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美好的人,让更多的美好发生

2021-07-11沈丽新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眼镜老师孩子

沈丽新

有学校邀请我去做分享交流,通常会问我要一份个人简介。我的简介里没有骄人的荣誉称号,也没有傲人的职称。也许有教师会发现:“这个沈老师好像只是比较擅长写文章而已,没什么了不起啊!”是的,我虽然出版过两本还称得上畅销的教育类书籍,也在一些教育刊物开过个人专栏,但我始终是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

我很尊敬那些有荣誉称号和高级职称的教师,那代表了他们自身的优秀。但是在教师群体中,其实更多的老师是跟我一样的——没有很高级别的荣誉称号,没有高级职称。如果你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会不会感觉非常苦闷?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你所有的不快乐的体验,都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你自己给自己的。因为外在的荣誉、职称,需要某个人、某个机构授予你,但是你内心的充盈、满足、愉悦是永远不需要外人给予的,而是自己通过内心的修习就可以获得的。只要你内心坚定,这样的快乐与满足,也不是别人可以轻易剥夺的。

因此,每次被邀请去分享、交流的时候,我的确很乐意向大家展示:一个普通的教师也可以营造美好的教育现场,也可以过上一种美好的教育生活。身为教师,我们应该持续不断地追求:做一个美好的人,让更多的美好发生。

一、先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我非常喜欢读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书,他写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你必须成为美好的。因为,你就是未来。”作为教师,我们自己不仅是社会的未来,而且还陪伴着无数的社会的未来——我们的学生。如果我们希望将来的社会更和谐、更美好,那么我们自己首先要成为美好的人,才能够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将来成为一个美好的公民。

我曾经写过一篇随笔《与自己对视》,里面提到:我的办公室电脑背景图就是自己的近照。好友取笑我:“这是自恋。”其实,我是想多与自己对视。我会追问自己:有没有长成小时候讨厌的成年人的模样?有没有长成一个真正美好的女子?我在“她”面前无处可逃,看着“她”,我常常会感觉到一点温和的批判,一点隐秘的敦促,一点善意的提醒。与自己对视,是勇敢地面对自己,并努力去修正、去调整、去提高,努力成长为一个更美好的人。

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一个美好的人。当你疲惫地站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一定能够感受到你整个人散发出来的焦躁、萎靡的气息。而当你把自己收拾得洁净得体时,充满活力的气息一定能够传染给学生。一个精神焕发、神采飞扬、温和优雅的女教师站在孩子們面前,教育的魅力会不言而喻。

我也给大家描述一下我的美好生活:我在小小的阳台上种了很多花,每天下班后给花草修剪、换盆,感受每一朵花开带来的惊喜。一个人去跟泥土接触的时候,仿佛生命就有了落地的状态,所有工作中的辛苦、疲惫和生活中的烦恼都会被治愈。我的办公桌就像一个微型小森林,供着十几盆(瓶)花花草草。我喜欢每天早点到办公室,给花草浇水,也给自己煮好一壶茶,然后开启一天的工作。在晚上忙完家务后,我常常去散一会儿步,然后读书、写字,同时播放美妙的音乐。阳台上开得过于饱满的花朵,我会去剪下来放在茶杯边,只为了多看一眼。

营造美好的生活,有时候并不是一定要花上很多的钱。我很认真地工作,也很认真地愉悦自己。所以,养花、喝茶、散步、看书、写作、听音乐,都是我的热爱,都能让我心情愉快。

二、去做一个美好的教师

当然,仅仅停留在愉悦自己的程度,作为教师还是不够的。毕竟我们担负着引领学生成长的重要职责。如果想让自己从一个美好的人成为一个美好的教师,还需要不断地、主动地提升自己。

我很喜欢阅读。从童年时候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家里的客厅与餐厅都被我布置成家庭阅览室的模样,方便随时取书阅读。每天保持阅读,能让自己的思维更理性、更有深度。

我也习惯记录。思考可以通过记录的方式来呈现、梳理和深化。我很感谢自己,这么多年持续地记录在教育现场看到的现象、听到的内容、自己做错的事、曾经有过的感动……在阅读、记录中不断深化自己的思考,提升自己。

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说过:“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最完满的展现,美的哲学是人的哲学的最高级的巅峰。”教育本身就是创造美的历程,教师应该用美好的方式去缔造一个美好的结果,而不是通过一些简单粗暴的、强硬的方式去“强扭”,那跟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当我们站在孩子们面前,你觉得自己是站在那里“不说话、就十分美好”的样子吗?还是眼神凌厉、表情严肃?当然,后者或许也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所谓“管理效果”。但是,这个过程令你自己愉悦吗?

我保存了好几张与孩子们科学节有关的照片,有两张是我戴着孩子们为科学节做的帽子。当时看到他们带来的帽子,我主动请求:“太可爱了!我能不能试试?”孩子们很兴奋,他们觉得老师很关注他们的活动。有一张照片是今年我和一个孩子的合影,我戴着他带来的一副超级大的眼镜。其实当时英语课的预备铃已经响了,但是他把眼镜递给我并且抱怨:“老师,你看我妈妈多离谱!给我买这么大的眼镜!”这些话听起来是抱怨,但是我很快察觉孩子抱怨背后的情感需求。如果那一刻,我直接批评他:“英语课的预备铃已经响了,把眼镜放下去,快坐好!准备上课!”那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就无从构建。于是我说:“这眼镜太可爱啦!能让我戴一下吗?”还跟他合影留念。所以,孩子们参加学校里的活动,也都愿意找我分享。

当我戴着那副夸张的眼镜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我相信大多数孩子会觉得这个老师十分美好。一个教师是否美好,跟你的五官是没有关系的。你的眼睛是大点还是小点,你的皮肤是黑点还是白点,这对于孩子而言,是没有区别的。孩子眼里的教师的美好,不是我们成人世界的审美。

我们都曾经是学生,一定也有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和最讨厌的老师。如今日复一日忙碌地工作时,我们不妨回望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想一想:自己离学生时代最喜欢的老师有多远?离当年最讨厌的老师有多近?再想一想:你是否喜欢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样子?如果你不能很肯定地回答“我很喜欢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样子”,那么我觉得你真的应该对照一下自己少年时对老师的期待。

我越来越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时自己的样子——眼神明亮,笑容坦荡,而且眼睛里可以看到无数的可能:我想更好地理解我的学生,我想更好地陪伴我的学生,我想成为更好的教师。

三、去创造更多的师生间的美好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经指出:“学校必须明白,它是在为社会,而不是在为自己培育学生。”因此,教师要真正去教学生能适应将来的社会,而不是为自己当下的绩效去培育学生。

教师要善于预设学生可能发生的问题,运用各种策略去好好地“教”学生,如去倾听、去看见、去共情、去陪伴等,而不是在各种“事故”发生后暴跳如雷地“训教”。教师情绪平和地“教”,不会激发起学生内心潜在的叛逆基因。而如果动辄去“训”,则直接破坏师生关系,教育的目的就很难真正达成。

要让学生保持教室卫生,教师就应让自己的办公桌、教室里的讲台一直保持洁净美丽,把书籍、作业本、文具收拾整理好,及時点缀绿植或者鲜花。长此以往的示范,学生自然会慢慢被熏陶。

要让学生去餐厅时不奔跑,教师可以笑眯眯地多说几遍:“不要跑,当心受伤。”要更多地去向学生传递自己的善意和关心,学生就会逐渐地接收到这样的美好关照。教师没有必要在午饭前去影响学生的就餐心情。再者越是去“训”,调皮鬼们就越想反抗,不停制造各种麻烦。

校园里花开的时候,我会带孩子们去认一认,去闻一闻。回到教室里,我及时把花名写在黑板上,带他们再认认字,相关的诗句也可以教一教。放学后,我把孩子们与花的合影发给家长,建议家长周末带孩子们找寻这种花。来自童年的滋养,即便只是一种花草,也可能成为孩子们离开校园后的美好回忆——我就对童年校园里的绿植印象深刻,后来一直热爱花草树木。

我在发放奖状、礼物的时候,会要求学生用双手接过,并不厌其烦地回答学生的致谢:“不用谢!祝贺你!”再如:如何道歉、如何看待没有得到的机会、如何看待分配到的水果“格外小”、如何融入群体、如何有礼貌地拒绝别人、如何安排自己的自由时间……我都会很耐心地去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去履行一个教育者的责任,因为这些是他们以后的人生中非常有用的知识。

当我们凡事都想着去“教”,而不是事后去“训”的时候,师生之间一定有着无数动人的美好场景。愿我们都来努力,让更多的美好发生吧。

(责 编 莫 荻)

猜你喜欢

眼镜老师孩子
从天而降的眼镜
神奇的眼镜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青蛙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