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百年党史中领悟汲取思想力量

2021-07-11阎国文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党史学习崇德力行

阎国文

[摘要]中国共产党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学习百年党史,感悟真理之力,做到学史明理,坚持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明确道路方向,做到学史增信,坚持政治立场和四个自信;厘清发展节点,做到学史明志,坚持用党的奋斗历程鼓舞斗志;传承革命精神,做到学史崇德,坚持用党的优良传统凝聚力量;牢记初心使命,做到学史力行,坚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关键词]党史学习;思想力量;明理;增信;明志;崇德;力行

[中图分类号]D2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05-0016-05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从上海石库门到北京天安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苦难铸就辉煌,取得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成就。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就要厘清党的奋斗历程、基本走向,领悟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弘扬党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从而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

一、感悟真理之力,做到学史明理,坚持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1]学党史、悟思想,学是基础,悟是升华。只有系统地学习党史,领会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感悟党的实践创新和历史经验,才能从中汲取思想精髓、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近代一些有志之士探索救国图强的道路,也曾学习西方,各种思潮如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改良主义等也曾被引入中国,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为什么?因为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有了先进理论指导。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人民、艰苦奋斗,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团结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次伟大飞跃,彻底改变了中国面貌、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信念。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百年党史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一切都说明了思想的力量、真理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时,很深情又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为什么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就因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制高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明白马克思主义是真理,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世界、改变中国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补足精神之钙,坚定思想方向。

二、明确道路方向,做到学史增信,坚持政治立场和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2]他曾多次举例,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炊事员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这说明在红军队伍里,即便是一名小小炊事员,也懂得方向问题比吃什么更重要,也有大局观、战略观。这是一个党员的基本素养,也是一支队伍的坚强保证。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对此,我们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來的,是我们党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不断探索中得来的,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得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付出了沉重代价。曾几何时,教条主义盛行,给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巨大损失。直到遵义会议,血的教训才使党内多数同志认识到教条主义的危害,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从胜利走向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刚开始,我们只能以苏为师,照搬照抄苏联经验,但很快就意识到“苏联模式”的局限性,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我们也走过弯路,但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前提和基础。东欧剧变后,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中国往何处去,人们在思想上也是有模糊认识的。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及时校正方向,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抓住机遇,改革开放,发展自己。

翻开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过认知“重大事件”、了解“重要会议”、精读“重要文件”、研究“重要人物”,对我们坚定四个自信有直接的帮助和启示。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什么时候坚持依靠人民,什么时候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的事业就会胜利,就会少走弯路。通过梳理把握这“四重”,厘清历史脉络、认清历史真实、听清时代脉动,我们能更清醒地认识“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更能够清晰地看到,“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3],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升华。通过感悟历史的启示,进而从灵魂深处涵养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怀,真正做到立得住理想信念、守得住初心使命、经得住风浪考验,从党史中汲取奋进的历史智慧和思想力量。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了解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和根本成就,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三、厘清发展节点,做到学史明志,坚持用党的奋斗历程鼓舞斗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什么道路、选择什么社会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有最深刻的感受,才最有发言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要看中国人民的选择。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秦汉确立了以郡县制度为基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的封建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百代皆行秦政治”。在大一统的框架下,先后出现了汉唐宋元明清那样的封建帝国,呈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但长期的闭关锁国、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老百姓思想的愚昧落后,以及西方坚船利炮的重创,惊醒了中国的有志之士,开始探索救国图强之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直接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4]百年党史的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从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到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庄严地屹立在世界东方。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进入新时代,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发展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历史再一次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十四年艰苦抗战,让人们看清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到延安去、到根据地去、到敌人后方去,成为那个时代的选择。庚子之年的疫情大考,犹如一副清醒剂,让人们看清了社会现实。应对新冠疫情,不仅对中国是大考,对全世界、全人类都是大考,可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应考方式和应对结果呢,这就要从历史发展中找答案、从制度对比中看优劣、从道路选择中看成败。事实胜于雄辩。一个国家的制度不同、道路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只有明白了这一点,就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四、传承革命精神,做到学史崇德,坚持用党的优良传统凝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1]在百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拥有许多宝贵经验,给今天的改革和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鉴,比如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法宝(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等。这些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与巨大政治优势,是保证党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要通过学原文、读原著,进一步感悟其中的深邃原理,长期坚持下去。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时期形成的系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建设实践的文化结晶。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系列精神像一个个闪光的坐标,标识着党的前进足迹,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反映,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学史崇德,大力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毛泽东早在1938年10月就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以上率下,经常深入革命老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优良传统,多次强调要学习党史国史,坚定理想信念,培植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不断从革命精神的源头汲取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奋发有为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6]石家庄作为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始终涌动着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我们要深刻学习发扬这些革命精神,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把革命文化、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凝聚起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的磅礴正能量。

五、牢记初心使命,做到学史力行,坚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学习党史,就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感悟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深化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从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壮大成为有九千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就在于我们党能够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只有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才能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真正做到学史力行、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转化为解决发展问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转化为锐意进取、担当实干的精气神。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初心使命。我们实施“十四五”规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就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急、所盼,抓住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件一件抓兑现,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荣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史力行要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担起该担当的责任。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前进路上还有许多“暗礁”“险滩”需要排除,还有很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許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黑天鹅”“灰犀牛”还会不期而至。党员干部中面临着四大危险、经受着四大考验,还存在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有的人一心想做安稳官、太平官,有的不思进取、庸政懒政,有的患得患失、不敢担当,有的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难题往上交,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斗志。更有甚者,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肆意曲解法律制度,盲目崇尚西方文化,企图以此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面对这些噪音、杂音,要敢于亮剑、勇于斗争。要从党史中汲取丰厚滋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论思维,树立历史眼光,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政治本色,始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在新长征路上的思想动力。

百年党史留给我们的财富是宝贵而丰厚的。只有认真学习,深刻领悟,才能汲取其营养、把握其要义。我们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B/OL].(2021-04-10)[2021-01-2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1/0331/c1024-32066274.html.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93.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4.

[4]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4.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6]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46.

责任编辑:王玉倩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崇德力行
“力行近乎仁”主题作文写作指导
身体力行
学校党支部构建力行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研究综述
试论当代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试论当代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婚姻里的骗局
儒家“崇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新时期加强党史学习的必要性研究
试论《左传》中的孔子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