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繁为简”在数学中的价值分析与教学思考
2021-07-11袁晓萍
袁晓萍
【摘 要】本文基于三个年级同做一题的调查启示,提出需要为学生构建“化繁为简”的学习路径,基于广泛而深入的课堂教学实践,优化了搭建进退有序的思考路线、实施进退有节的教学干预等一系列“化繁为简”的导学技术,以期在教学中使教师和学生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领会和体验“以简驭繁”的数学价值和思考魅力。
【关键词】化繁为简 价值分析 范式建构 策略探究
“化繁为简”是数学教材中隐藏着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无论多复杂的数学问题,肯定都是从简单的知识起步,只要学生能找到这个问题的原点,那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本文所要叙述的,就是数学教学中如何基于教材,丰富过程,将教材教薄,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化繁为简”的精简、清爽的数学特性。
一、范式构建:搭建“化繁为简”的学习路径
“退”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要“退”到事物的最起点换一个角度思考,“退”是为了更好地“进”。 虽然“化繁为简”作为一种隐性方法,会因高度个性化而难以形式化,但是,教师仍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引领学生经历“融化—感应—碰撞—挖掘”的过程。
1.思有“起点”: 让学生遇到复杂问题产生“退”的需要
通过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有意识地制造一个个悬疑,当学生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题目毫无头绪、束手无策时,自然产生知“难”而退的需要,变被动思考为主动应用。
明显的新旧关联可以启动思考。数学的系统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与方法间是相互联系的,将“新知”与需要用到的“旧法”关联呈现,引导学生产生对原有思考模型进一步拓展与延伸的需求。例如,学生学习了三年级的《数学广角——组合问题》,教师可以并列构建以下新旧关联的三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题1:六年级四个班进行拔河比赛,每两个班赛一场,一共要赛多少场?
题2:图中各有多少个长方形?
题3:图中各有多少个角?
以题组对比的形式,启发学生进一步检索、提炼方法,在新知问题的运用中进一步清晰化,产生有序的数学思考。
强烈的认知冲突可以启动思考。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由外在的情境冲突,引发认知的不平衡,从而激起学生“退”的需求。例如,在《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课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原有的规律探索改为极大算式:你能通过计算器计算出的结果吗?当学生知道计算器上数位有限、不能直接解决这个问题时,自然会想到要从简单的情况或从小一点的数入手,由易到难,从中获得某些启示后,再来考虑原题的解答,自然过渡、水到渠成。
獨特的数学排列可以启动思考。独特的数学排列就是一种良好的认知结构,数学排列的元素可以是数、符号、式或者图形,可以给学生一种强烈的数学冲突,便于学生去“检索”,引发“退”的需求,启动有序化的思考。
数的排列:3,5,7,9,…,_____(第2021个数)
式的排列:=()
2.思有“结构”:掌握“化繁为简”的技术范式
毋庸置疑,学生“化繁为简”的思考水平和技术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适当构建“化繁为简”的阶段层次和基本技术范式(如图1),借助合乎逻辑的技术范式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其对“化繁为简”思想方法的感应能力。
下面,以“一个大正方形用十字形连续均分20次,能得到几个小正方形”一题为例,具体阐述一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数学思考如何进行“适时介入”和“合理引导”,帮助学生构建、掌握“化繁为简”的基本技术范式。
简约阶段:化繁为简,简化探究素材。简约阶段是指把繁杂的问题简单化、条理化,记录表达基本的数据规律。如上例,引导学生画图分析,从第一次均分开始研究,记录基本规律,如图2。
符号阶段:化数为式,探索数学模型。符号阶段,要引导学生去掉具体的内容,利用概念、图形、符号、关系表述包括已经简约化了的事物在内的一类事物。如根据数学规律,将“结论数”改写成“算式”,用数学符号的方式构建数学模型,如图3。
普适阶段:无中生有,优化数学模型。普适阶段是指通过假设和推理建立法则或者模型,并能够在一般意义上解释具体事物和复杂问题。比如,引导学生在均分一次的前面再增加一种初始状态,数形结合,完善数学模型,如图4。
3.思有“延伸”:形成“化繁为简”的思维惯性
“前延后展”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触景生思”,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发更多的数学联想,逐步向数学思想的掌握靠近。在思维的“延展”阶段,教师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和策略:
操作了,不妨再“瞻前”比一比。学会某一数学知识点后,引导学生再回头比一比,整体关注,由零散的方法到整体的求同构建,感受其中相同的数学思考与学习方法,从而“力透纸背”。例如,在学习五年级“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学完了所有平面图形的面积后,我们可以通过假设和推理,把图形的面积计算统一到梯形的面积计算上,三角形即为上底为零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即为上下底相等的梯形等,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更高层次的模型,如图5。
解决了,不妨再“瞻前”议一议。更多数学问题解决后需要我们再引导学生回头想一想,体验其中更简洁的结构和更系统的联系。例如,“列方程解决问题ax+bx=c”,教师整体呈现学生本课解决过的所有问题,引导学生对比:如图6,整体看一看,你能不能发现其中相同的地方?你觉得哪几个问题可以归为一类?
生1:除了(3),其余可以归为一类,因为它们的方程形式都是ax+bx=c。
生2:是的,(1)(2)(4)的数量关系都要表示在线段图(5)的形式里。
生3:我觉得(3)也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因为它们的数量关系都是一个部分+另个一部分=总量。
师:如果我们尝试着把这些题都用一个式子来概括的话,你觉得可以怎么来写?
生:ax+by=c,不同的是,有些问题当中的x与y相等,有些x与y不相等。
当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对“散装”的数学习题进行整体思考时,从特殊ax+bx=c拓展到更一般的ax+by=c当中,便于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数学研究的核心本质上,这应该是我们引领学生要去的地方。
学会了,不妨再“顾后”想一想。如果只重视局部训练而淡化整体联网的教学,就会使学生缺少高瞻远瞩的解决谋略和随机应变的解决智慧。我们应有这样的意识:将前后知识进行融合,不同的领域内容互相渗透,恰当“顾后”,既是让学生感受教材知识本身的魅力,还赋予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持续力。例如,“整理与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中,学生已经对四年级第四单元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整体回顾,体会了“小数意义”在其中的核心价值,构建起了具有结构性的知识网。在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整体联系后,教师不妨再引导学生恰当“顾后”,提前剧透后面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的意义,简化未来学习的经验储备。
师:学了这么多小数的知识,有什么用呢?在第六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和今天复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
生:其实,小数的加减法要求相同数位相加减,就是运用了小数的意义,用到小数部分的各個计数单位。
师(出示图7):下个学期,我们还将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学习它们,会不会与我们这个单元的知识有联系呢?
生:哦,发现了!原来小数乘法这样就行了。
师:同学们,“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内容仅仅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棵知识树吗?
生1:老师,我看到了,这棵知识树的背后还有联系着的、更多的知识树!
生2:是,是一个森林……
三、策略探究:优化“化繁为简”的导学技术
为了突出“化繁为简”的数学特性,形成学生数学思考的惯性,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干预,有的放矢,才能触及“化繁为简”教学策略的本质及其蕴含的隐性思想。
素材应用:将“简单的材料”用出“极致的价值”。纵观小学数学课堂,小方格、百数图、数轴、格点图这些简单的素材有很多,把简单的材料用到极致,可以让学生产生“饿”的感觉,从而伸展向更广泛的领域。
学习前置:从“最近的起点”走向“最远的终点”。教材中许多知识都具有常识性,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很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又是多义的、模糊的。比如“年、 月、日”一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又大多属于常识性知识,没有太大的探究空间,教学时会显得零碎,如何化繁为简呢?教师在课前以“预学卡片”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查一查、理一理的方式,尝试将与年、月、日有关的零散知识进行自主的前期学习与梳理。
师(出示图8):看着这么多同学与我们分享的预学材料,你有什么体会吗?
生1:虽然年份是不同的,但是其中一些年、月、日的知识是不变的。
生2:这么多知识,原来可以用表格、图画这些简洁的方式来表示。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看到,有了清晰的预学任务,学生自然会回报以形式多样、相对完整、表达简洁的预习成果。基于学生的预学成果,教师自然可以站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起点上来展开新知学习。
结构呈现:变模糊无序为清晰有序。很多学生面对一些比较繁难的数学问题时,往往会产生退缩情绪,或者在烦琐的解答过程中出现失误。教学时要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就是一个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过程,是一些新的有力的工具、更简单的方法的发现,与一些陈旧的、复杂的东西被跨越的过程,是“高级”的数学替代“低级”的数学的过程。下面,以“阶梯式计价法”的问题解决为例,如图9。
在这样的结构化呈现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化繁为简”,寻找问题的“原点”,追溯知识的最初形态。先思考原始问题:这些数学问题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我们在解答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再还原本来意义,概括相似的结构关系,然后寻找生活原型: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用到了这样的数学结构?
正是这种提纲挈领的描述,让学生除了识记之外,更应利用所体现的简单形象的直观模型,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的层次,用简约的结构丰盈学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