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探究
2021-07-11郭霈敏
郭霈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逐步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技能,还应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的点拨和培养,以形成良好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为下一步学习、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分析了发散性思维的作用与优势,并提出了具体教学对策,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灵活处理数学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发散性思维;现存不足;培养对策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重要职责。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以提出不同的意见与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形成独立的思维品质,为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与形成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发散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侧重于理论陈述,课堂围绕教师展示、讲解进行,忽视了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增加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难度。而加强发散性思维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还可以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激发学生潜能,让其思维在更高更多的层次上得到锻炼。
2.有利于提高数学素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发散性思维教育,既可以通过营造平等、宽容、友善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通过一些多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适时地复习和巩固旧知,并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以将新旧知识串联在一起,达到提高数学素养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对策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和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难度。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针对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对策。
1.即时激励,把握学生发散思维契机
传统理念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往往侧重于自身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革新教育理念,打破教学常规,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为学生自由思考、探索提供充足的空间与时间。首先,教师应开展鼓励、肯定式教育,在课前预习环节,布置适当的教学任务,并鼓励其大胆将自己的质疑与想法展示出来,获得不同的解题思路。其次,教师要做到因势利导,对于学生提出的见解与质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引导,切勿把教学局限在教师的思维内,既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要鼓励学生带着高昂的情绪去思考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联想完善解题思路、增强解题思维,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比如,在进行“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教学时,教师通常利用黑板、多媒体等设备展示出特色题型,通过纯理论式讲解,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弊端是机械式的讲解缺乏实践操作,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与形成。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前布置相应的问题“3+3+3+3”“7+7+7+7”等类似的题型,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并将获得的解题思路反馈给教师,一方面通过障碍性引入,激发了学生对新知的欲望与兴趣,得到了教师的肯定与引导;另一方面其在预习环节中发现了难点与不足,有利于创新解题思路与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2.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上课的专注力、思维力受上一堂课以及课间活動的影响,理论机械式的讲解很难激发其探索的欲望。此时,教师应重视问题情境对教学的作用,结合教学实际、学生特点创设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游戏情境等,既突破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又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比如,在教学“统计”内容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统计相关的概念、定义、分类等理解存在障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故事情境:六一儿童节到了,幼儿园的老师为小朋友们购买各种颜色的气球,老师要如何统计小朋友们喜欢的颜色与数量呢?通过创设有趣的多媒体情境,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又从实际出发锻炼了其思考的能力,为个体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3.倡导一题多变,诱发学生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提出更加准确的质疑与想法,以获得新的数学思想与解决思路。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倡导一题多变,引导学生运用更多的方法、思路解决数学问题,以形成多元化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在教学时不应只重视计算结果,还应多考查学生的解题思路与解题过程,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方式帮助学生探索新的解题途径与捷径,使其进入更加广阔的思维佳境。以“鸡兔同笼”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以弥补惯性思维的不足,培养其思维的多变性和发散性,为新知的学习与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过于侧重学生的成绩与计算结果,忽视了其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等能力的形成与培养,不利于个体的全面综合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即时激励、创设情境、一题多解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阔学生视野,让其在合理的教学前提下提出更加科学、准确的质疑与思路,从而获得新的解题捷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个体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沈正权.小学数学“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江西教育,2020(21).
[2]董艺玲.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