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俱乐部制”模式下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探索
——以龙岩学院体育舞蹈俱乐部模式为例

2021-07-10卢悦宜张赐东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龙岩考勤俱乐部

卢悦宜,张赐东

(龙岩学院 体育学院,福建 龙岩 364012)

龙岩学院作为福建省本科高等院校之一,致力于“立足龙岩,服务海西,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开放型、教学型、应用型的地方本科大学”办学目标,教学管理模式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灵活性。2015年学校实行了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该教学改革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学习和总结国内其他高校开展体育俱乐部经验,对照本校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改革。改革后的模式具体为:本科二年级公体学生以自主选课的方式在规定的修读期间修满所需课时,通过考评即可获得相应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学分。龙岩学院体育舞蹈俱乐部作为首批试行项目,在5年摸索期间不断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已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统计,2015年至2019年,龙岩学院体育舞蹈俱乐部学生参加市级以上比赛人数共260人,获得170个奖项,获奖率达65%。龙岩学院的体育舞蹈俱乐部模式试行成效显著。具体数据见图1:

图1 2015年~2019年体育舞蹈各级竞赛获奖概率

1 龙岩学院体育舞蹈俱乐部运行模式

1.1 自主选课方式

龙岩学院体育俱乐部的选课环节,主要面向本科二年级的学生,三、四年级的学生视兴趣自行选择是否继续参加。上课内容与时间安排主要通过教务网自主选择实现。通过教务网选课成功后,在学期的第一周进行理论课程学习。该阶段主要通过介绍交谊舞、民族体育舞蹈、伦巴舞的历史由来及舞蹈特点加以配套学习难度讲解的方式,使学生对体育舞蹈有初步认识,便于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等级,并具体根据学生等级选择进入特定班级,根据具体课程安排进行学习。

1.2 课程类型

《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的权利,并要求将校运动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因此,龙岩学院体育舞蹈俱乐部以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学生根据自身的技能水平以及兴趣进行选班,因材施教,确保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

1.2.1 基础课程

俱乐部基础课程主要针对零基础的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主要包括交谊舞、民族体育舞蹈、伦巴舞三个课程。其中交谊舞以其舞蹈动作为竞技体育舞蹈简化版为特色,具有大众化特点。而民族体育舞蹈融入民族特色,体现民族性的同时降低了竞技体育舞蹈动作的难度。伦巴舞作为拉丁舞的入门之舞,是拉丁舞的基础舞蹈,其相对于交谊舞、民族体育舞蹈而言难度稍高。学生可以通过伦巴舞基础动作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竞技体育舞蹈其他舞种做铺垫。

1.2.2 中级课程

俱乐部中级课程,主要针对有其他舞蹈基础或者体育舞蹈基础的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也是作为学校体育舞蹈队预备队的训练课程。该课程主要进行拉丁舞各舞种基本技术的学习,学习密度较大,进度较快。在培养学生体育舞蹈兴趣的同时,对动作技术的完成度要求更高,学习更具系统性。

1.2.3 高级课程

俱乐部高级课程主要是针对体育舞蹈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开设的,这部分的学生也可作为学校体育舞蹈队队员进行直接训练。课程主要为拉丁舞团体舞、拉丁各舞种花样组合学习,要求学生能在组合中呈现一定系数的动作难度,凸显各舞种的风格特点,适合培养比赛型的学生。

1.3 教学内容

学生是一个行为主体,因文化素养、身体素质、接受能力、学习能力不同,具有个体差异性[2]。体育舞蹈俱乐部针对学生的个性,综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老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需求。

1.3.1 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基础体能训练与舞蹈技术训练。基础体能训练包括针对体质测试结果要求的柔韧性、力量性、耐力性等;技术训练包括基本动作以及自编组合(见表1)。

表1 基础课程一学年的教学内容

1.3.2 中级课程教学内容

中级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专项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包括肌肉爆发力、肌肉控制力、脚踝力量、中断核心训练等。技术训练内容包括伦巴舞、恰恰舞、牛仔舞基本步以及单、双人自编花样组合教学(见表2)。

表2 中级课程一学年的教学

1.3.3 高级课程教学

高级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专项体能训练、技术动作精细训练、模拟竞赛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包括肌肉爆发力、肌肉控制力、脚踝力量、中断核心训练等。技术动作精细训练包括节奏处理、后背肌运用、横膈膜转换等。模拟竞赛训练包括眼神训练、表情训练、心理素质训练等(见表3)。

表3 高级课程一学年的教学内容

1.4 教学方法

俱乐部教学方式主要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互动互助,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3]。龙岩学院体育舞蹈俱乐部的教师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班的教学以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教学中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示范法、游戏法、分组练习法等)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意识。

中级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以提升专业基础知识储备以及提升学生专项身体素质为目的。侧重在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解法等基础上,尝试性采用自主思考与团队合作等主动式教学法,启发学生自主培养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建立团队意识。

高级课程的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专项竞技能力与抗挫能力为主。该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专项动作技能,教学目的更多侧重于其应用能力的提升。教学中采用探索式学习法等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团队学习,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在比赛中提高学生抗挫能力。

1.5 师资配备

龙岩学院体育舞蹈俱乐部师资队伍主要由教师和学生助教两部分组成,结合各自的专项特点,进行合理分配。基础课程根据选课人数安排教师以及助教的比例配置。如班级人数在30人以内的配备1名专业教师进行授课,人数在30~50人以内的,配备1名专业教师和2名学生助教进行授课,人数在50~80人以内的,配备1名专业教师和4名学生助教进行授课,以此类推。而中级课、高级课的教师安排是根据训练模块进行分配,由专门的体能指导教师、技术指导教师、形体训练指导教师、心理指导教师等专业团队进行指导。

1.6 考勤方式

俱乐部的考勤以发挥学生学习时间的自由为原则,只要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并能顺利通过期末考试,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因此,体育舞蹈俱乐部的考勤制度以期间为准,确保每位同学能在自由学习中去完成规定的学时,获得相应的学分。具体考勤要求如下:

1.6.1 基础班

基础班的学生在经得教师的同意请假后,可通过自主调课的形式进行补课。例如:某某同学原计划周二下午上交谊舞课,因交谊舞课与其专业课时间安排冲突,其可向任课教师申请,调换班级或者调至下月利用课余时间再进行补课。学校将通过考勤系统提醒各班班长核对班级本月考勤,提醒本月考勤未达标的学生及时进行补课。

1.6.2 中级班

中级班的学生由班长根据班上同学的时间安排统一训练时间,一般每周训练约3次,已统一安排上课的人员不能随意缺课,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不安排补课。各班班长做好考勤,对于一学期不满16次课的学生取消考试资格。

1.6.3 高级班

高级班的学生由于其作为学校体育舞蹈队队员需要进行常年训练,有相对固定的上课时间。在非赛季一周上课大概为3次;在赛季一周最少5次的训练时间,无特殊情况不能随意缺课,不进行补课。

1.7 考核方式

俱乐部课程的考核以客观综合评定为主,将学生学习态度、技能把握与体能训练纳入考核中,使考核的方向更加综合、客观[4]。龙岩学院体育舞蹈俱乐部的考核包括三方面:平时成绩、体能成绩、竞赛或者随堂技能考试成绩。

1.7.1 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考勤、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在考勤全满的基础上,再对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如考勤没有全满,则平时成绩以零分计入。

1.7.2 体能成绩

体能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女子800米、男子1 000米跑,立定跳远。800米或1 000米占体能成绩的20%,立定跳远占体能成绩的10%。各分值以体测健康标准中对于大学生800米、1 000米以及立定跳远的标准进行衡量。

1.7.3 技能成绩

技能成绩通过竞赛或随堂技能考试进行,占总成绩的40%。

龙岩学院每年6月份定期举办体育舞蹈比赛,赛程设置了相应的组别,评委老师为每位选手进行打分,所得分数为期末考试技能成绩。基础课程的学生采取自愿报名形式,中级课程、高级课程的学生,原则上必须参加体育舞蹈大赛,对获得各组前8名的选手进行奖励,未获得名次的学生将竞赛成绩作为期末考试的成绩。通过以赛代考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通过竞赛挖掘人才。

因参与基础课程的学生较多,除部分参加比赛以外,更多以随堂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考试形式以同一时间段上课的班级统一进行考试,由此期间的各班教师组团进行打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考试,确保学生成绩的公平、公正。

2 体育舞蹈俱乐部运行意义

2.1 提高学生体育舞蹈水平,培养正确的竞赛意识

自2015年开设体育舞蹈俱乐部以来,通过不断完善,使学生的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通过统计,5年来龙岩学院体育舞蹈俱乐部学生参加市级以上比赛的人数共260人,共获得170个奖项,获奖率达65%。学生从2015年参加市赛、2016年参加省赛到2017年参加国赛,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茁壮成长,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竞赛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正确的竞赛意识。

2.2 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切身体验不一样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规定每位教师都必须在各自的基础班中挑选合适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编排一个节目,这个节目形式可以多样,由教师牵头、学生自行编排,再由教师进行指导,参加校内的各种演出,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举办校内的体育舞蹈大赛,通过以赛代考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也让学生体验不一样的教学模式。

2.3 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通过组建运动队参加体育舞蹈竞赛,在训练中通过思想交流,分组自主学习、探索式学习等方式,引导队员互帮互助,使队员明白在自我吸收的同时要善于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通过互相鼓励、分享总结的方式逐步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2.4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体育舞蹈教师有效的组织,使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以及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激发运动兴趣,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终身体育意识。

3 体育舞蹈俱乐部模式现存问题与对策

3.1 学生的学习年限较短

体育舞蹈项目属于舞蹈类体育竞技项目,舞蹈种类多,对于身体的柔韧性、肌肉爆发力、身体的协调能力、表现力等要求比较高,学习周期较长[5]。目前,龙岩学院体育舞蹈俱乐部是针对大二学生开设的课程,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发现,零基础的学生,按照每周一节体育舞蹈课计算,一年不超过32节课,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这种学时仅能掌握一二种舞种的基本步和基本组合,如果想了解其他舞种的话,需要更长的学习时间。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越早进入俱乐部的学习越好。例如在大一新生入学的时候进行宣传,组建一个新生班进行学习或者从大一开始进行俱乐部选课,延长学生的学习年限,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建立训练梯队,完善训练队的建设。

3.2 自主安排时间难以实现

《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倡学生的学习时间自由,这是俱乐部制的关键。但在俱乐部实际教学中,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受排课方式、授课时间安排、授课场地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有效实现教学目的。因此,需要院系能够协调学校各项资源,确保学生在学习时间的选择上更加灵活。例如上课场地不仅限于体育场馆,可充分利用校内其他场地进而解决上课场地安排问题。设定较广泛的上课时间,有效利用晚上时间,为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提供最大化的便利。

3.3 学生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是运动的主体,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性[6],俱乐部如果只是单纯地以时间为切点进行分班,会导致水平较高的学生“吃不饱”和水平较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产生。因此,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行分班教学,再由授课老师根据情况进行考核,由考核结果决定是否允许其晋级学习。

4 结束语

“俱乐部制”的改革,最终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龙岩学院体育舞蹈俱乐部通过近5年的改革、探索,在学校体育俱乐部改革的大方向中,不断地摸索属于自己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班级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勤以及考核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完善。虽然龙岩学院体育舞蹈俱乐部目前仍处于发展期,但是,相信体育舞蹈俱乐部通过不断地完善、发展,终将会以成熟的姿态面向全校师生,从而有利于大学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改革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龙岩考勤俱乐部
新时期单元控规动态维护探索实践——以龙岩主城区为例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考勤应用研究
智能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便携式指纹考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童迷黑白秀
龙岩:“三色”发力 崛起提速
龙岩全面推进“九措到户”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