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息技术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探究
——以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
2021-07-12孟璐
孟 璐
(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南 焦作 454000)
0 引言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着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时代的来临。大数据的知识挖掘技术,物联网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的智能化馆内导航、选座及个性化定制服务,云存储技术等新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方方面面。作为高校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和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前沿阵地,高校图书馆势必迎接新时代赋予的责任,智慧服务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智慧服务建设及应用实践,探究了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发展方向,有助于促进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应对新信息技术的机遇与挑战。
1 新信息技术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特征
1.1 新信息技术时代技术支撑研究
新信息技术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Honora等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和调研分析和预测用户的目的和真实需求[1];利用MapReduce计算框架和Hadoop大数据分析平台提取用户行为日志中的偏好和需求,以达到实时精细化服务的目的[2];AI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空间建设、用户服务等方面带来了重要机遇[3];通过云计算技术搭建智慧服务平台,以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为例,实现了多校区图书馆智慧联动管理目标[4]。高校图书馆可依托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对读者用户进行深度分析与挖掘,从而提供更加精准的智慧服务;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可用于智慧图书馆自助借还等功能;人工智能技术现广泛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购订阅管理和信息资源检索等;云计算技术可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信息的统一检索、个性化咨询服务等。由此可见,上述新信息技术可有效推动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
1.2 新信息技术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特征
服务读者是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工作重心,能够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是其为之努力的目标。高校图书馆应用大数据挖掘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与智能化设备的高度有效融合,使得图书馆服务更加个性化;读者用户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智慧化沟通,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掌握丰富的资源,实现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协作化;高校图书馆通过射频识别装置、智能感应器等智能设备对馆藏资源进行深度感知、分析,从而实现信息化资源的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等功能,增强了服务读者用户的智慧化能力。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能力具有个性化、共享协作化、智能性等特点。
2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应用与实践
以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主要从文献资源智慧化服务建设、智慧门户服务建设、服务读者智慧化建设、智慧空间及体验服务及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应用等方面介绍高校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建设。
2.1 文献资源智慧化服务建设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智慧化服务主要指为广大师生提供纸电一体化文献资源检索服务以及提供精准、高效的文献资源荐购服务。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第二图书馆于2020年11月正式启用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该系统采用高扩展性、分布式、异步微服务架构技术,实现基于大数据的高可扩展性和开放性功能应用,该系统中央知识库涵盖馆藏数据和馆藏资源使用统计数据,并实现纸电一体化管理,支持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统一订购,且提供荐购功能,读者可以通过文献统一检索系统自由荐购或者目录荐购。此外,提供纸本资源、数字资源统一检索及展示服务,检索覆盖馆藏资源、电子书等文献资源,师生通过查询到纸本结果就可直接查看馆藏的详细信息。
2.2 智慧门户服务建设
河南理工大学智慧门户主要以适应图书馆智慧化发展趋势,丰富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功能和内容,满足广大师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为目的而建设。网站的资源检索区对接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纸电一体统一集成检索功能,元数据数量丰富,涵盖图书、期刊与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报纸、多媒体资源、开放获取资源等各类资源,使得数据揭示更加便捷、更加智慧。门户提供的新书荐购功能与业务管理系统读者荐购模块无缝对接,方便师生通过门户网页随时随地进行新书荐购,增强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门户设置了我的图书馆模块,主要包括推荐图书、期刊推荐、我的书架、数据库定制、馆藏书刊检索等功能,为读者用户创建个性化个人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
2.3 服务读者智慧化建设
通过对接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读者用户用一卡通或姓名就可以直接登录到系统平台,实现了单点登录。读者用户通过我的图书馆创建个人空间就可以查看到与自己相关的各类应用,比如老师可以查询学科成果图书保障分析,智能采选,科技查新,以及相关网络办公审批流程;而学生则可以查询读者留言、问卷调查以及学习的课程等。为读者用户提供荐购功能,荐购信息根据业务工作实时更新,并可以自动实时推送给读者邮箱或个人图书馆等。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对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知识进行挖掘分析,以期了解读者用户需求变化和阅读喜好。
2.4 智慧空间及体验服务
河南理工大学第二图书馆于2020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计4.1万平方米,八层,负一楼设置两个密集书库1 600平方米,存放图书约100万册,在一楼大厅设立总服务台,用于办理读者相关业务,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各个书库尽可能设置较多的阅览和自习室座位,拥有座位约3 500多个,满足了读者的阅读与自学需求;在四至六楼中厅和西侧建设有36个不同面积的研讨间,并配备具有广泛用户群、良好兼容性及技术指标成熟的研讨间预约管理系统和设备,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空间服务体验。
基于RFID技术,实现了图书实时清点、顺架、到架、上架等功能,读者可以直接查找到图书的状态和具体物理位置;一楼大厅设置4台自助借还书机,读者可自主进行图书的借还、续借、借阅查询、查询密码等;一楼大厅设置7座通道闸机,支持读者用户刷卡进入图书馆;在一楼大厅西侧设置1座智能预约书柜,不仅可以实现读者刷卡或扫描屏幕二维码进行自主预约存包,而且也帮助馆员进行书柜的日常维护。
2.5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应用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使得图书馆各类知识数据被有效聚合,图书馆智慧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知识资源显得更具智慧。为此,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规划在一楼大厅设置电子屏,实时发布进馆读者数据、读者利用数据、图书馆空间座位数据、图书馆通知通告、宣传视频等可视化内容。服务平台根据综合评分和用户的画像进行热门推荐和个性化推荐数据库、图书等信息;此外,有专门的统计分析中心,支持本馆资源保障、生命周期、采购、借阅、资源利用、科研服务、用户行为、运行日志等统计分析,生成分析报告,并进行数据输出,有效对接大数据发布系统提供大数据展示。
3 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发展方向
目前,河南理工大学第二图书馆正式运行时间较短,面向读者的智慧服务建设虽已初具规模,但与高水平建设目标相比显得任重道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图书馆智慧服务建设,促使其持续发展。
3.1 构建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联盟
构建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联盟,不仅仅是高校图书馆的联盟,还应该将其他图书馆及与图书馆相关的部门联合起来。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为基本原则,开展各式各样的交流活动,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图书馆间的多渠道信息沟通,增强资源的共享程度,此外,还应该借鉴其他图书馆智慧服务建设的经验,吸收其精华,才能有力推动我馆智慧服务迈上新的台阶。
3.2 建设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既可以使馆藏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校特色学科的建设。以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本馆设置图书馆及学院订购期刊、学院图书查询系统、知名学者与特色学科文献、本校硕博士论文数据库等特色资源数据库,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积极投入本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并且重点以建设特色数据库为切入点开展智慧服务,使其为重点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开展智慧服务。此外,通过完善特色数据库来实现搭建具有本馆特色学科和专业的机构知识库的目标,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3.3 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智慧服务
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高校图书馆向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智慧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比较成熟常用的技术手段与应用场景主要有智能检索、大数据可视化、深度挖掘、机器学习等。读者用户的性别、年龄、专业、阅读信息及个体喜好等海量数据被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处理分析后,图书馆就会更好地了解读者真实需求,进而为其提供个性化智能阅读推送、定制服务,形成便捷化服务,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使得图书馆个性化智慧服务达到最优水平。
3.4 智慧馆员的培养
新信息技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将更多地通过机器辅助、人机协同来完成馆内相关业务工作,为了更好地为师生服务,这就需要不断提升馆员的信息素养、文化素养、职业素养、技术素养等多方面能力。为此,图书馆应以智慧化服务为目标,首先,应积极构建更加灵活有效的组织架构实现提升技术能力、无缝交流经验等目标,积极引进高素质智慧人才;其次,建立智慧馆员制度,开展各类灵活多样的业务培训,采取线上线下培训方式,提高馆员熟练运用智能设备和信息资源的能力,提升其综合业务素养;最后,优化内部考核评估机制,调动图书馆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4 结语
在新信息技术的驱动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由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正在向现代主动服务模式转变,服务内容、种类、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应以满足广大师生需求为主要目的,依靠大数据挖掘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以构建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联盟、建设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提供个性化智慧服务、智慧馆员的培养为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方向,主动为每一名师生提供更加精准细致的智慧服务,从而提升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