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分层教学法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讨

2021-07-11欧双雁

天津教育·下 2021年4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数学教学小学

【摘  要】现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各学科教师都在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式,其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分层教学法便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本文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作用,阐述了在当前教学环境下采用分层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分层教学法应用成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2-0013-02

【Abstract】Nowadays, with the in-depth advanc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of various subjects in primary schools are constantly exploring new teaching methods. Among them,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ethod is a good teaching method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ffect of applying the layered teaching method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expounds th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proposes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ayered teaching method.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Hierarchical teaching method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的起始阶段,但由于受学生本身的性格与家庭环境以及接受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的影响,造成了学生的各自学习水平高低不一。尤其是相比其他科目而言,数学课程更抽象乏味,教师若是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一现象,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两极分化将会愈加严重。现如今的教育仍属于统一教学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各阶段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导致部分学生没能学好数学知识,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课程标准在教学方面提倡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鲜明的个性,提倡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能够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所以,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法,帮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升能力,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一步发掘其学习潜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可以轻松地接受新的知识,确保全班学生都可以共同进步,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而且使用分层教学法,也可以让教师进一步加深教学体会,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

一、分层教学法具体的含义以及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一)分层法的含义

分层教学法简单来说便是教师对学生群体进行划分,因材施教。这其中涉及教师的划分标准,即合理划分一个班的学生的依据和为各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任务以及相应的成果评价标准。从目前教学出现的问题上观察可以知道,划分层次的依据主要会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个人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做出准确的综合评判分析,然后再考虑各个学生对以往学习知识的掌握水平做出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通过以上的种种原因分析,面向学生之間的差异性,再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配以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时面临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合理科学的指导建议,从而促使全班学生都可以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法的优势

各门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单就数学而言,其具有很强的逻辑抽象性。恰巧小学时期的学生普遍处于思维与心智正在开发的时候,数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才可很好地学习与分析问题。当然,数学教学的深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学生接触基本的计算,然后循序渐进地加深难度,逐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以及锻炼学生处理和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学生很容易在数学这门课上达不到某一个学期的学习目标。因此关于数学教学,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教学方式,分层法便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学习水平不均衡的问题以及加深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从而解决传统的统一教学法忽视学生个性塑造的问题。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法的策略分析

(一)依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需要先理清楚分层环节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分层教学不是简单粗暴地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分为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然后对他们区别对待,单纯依靠成绩进行划分并不能很好地应对复杂的教学任务,无法为以后展开的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并且一招不慎很可能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心。为了在新时代全新的教育环境下,学生能够自然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面临的情况,正确使用分层教学法,针对学生群体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分层的主要依据可以概括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智力高低、数学成绩四个主要方面,教师在依据此标准分层时,需要注意评判结果仅限教师自己清楚,避免让学生敏感。在具体分层前教师需要与学生有足够的交流,保证对学生情况的充分认知,简要地可以分成甲乙丙三层,即为将数学知识掌握水平较高、个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划分为甲层;从整体情况观察,学生成绩一般或者学习成绩忽高忽低未能保持稳定的学生可划分为乙层;将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习能力普通的学生划分为丙层。在进行三方面划分时,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学生学习能力是较强的,但因受某些原因的影响所表现出的学习情况较弱,如学习不在状态即通俗来讲学生比较贪玩,主要注意力并未放在学习上面的一些学生;又如性格比较内向,比较喜欢独自处理问题,在无法解决有些超出能力的问题时,不愿意及时寻求教师的帮助,导致学习陷入困顿的学生等。诸如此类的学生需要教师悉心教导,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不可一概归咎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本就较弱上。从整体实施分层教学法来看,教师需要保持与各层次学生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新问题,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二)依据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数学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抽象地思考一些数学问题。学生在实际学习数学知识时往往会因各种原因出现数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就单从个人学习能力或者个人性格特点来讲,教师要根据这一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满足学生各自的学习需要,提升教学效率,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可以灵活地掌握数学知识。本着数学水平较弱的学生不掉队,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而较好的学生可以更进一步拓宽数学视野,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目标,教师要在各层次学生中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切实落实分层教学理念,为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提供沃土。在具体的教学方案设计时要紧扣教学大纲,如在教授“表内乘法”相关知识点时,要依据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规划方案,就丙层学生而言,教师要让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起,从基本的概念然后再到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加法的基础上总结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表内乘法;对于乙层的学生而言,教学方案相对要复杂一些,需要教师了解清楚该层次学生已经掌握了不错的基础知识后,再布置一些内容较为复杂的问题作业、更具难度的乘法知识,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确保学习后可以独自解决课程内容的绝大部分问题;而甲层的学生,教师关注点需要放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以及整体性,要根据学生目前学习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加以解决,并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更具难度的数学内容。从整体把控上,教师要引导每一名学生总结出自我学习时摸索出的学习方式,并建议分享给同学。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需要紧扣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落实分层教学法时需要讲究灵活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目的是让教学活动贴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如此一来,学生才可以在学习能力、智力发展、素质提升等各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金晟.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19(26).

作者简介:欧双雁(1969.04-) ,女,汉族,吉林省吉林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数学教学小学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