应的超调量降低至6.6%,在航向角响应中,RBF-Q学习算法比传统滑模算法响应时间缩短了10 s,控制效果改善显著。随着外部扰动的增加,如图7所示,RBF-Q学习控制器在稳态精度、响应速度和超调量方面,均比传统滑模算法具有更好的表现,二者在航向稳态误差相差了约5.5°,深度误差相差了约2 m,但这些控制效果的改善存在一定的代价,即RBF-Q学习算法根据AUV航速、跟踪误差及其变化率持续优化滑模控制器参数。在8 kn无扰动条件下,控制参数基本无变化,初始参数即在最优解附近。当航速减小为6 kn,算法对控制器进行了短暂优化,之后随着误差收敛优化过程结束,达到稳定,而扰动的增加,使RBF-Q学习网络持续对参数进行优化,以降低扰动影响。

图5 无扰动8 kn航速下AUV定向定深控制响应 图6 无扰动6 kn航速下AUV定向定深控制响应

图7 时变扰流,6 kn航速下AUV定向定深控制响应

3.2 AUV全局路径跟踪控制仿真

为分析2种算法在AUV路径跟踪控制中的性能,本节对先前研究成果[3]中的路径进行跟踪仿真,该路径为水平面内的避障回收路径,离散路径点个数为100,航行深度设定为ζ0=120 m,根据本文(1)式和(2)式进行跟踪导引,依次采用传统滑模控制方法和RBF-Q学习参数优化控制方法对路径进行跟踪仿真,结果如图8和图9所示。

图8给出了AUV在E-ξη平面内的航行轨迹,AUV的起点与规划路径起点不重合,回收路径上存在多个障碍物,外部扰动为时变海流。在路径的起始阶段,传统滑模控制算法下的AUV轨迹更加接近期望轨迹,随着学习网络的持续优化,在路径中后段,RBF-Q学习算法控制下的AUV轨迹与期望轨迹基本重合,而传统滑模控制算法下的AUV轨迹始终与期望轨迹存在偏差。图9给出了AUV跟踪过程中航向角和深度响应曲线。为避开水中障碍并到达路径终点,AUV进行了多次转向运动,RBF-Q学习算法对时变航向指令具有准、更快的响应效果,而且在深度保持控制中,RBF-Q学习算法的振荡幅值更小,稳态控制精度更高。

图9 AUV路径跟踪航向及深度控制响应

4 结 论

AUV水下回收对接过程中,航行速度受推进器转速、姿态变化以及时变扰流等因素影响难以保持稳定,使艉部舵面的操纵性能发生改变,导致同一组控制参数无法满足复杂环境下的姿态控制和路径跟踪控制性能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RBF网络Q学习算法对传统滑模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根据AUV当前航速、指令误差及其变化律选择相应的控制参数,经过大量离线训练获取学习网络权重参数,将其应用到在线控制当中,仿真结果表明RBF-Q学习算法能够有效改善AUV姿态控制和路径跟踪控制的性能,在相同条件下,RBF-Q学算法比传统滑模算法具有更小的超调量和稳态误差,响应速度更快。在后续研究中,针对舵角控制输入中出现的非线性抖动问题作进一步优化,逐步进行AUV路径跟踪控制的实航试验研究。

猜你喜欢

控制参数航速航向
基于事件触发的船舶航向逻辑切换自适应控制
风浪干扰条件下舰船航向保持非线性控制系统
提升全回转港作拖轮航速的有效途径
无人救捞艇的航向控制器设计*
水下拖曳航行器水动力和拖缆姿态仿真分析
考虑几何限制的航向道模式设计
PCB线路板含镍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基于模糊控制的一阶倒立摆系统稳定控制研究
浅析铁路工务类LKJ数据管理
螺旋桨后移对船舶性能影响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