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北海市民族音乐在节庆活动中的应用*

2021-07-12

大众文艺 2021年6期
关键词:北海市北海壮族

(北部湾大学人文学院,广西钦州 535011)

北海是国内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近年来已成为我国节假日旅游的热点城市。全市聚集了包括汉族、壮族、瑶族、侗族、仫佬族等在内的多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如疍家咸水歌、壮瑶民族村的民歌对唱及迎宾歌、瑶族盘王节歌颂《盘王歌》、仫佬族庆丰收时演新戏唱新歌等。目前,在北海市旅游业中逐渐融入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族音乐资源,更有每年节庆的广泛应用。

每年一度的“壮族三月三”,北海市都会在北部湾广场以及各个景区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以各种不同形式喜迎节日,人们齐聚一起歌唱壮族民歌。开海节于每年八月中旬在侨港隆重举行,疍家渔民们唱着咸水歌,准备着次日早晨的渔船出海,开始他们新季度的渔家之旅。国庆节期间,北海市也会举行包含各民族音乐的大型文艺演出。北海市的节日庆典中应用当地民族民间音乐,这极大地促进了北海市的旅游产业经济与民族音乐的融合发展。

一、北海市民族音乐在节庆中的应用

(一)壮族音乐为主,兼具其他民族音乐交流的“三月三”民歌节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法定传统节日,也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定为广西民族艺术节。北海市的壮族“三月三”民歌节在北部湾广场举行。“三月三”的演出活动展现着一系列浓郁的壮族民族文化特色舞蹈,如《三月欢歌》《抢花炮》《南珠赋》《幸福山歌》等。除舞蹈外,还有《壮族老家》《幸福山歌》《春暖花开三月三》等壮族民歌演绎。

侨港海滩、银滩、冠头岭、老城等大大小小众所周知的景点也以各种形式举行活动欢迎外地来访的游客,他们歌唱各具特色的壮族山歌、疍家咸水歌、瑶山歌曲对唱等。一首《壮乡三月三》唱来“尼的呀”,《地角咸水歌》回应“海边咧”,《瑶家敬酒歌》还来“喝酒咯”,可谓是壮家唱山歌,疍家唱海歌,瑶家唱酒歌。少数民族乐器自然是不可或缺的,瑶族的长鼓、壮族的天琴使音乐更加优美动人。站在其中,给人感受了不同的民族之间的热情,不一样的民族音乐风情。在每一个举行活动的景区现场除了主唱人员,还聚成了数百人以上的齐唱的规模。

(二)疍家民间音乐为核心的开海节

北海市盛大的开海节庆典仪式每一年都在侨港码头隆重举行,桥港从起初的一片荒滩经过发展成了如今独具东南亚风情的特色小镇。在开海节的这一天举行了民俗祭海、开渔祈福、渔家歌舞、疍家婚礼等传统文化,民族音乐在这一大节庆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扬,极大地积累了北海市的民族文化内涵,助推了北海民族音乐与旅游相融合的蓬勃发展。在开海节庆典的这一天北海市向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们展示了北海市独特的民族文化风貌,其中文艺表演就融入了民族民间歌舞和汉族民间音乐,尤其是疍家的“海歌”“咸水歌”“叹家姐歌”等。

在北海,有一群“以船为家,捕鱼为业”的居民,他们称自己为疍家人,疍家人最常见的文化活动就是唱咸水歌。“天上有星千万颗咧,海里有鱼千万条,哥你有情妹有意咧,只恨牛郎织女隔条天河,哎,咧!”这就是疍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哼唱的小曲,他们出海打鱼时唱,织网聊天时唱,亲友相聚时更要唱。所以在北海市最隆重的开海节节庆仪式举行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唱这疍家咸水歌,咸水歌有“叹家姐”“十二月送人歌”“姑娌妹”等调子。如今,北海能唱咸水歌的人大都已年迈,爱听咸水歌的也只有老一辈疍家人了。近几年,由于市政府以及非遗保护中心的重视和保护,咸水歌又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每一年的开海节节庆都应用上了本土的疍家民歌咸水歌。

(三)民族音乐大融合为主旋律的国庆节

2020年10月,在北海市国庆中秋的黄金周中,在不同的地点前后举办了载歌载舞的文艺晚会演出活动十几场,在各个景区也一一举行了迎双节的演出活动。北海市举行“迎中秋,庆国庆”双节庆典,在北海市老城倾情上演文艺演出活动:一支舞蹈《起灯秀》带领人们回顾过去的疍家渔民赶海归来的情景,渔民们手里提着红灯寻找回家的道路,一路欢笑归家一路渔歌的情景,他们唱的渔歌正是本地特有的民族民间歌曲疍家咸水歌。还有《木屐声声》《蔓延》等精彩民风舞蹈与音乐节目,向游客展示着独具特色的北海历史文化、疍家民俗文化。

在景区园博园碧海丝路大剧院展演了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连续上演整个双节黄金周。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以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展示了中华民族忠诚勇敢和坚忍不拔的优良传统,体现了北海市排演《碧海丝路》这部舞剧为促进中外的合作与友谊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庆金秋旅游文化周的文艺晚会节目也是精彩纷呈,不仅有展现民族特色的情景舞蹈,更有集聚本地汉族特色的流传深远的地方民间粤乐《西厢记—佳期》《草堂结拜》等精彩节目。粤乐是北海市民间音乐的一个粤种,是通过器乐演奏来表现的,具有典型的中国南方亚热带风情。

二、北海市民族音乐在节庆中的应用效果

文艺演员们用准备已久熟悉的乐曲旋律,最具贴近生活的歌声,最轻巧的舞蹈向在场欢度佳节的北海市民以及外来的游客,展示了北海市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风格特色,营造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传递北海市民欢庆节日的喜庆心情与热情,展示了北海各族人民为“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而共同团结奋斗、民族文化与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积极响应,共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建成向海经济创新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发展的新风貌。民族音乐在节庆中的应用效果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促进了民族音乐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民族音乐节目的精彩演出,人们在欣赏到优美动听的民族歌舞的同时能对北海市各个民族有所了解。在节庆中应用各民族音乐促进了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就“壮族三月三”而言,北海市的“壮族三月三”的举行使少数民族壮族的音乐与汉族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得到交流,互相鉴赏与融合。在每一次节日举行的积累中,不同的民族音乐早已在无形中互相以不同的形式交流与发展。好比疍家咸水歌与壮族山歌对唱与齐唱的特点,二者在节庆中的应用便更是体现了民族音乐的相互交流与融合。正是因为北海市民族音乐的相互融合与发展,才使得北海市民族音乐如今以及往后的呈现更加别具一格、丰富多彩。

(二)展现了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在开海节节庆当中应用汉族疍家咸水歌不仅展现了北海市的本族民族特色,还展现了咸水歌较高的艺术价值及社会价值。北海市民族音乐与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在北海市多个隆重的节日当中融入民族音乐,从精神上深刻地揭示了北海市汉族人民的审美观和个性特征。北海市民族民间音乐咸水歌具有独特的疍家民俗演唱风格,确切地体现了北海市滨海城市所具有的典型个性,民族性以及地域性。舞剧《碧海丝路》通过出国等一系列重大巡演,现已成为北海、广西乃至中国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有效地提升了北海的文化形象和影响力,通过艺术手段,将北海本族特有的疍家民俗风情和海洋文化底蕴介绍给全国观众。使人们了解到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感受东南亚民俗风情。让北海独具疍家民风的音乐舞蹈与文化建设成果更好地普及于民、惠及于民。

(三)促进了北海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与发展,北海市与时俱进,利用民族音乐与潮流品牌,持续建设具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旅游景点,在节庆期间的旅游收入或因节庆活动带来的招商引资金额明显得到增长。根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北海市“三月三”民歌节期间共接待游客51.5万人次,经济收入3.11亿元,人次人均消费603.88元。2019年,北海银海区举行了2019开海节招商推介会,共签约项目21个,涉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涵盖了工业、海洋产业、现代农业、商业、文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投资总额133.4亿元。2020年,10月1日至8日,北海全市共接待游客193.66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91.46%;实现旅游总消费约18.86亿元。

北海市民族音乐在景区的应用效果无疑是喜人的,这对于打造北海市文化旅游名片和探索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此,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挖掘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将其更好地融入旅游业之中,不仅使古老的民族音乐在新时代能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发展,而且还能促进社会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两者的互促共赢。

猜你喜欢

北海市北海壮族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北海美 北海靓
壮族迎客歌
壮族山歌
北海四季
北海之魅
最忆是北海
北海市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
北海市社保网上经办系统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