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君毅心灵凝聚与开发
2021-07-12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 030024)
世人皆知在中国思想体系中素来重视对人心灵的培育,对于心灵的探析,历代哲人从未停止过。孔子重“仁”浸润心灵,孟子“舍生取义”灌输心灵,程朱以理晓情熏陶心灵,王阳明良知良能启发心灵,古代思想皆从外部影响心灵的发展,注重从外而内的走向,直至新儒家唐君毅在继承古代优秀传统思想的同时,亦提出独具特色的心灵发展理论,“此种对人性,不视之同于所对其他万物之性之一种,因而不先本特定之概念之构作,自外假设其何所是,而唯由内部反省,以知其与万物为异类,进而透视‘人之超乎万物上之性’之论,在西哲胜义中,亦有之”,唐君毅思想不再似前贤哲人只注重外部理论对心灵的影响,而是转向心灵内部的反省与洞察,唐君毅发掘了心灵从内而外的凝聚与开发,解决心灵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心灵之凝聚与开发相互转化
哲学智慧的开始即扪心自问:我是谁?世界是什么?人对于外物最原始的认识就是感觉,人有此感觉,是因心灵有认识外部事物的冲动,以及外部事物对心灵的刺激,由此可见心灵是一切人类活动和历史文化发端和根原,唐君毅认为人做事皆有心灵来领导主宰,由此心灵有两用即能开发自己亦能凝聚自己。
人心灵有此两功能,但明确认识心灵之开发与凝聚之真谛即成为首要任务。从表面上看来开发则是向外散发扩充,使心灵有一向上超拔的动力,而凝聚则是向内宁静融合,使心灵能稳若泰山,在唐君毅认为人在心灵之开发与凝聚时还附带着一对阻碍之物,即流荡与闭塞,故厘清开发、凝聚与流荡、闭塞关系很重要。心灵开发的反面是闭塞,凝聚的反面是流荡,而闭塞看似如凝聚,流荡看似亦如开发,但前者皆带有故步自封、狂妄浮躁之气,人在没有完全认知开发与凝聚之时,总是想当然地认为闭塞与流荡便是凝聚与开发,唐君毅强调,我们第一次真正接触开发与凝聚便是开发智慧与凝聚智慧来认识其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知识理论和情见私欲,人应该有一控制,知识理论过多要智慧的加以凝聚,过少时亦可智慧的加以开发,使人的心灵状态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我认为唐君毅的“智慧”即是一种心灵自觉,心灵对于外部事物能够智慧即自觉的认知此状态并能打破僵局,能使心灵处于平衡状态,人之运用此心灵两功能才会游刃有余。
唐君毅用“思想”与“回归”对应和代表心灵的开发与凝聚。在黄云侠的论文中是通过反观和回想来阐述内心如何逐步开辟来接触外界的,反观与回想即心灵的凝聚与开发,由此,人的心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在世界中发现自己,心物之间的贯通本身就是对现实的超越,亦是唐君毅的心灵自觉。
二、闭塞与流荡产生之因缘
了解闭塞与流荡乃心灵之凝聚与开发内部之罪恶,溯其二者产生的原因显得极为重要。
唐君毅认为,人心灵之闭塞与流荡之相虽能如外在客观存在之相貌可加以描述,但其产生的原因却不在外,“而化闭塞为开发,以凝聚止流荡之事,亦终古无可能。人之自开发而自凝聚,以成自做主宰之人格,亦终古无可能”。于此唐君毅提出内因外缘就是产生其二者的根本原因。
何为内因外缘?所谓内因即先天心体上皆为无根。心灵之凝聚与开发二者本是立于先天心体相依相偎,相辅相成而存在的,而今凝聚再凝聚无开发,开发又开发无凝聚,导致心体立于其中一者,只走向一端,亦未与其他智慧相互为用,两者功能未相互结合使用,无法周全两端,只根植于凝聚或开发一端没有辅助作用必然导致其漂浮不定,使二者分离,则言其一原因在先天心体皆无根者。
另外一个原因乃人在日常生活中习气即外缘。而产生习气亦有二因:心灵之无尽藏与对心灵之引诱。人之心灵能感通万物,包含万象,但人心灵无尽藏之存记的行为似无底洞,社会文化信息资源只进不出,对外没有沟通,人心灵长期处于幽暗的心理环境中,自锁心门,而人却亦不自知,长此以往成为习惯累积为习气。人心灵除了面对自然环境还会接触人文环境,唐君毅认为,人文盛世的出现是人为满足内心一个又一个目的而作出的成绩,故当人心灵面对已有的成绩想达至更深层次的目的成绩时,心灵之开发之用相继而起,人达一目的之后,未及时加以凝聚,对于外部成绩的刺激诱惑,心灵无法驻足,总想借此达彼,开发复开发无凝聚之所亦没有凝聚辅佐,而产生流荡之相,形成一社会文化习气,人难免随波逐流,没有定力,最终导致自做主宰的精神人格堕落不堪。
综上所述,唐君毅强调了心灵闭塞欲流荡的内因外缘,人心灵要勇于直面这两大难,超脱自觉,树立自作主宰的精神人格,即可以战胜闭塞与流荡之魔。
三、凝聚与开发之树立
人容易发现产生的原因,却不容易克服,是因人心灵向上开发的精神不总是有的,恒有一瞬之间一念陷溺,心灵精神堕落的可能,所以内除私欲,外逐世俗引诱至关重要。
(一)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可简单地理解为有所取舍的人生态度,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名利权欲地位的占有欲愈加强烈,对名利双收和毁誉极为重视,人总想做到面面俱到,一一加以周全的程度,此虽为人之一极高的境界,但心灵凝聚之时,总需要舍弃一些不必要的东西,“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所以,一定要舍弃一些事不做,后能成就大事,有所作为。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现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在唐君毅看来有所为有所不为虽对应开发与凝聚,但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是停留在情感上而言,并不能作为一道德自觉来说,所以开发和凝聚又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升华,是一种心灵自觉的升华,刘佳宝在《孟子的羞耻观念》中提到“孟子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义’的一种体现,但并不直接等同于‘义’”,唐刘二人都表达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皆为情感上的流露,都认为其在后天亦可以通过培养形成品质。
儒家所说的“不为”是为了“有为”,而是要有所选择的“为”,抛掉不该有的贪欲,汲取真正的营养进行凝聚,待心灵有一反省,才会明确该有的目标进行开发,“人之有所不为,即人之精神向自己凝聚的开始,而求内在的心灵的开发的开始”。
(二)建立一拔乎流俗的精神态度
其次,不追赶时代的潮流,有一反超时代的意识,建树一拔乎流俗的精神态度。这种拔乎流俗的心量不是否定时代潮流,也不是由欲舍离世间之一切而生, 而是“即我自己分位上,自下升起我之心灵生命精神。”换言之,它是要人对流俗世间新鲜事物有一贞定通达之力, 这是人求精神向上所必需的修养之道。拔乎流俗修养之道可以认为是“超越”,不追赶时代,反超时代从另外一层面上说,就是“超越”的一种形式。黄云侠在《亦现实亦超越》揭示了“‘凝聚与开发’是另外一种形式、意蕴的‘超越’”,其表达的主旨即不可囿于原有的舒适区,要保持对理想化真、善、美的追求,所以,“凝聚与开发”既含有超越之意又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论。在具有反超时代潮流意识的同时,人亦不可真正的脱离于当前时代,他认为真正的脱俗是异于俗而不离于俗,融于俗而再安于俗,拔乎流俗更要立于实践,结合具体实际,人终是要回落到现实。
(三)依于真理及师友之义
最后,依于真理与师友。真理恒处于一切正道上,真理也是相对而言,能所相对而言,能言主体,所言客体。真理之所依即真理自身,真理之能依即体会真理的主体。若无真理之客观实存,心灵无从体会,若无心灵之开发,虽有真理无人察觉。但是人对真理的体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刚开始可能体会得很少,这就需要一个思想生活中的拓展过程,不只是体验感受,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最终体会真理之全部,最终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心灵之真理”与“真理自身之真理”也就合二为一了。即唐君毅所说“心灵之真理”“通于宇宙人生人文之大原者”。唐君毅强调需要师友的启发引导学而知之。唐君毅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因为人没有确切体会到,对于中道,要么就是流于文字而闭塞,要么把中道当成思维问题去解读,找不到答案势必会怀疑而流荡,要改变这种状况,则要确认中道之实存性,然后亲身体会,良师引导、益友切磋。
四、心灵凝聚与开发凸显中国哲学特质
唐君毅心灵凝聚与开发为晚期心灵九境的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持,心灵凝聚与开发极为鲜明的一个特质即心灵的超越。郭齐勇《中国哲学史》之《中国哲学:问题特质》指出中国哲学特质:“自然生机、普遍和谐、创造精神、秩序建构、德行修养、具体理性、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特质的背景下,形而上不是单纯靠逻辑就能解释通透的,还需要通过心灵自觉、内在超越实现的,唐君毅在其哲学生涯中把心灵自觉、内在超越看得尤为重要,甚至是支撑他晚期理论创作的中心骨架,且认为人心灵若能达到自觉超越即可达到人生最高境界,他强调自觉和超越的前期凝聚与开发是必不可少的,心灵的两大功能凝聚与开发让我们在具体实践与创造精神有了深刻的领悟和直接把握,可使我们全面理解唐君毅哲学以及中国哲学发展的可能的方向。
在中国哲学传统文化层面中,方法功能总是在为德行修养和人生境界做铺垫,通过唐君毅心灵凝聚于开发两大功能,我们可以更深一层次去参悟唐君毅心灵凝聚开发于心灵自觉、内在超越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与中国哲学精神之间的联系。亦是心灵的自觉、内在超越和感通实现身体内外交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思想理论上,这一点上升到儒家知行合一层面上,追求主客统一的体悟。
五、结语
唐君毅的心灵之凝聚与开发是含有教育意义的韵味,唐君毅站在中国哲学先天心体的立场上,充分挖掘心灵之凝聚与开发的功能性,高举心灵自觉性、超越性理论主义,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建贡献理论依据,尤其体现中国哲学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