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的情绪表达策略对人际关系质量的影响

2021-07-11李可丽李振兴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人际关系大学生

李可丽 李振兴

【摘 要】 本文为考察大学生的情绪表达策略、人际关系和情绪耗竭之间的关系,从河南某本科院校中随机抽取了416名学生,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情绪表达策略、人际关系和情绪耗竭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2)情绪耗竭在情绪表达策略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62.3%。

【关键词】 大学生;人际关系;情绪表达策略;情绪耗竭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1)03-0025-03

一、问题提出

根据前人的研究,我们发现自我概念、情绪智力、主观幸福感、父母教养方式等会影响人际关系,但是对情绪表达策略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却很少有讨论的。情绪表达策略(EES)即在特定情境中人们基于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做出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是内部情绪体验与外部情绪表达不一致时而使用的策略,当内部情绪体验与外部情绪表达策略不一致时叫做浅层扮演,反之,则称为深层扮演。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采用不同的策略,会对他们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假设,情绪表达策略会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具体来说表层扮演会增加人们的人际关系困扰;深层扮演会使人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质量。

目前国内关于情绪表达策略的研究也都集中在工作领域,主要探讨了工人的情绪扮演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很少探究情绪表达策略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质量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大量的相关研究发现,情绪耗竭与情绪表达策略、人际关系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所以情绪耗竭可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中介变量,情绪耗竭的改善能够有效提高人际交往质量。根据以上探讨,提出本研究的假设:情绪耗竭在情绪表达策略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起中介作用。

为了对上述假设进行验证,本研究拟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究大学生情绪表达策略对人际关系影响以及情绪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而为在某种程度上推动解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在河南省某一高校,从大一到大四随机选取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416份,有效的问卷有406份,回收率为97.60%。其中男女比例大约4∶6,大一学生有133人,占总人数的33%,大二学生有84人,占总人数的20%,大三学生有81人,占总人数的20%,大四学生有108人,占总人数的27%。住在城镇的学生有139人,住在农村的学生有267人。

(二)工具

采用李超平和时堪修订的工作倦怠量表中的情绪耗竭分量表,共包括5个题目,总分越高表明情绪耗竭越强。

情绪扮演量表采用Diefendorff编制的情绪劳动量表,共15个条目,包含表层行为、深层行为,总分越高,表明学生在与人交往时经常使用该策略。采用北师大郑日昌教授的《人际关系综合量表》,共有28道题,采用两分制积分(是=1分,否=0分)。得分越高,说明与人交往的困扰越多。

三、结果与分析

学生情绪表达策略、情绪耗竭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如表1)情绪表达策略、情绪耗竭和人际关系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其中表层扮演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系数(r=0.421)大于深层扮演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系数(r=0.327),这说明表层扮演所导致的人际关系没有深层扮演的好,从表1看出人际关系和情绪扮演都会消耗我们的情绪能量,只不过表层扮演所消耗的能量会大于深层扮演(r表>r深),这可能是因为人们进行表层扮演的时候心里想的和做的不一样,就是所谓表里不一,这时候可能需要消耗的心理资源更多一些。在Ewing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而赵慧军认为在深层扮演中,企业的员工们会根据情绪表达策略尝试着改变自己內心的真实感受,这将会减少他们内心的紧张感和情绪耗竭,如表1所示。

相关分析表明,情绪表达策略、情绪耗竭和人际关系质量有显著相关性,检验三者的相关性,以人际关系为因变量(Y),情绪表达策略为自变量(X),情绪耗竭为中介变量(M),共进行3次回归分析,如表2所示。

根据上述回归分析,第一步结果显示情绪扮演能显著预测情绪耗竭(β=0.41,p<0.01);第二步结果显示情绪耗竭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成正相关(β=0.68,p<0.01);第三步结果显示当情绪耗竭引入回归方程后,情绪扮演回归系数虽然减小,但是仍然显著(β=0.15,p<0.01)。结果表明情绪耗竭在情绪扮演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起部分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2.3%。我们可以得到情绪耗竭的中介模型如图1。

四、讨论

(一)情绪表达策略现状分析

本研究通过线上收集问卷的方式,对现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情绪表达策略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显著的相关联系,即表层扮演不利于人际关系,大学生中善于用表层扮演的学生往往人际关系比较差,严重者可能还会有交往障碍。而深层扮演的学生则人际关系良好,拥有健康的心理。研究结果符合我们最初的研究假设。

(二)情绪耗竭的中介效应分析

据分析中发现情绪耗竭对人际关系呈显著相关作用,这一结果验证了假设,而在以往的研究中证明了情绪耗竭呈现的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个体往往感到精疲力竭,没有斗志,对个体的活动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这说明情绪耗竭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很大影响,心理资源消耗得越多,人际关系可能就越差,在生活中不知道如何与同学或朋友相处。这可能是因为学生们在消耗了过多的心理资源后,在与别人交往时可能比较敷衍,说话、行为等会令别人感到不舒服,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差。当学生们心理资源充足、情绪很好时,人们之间交往更真诚,双方能真切地感受到对方是真的为自己着想,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好。所以为了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我们要重视情绪耗竭产生的影响,与他人交谈时,要保持心情愉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情绪表达策略、情绪耗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当人们产生情绪耗竭时,他们会依赖积极社交来弥补其情绪资源损失,会想方设法寻求情感上的支持、以防止人际关系进一步恶化,这样才能保持人际关系良好,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笔者之所以认为情绪耗竭可能在情绪表达策略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情绪扮演与大学生的情绪耗竭有密切关系。尽管当前直接定位于情绪表达策略与大学生情绪耗竭二者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但其他领域关于员工情绪表达策略作用机制的研究为情绪耗竭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启示。例如,陈瑞军、秦启文通过对某市零售业员工进行情绪劳动的研究,发现情绪表达策略的深层扮演会降低情绪耗竭的程度,情绪耗竭在情绪扮演和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赵慧军、席燕平在情绪表达策略对情绪耗竭的影响中得出表层扮演策略正向影响员工的情绪耗竭,深层扮演策略负向影响员工的情绪耗竭。由上,可以推断情绪表达策略与情绪耗竭有密切关系。

其次,情绪耗竭也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可知,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情绪和心理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而与别人打交道本身是一个情绪和心理资源不断损耗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和情绪资源长期处于消耗又得不到弥补的状态会使学生感到疲惫不堪,而往往更倾向于逃避与人交往,从而导致人际关系更差。本研究发现,表层扮演使大学生损失了很多的心理资源,从而又进一步恶化了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而深层扮演也会损失心理资源,但是没有表层扮演的程度深,研究也说明了拥有深层扮演的学生的人际关系比拥有表层扮演学生的人际关系要好。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经常与朋友联系沟通,例如打电话、视频等等可缓解情绪耗竭,激发自身动力,获得心理资源,走出情绪低落,从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减少情绪耗竭也可以降低情绪表达策略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从而缓解大学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相反如果情绪耗竭严重也会加重情绪表达策略对人际交往关系的影响。在前人的研究中也有论证。

本研究所得的结论为解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议,即大学生在与同学相处时多些真诚,经常和朋友联系,从而加强自己和朋友间人际关系,增强自己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勇.利用人际吸引因素解决新生的交往的心理障碍[J].青年探索,2001(2):32-35.

[2]邓丽芳,郑日昌.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2):69-73.

[3]申武丹.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4]从勇. 大学生情绪智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积极幻想的中介作用[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8.

[5]周卓涵,王泽然,姜珊.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J].现代交际,2018(482):16-17.

[6]刘国艳,王惠珊,张建端,等.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及情绪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08,21 (5) :41-43.

[7]Blake E. Ashforth,Ronald H. Humphrey.Emotional Labor in Service Roles: The Influence of Identity[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3,18(1):88-115.

[8]李玺阳. 商业银行员工情绪劳动与顾客忠诚度的关系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6.

[9]姜红,孙玉琴,钟伟,等.酒店一线员工情绪劳动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及对策:以经济型酒店为例[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9,20(109):36-51.

[10]高慧如. 知识型员工职场隔离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深圳:深圳大学,2019.

[11]李超平,时堪.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35(5):677-684.

[12]James M. Diefendorff,Meredith H. Croyle,Robin H. Gosserand. The dimensionality and antecedents of emotional labor strategie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6(2):339-357.

[13]Hobfou S E.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a new attempt at conceptualizing stress [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89,44(3):513-524.

[14]韓孝盼.如何缓解情绪劳动引起的情绪耗竭:基于工作家庭关系的视角[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15]Ewing L,KARMILOFFF smith A,etc.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the critical information used for facial expression processing [J].Cognition,2017,166(9):56-66.

[16]Alicia A. Grandey. When "The Show Must Go on": Surface Acting and Deep Acting as Determinants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Peer-Rated Service Delivery[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3,46(1):86-96.

[17]李玲玉,刘春.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新手教师情绪劳动管理策略:以贵州省Z县11位教师的访谈调查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3):11-15.

[18]李伟,梅继霞,熊卫.情绪智力对情感耗竭影响及情绪劳动策略的调节作用:路径与条件[J].商业研究,2017(12):127-136.

[19]罗瑾琏,花常花,朱荧.职场排斥与反生产行为:工作倦怠与内外控特质的作用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11):10-14,185.

[20]陈瑞君,秦启文.情绪劳动与抑郁及焦虑的关系: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1,34(3):676-679.

[21]赵慧军,席燕平.情绪劳动策略对情绪耗竭的影响研究:内部人身份感知和自我效能感的作用[J].社会科学家,2016(8):84-88.

猜你喜欢

人际关系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贵州省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调查研究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