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计电算化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2021-07-11呼文丽
呼文丽
实践发现,事业单位在实施了会计电算化之后,会计核算的财务管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原有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极大冲击。新形势下,有必要建立健全一套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相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实现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还有一些路要走。本文分析了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对实现会计电算化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引言
从实践情况来看,在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和完善工作,同时进一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对于当前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并提出和落实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以此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能够取得更为良好的成效,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据此,有必要针对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相对应的优化策略的内容进行探讨。
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环境、形式、重点、范围、交易授权等一系列相关方面都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在会计电算化的推进之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所涉及的各项工作内容也由单一化的财务科负责到由财务科和信息科网络管理中心共同完成。与手工会计系统相比,内控的范围和程序变得更加广泛和复杂,由之前的单一人工控制发展为现在的人工和程序共同控制。随之而来的新的内控措施也应运而生,如系统权限控制修改程序、控制信息库、密码管理计算机病毒防治等相关内容都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充分实现电算化和信息化。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大部分会计业务审核控制由计算机完成,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整体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与此同时也可以充分降低财务和各项制度管理工作的繁琐流程和工作压力是各项流程制度体系不断的简化和优化,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在推进的过程中更加高效,进一步完善各项体系和机制。
三、会计电算化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不足,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科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电子化的运行程序和管理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通过相对应的调研和分析能够看出,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人员都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在会计电子化专业人才方面十分不足,所涉及的相关人员普遍学历不高,职称等级不高,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现有的财务科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满足不了内控制度的需求。
(二)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使用不够合理。
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使用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设计出来的程序无法在实际操作中应用,针对某些问题往往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这对于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和会计审计工作而言,都面臨着最大的挑战和严重影响。另外,随着电算化水平的提高和系统功能的完善,在岗的财务科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跟不上实际操作应用的需求,无法应对复杂的操作,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效率都不能显著提升,往往问题被累积下来,这对于内控制度的完善和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行都会造成严重限制,影响其工作进度。
(三)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问题。
会计电算化的实现,需要高度依赖电脑整合大量的数据信息,数据高度集中,因此,对于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有着特别严格的要求。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风险有系统密码的非法盗用,计算机硬件系统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或者故障,而使得相关数据丢失或者被损坏,或者因为其他外界因素和意外风险的影响,使得会计数据失真或者丢失等等或者损坏保存数据的磁盘磁带等等,这对于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工作而言,会面临巨大的损失,有些损失甚至是无法弥补不可逆的。
(四)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环境等引起审计难度增大。在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人员之间是通过相互交接,相互制约和互相监督来完成相关工作的。会计电算化的引入使得内控程序变得简单,大部分过程由电脑来替代完成,相关会计人员无需亲自参与和控制,使得传统的审查机制变得没那么重要。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会计电算化的引入,使得事业单位需要一些既精通会计知识,还熟练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全能型人才。要求这类人才即对传统的会计业务非常熟悉,还能处理复杂的电脑数据。这类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从而增加了审计难度。
(五)事业单位对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重视程度不高。
事业单位电算化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因为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原因,其会计核算相对简单,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认知程度,而此类情况对于事业单位的内控会计电子化内部控制工作和相关内控制度的完善和优化都会造成很大限制,使各项工作的运行质量和效率都无法显著提升。
(六)对传统手工会计的调整及改造不够深入。
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时,并没有针对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没有充分实现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因此在实际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往往与实际情况不够符合,没有充分实现原有规划的调整和完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往往不具备充分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此类情况对于内控制度和内控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都会造成很大影响。
四、基于会计电算化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策略
(一)强化会计人员队伍的素质培养。
要想确保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实现优化设计,就需要配备高质量的会计人员队伍,使相关人员具备应有的岗位胜任能力,同时要拥有更完善、更强大的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系统,一个高素质的会计系统从业人员队伍是最基础的和有力的保障。这就要求事业单位首先把控好会计系统从业人员入口,从高校引进高学历、高素质、高层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其次,事业单位要做好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相关专业化培训,严格相应的绩效考评机制和奖惩制度,以规范会计从业人员,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使相关制度内容具备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确保相关操作人员能够针对各类制度内容有相对应的掌握程度和执行力度,以此有效防范相关意外风险的发生。
(二)进行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进一步开发与控制。
要想针对相应的制度和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实现科学合理的设计,就需要更有效的完善会计电子化系统,这是有效实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序,推进做好制度优化和完善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合理设置系统程序控制模块。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自行研发还是购买现成的软件系统,对于整个研发和控制过程都要高度关注,并且严格按照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有序执行,这样才能体现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在法律的准绳之下有序操作,进而呈现出应有的管理效能。
(三)注重事业单位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控制。
由于电算化系统的数据高度集中性的特点,信息的安全性是不得不被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在内控制度的设计方面,要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着重做好相关保密技术和安全防范措施的设计和执行,使整个系统呈现出良好的保密和安全性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做到及时备份,严格执行日备份、月备份、年备份等多重备份。第二,做好对财务人员的安全强化管理工作,对财务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并对其所负责的内容负直接责任,防止数据被非法修改或删除的可能性的发生。第三,加强防毒措施,定期对防火墙等防毒软件进行检测和维护,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病毒等的侵害。这也是基础的和务必要做到的方面,同时更是着重做好设计和优化工作的核心内容。
(四)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事业单位可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依据严格的奖惩制度,定期对电算化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考核,要注重做好审计和考核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在制度的规范作用之下体现出应有的监管效能,确保各项流程和工作策略都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执行,为整个制度的运行提供必要的监管保障。值得注意的是,上下级的互相监督制衡也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内部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内部领导和财务人员的互相监督,能够对内部机制形成一种无形的有效制约。这种内部监督机制,既是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内控制度有效执行的重要方式。这种互相监督机制需要审计人员对会计资料及相关信息定期审查,对电算化控制系统的一系列操作进行定期审查等,并不定期进行计算机审计技术和方法的探讨,以尽快实现计算机应审计的有效运用。
(五)完善对传统手工模式的调整,实现对事业单位的有效内部控制。事业单位可依据实际情况,把电算化信息系统分为网络管理和网络应用两个部门,实现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各司其职并相互促进,实现这种模式的效果最大化。同时,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实现内控作用的最大化。因为,电算化程序过程中仍有一部分需要手工进行的操作,双管齐下,方能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效果最大化。
五、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切实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普及,在会计电算化方面實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并且在各行各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推进和普及。针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而言,要想实现更加有效的优化和设计和改进,就需要充分做到与时俱进,进一步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有效融合和应用,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电算化。但是,应当注意的是,任何计算机系统都脱离不了人的作用,事业单位应充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建立完善的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对相关制度内容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做好科学合理的设计,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为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经济创收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外事(接待)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