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发展数字货币的路径选择建议及其对保险业的启示

2021-07-10陈晓静乔继凡李瑞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

上海保险 2021年6期
关键词:货币人民币数字

陈晓静 张 宇 乔继凡 李瑞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

随着数字科技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创新,数字化使得货币竞争发生了格局性的变化,货币竞争的层次更深、领域更宽、维度更广。但是挑战和机遇总是并存的,不同形式数字货币的相继出现,比如,Facebook推出的私人数字货币Libra(现已更名为Diem)计划,对未来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行会带来不小的挑战。数字货币作为未来货币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如何发展好并把握住其带来的新机遇,是至关重要的。

一、数字货币的机遇

央行数字货币DC/EP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在DC/EP设计理念上,本身就具有世界货币的性质。

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后,对金融机构来说,会是一场大的变革,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形式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比如对商业银行来说,这个变化既包括对基础设施和服务渠道形态的改造,也包括对支付、存贷、理财、风控等业务流程的重塑,这将提高支付行业供给的有效性、服务深度和精准性。

同样,数字货币的出现将加速保险业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基于数字货币的去中心化保险将成为保险业的下一个发展方向。去中心化保险(Decentralized Insurance,DeIns)是指具备资产或现金流的个体或组织都可以基于区块链,利用数字货币开展保险活动,而无需中介。首先,数字货币使得货币在各个环节的踪迹都可追溯并且不可篡改,这大大地解决了立足于“交易信用+交易制度”体系的传统保险行业高度依赖中介和中间商而衍生的信任和成本问题。例如,采用了“交易结构+交易权利”体系的Nexus Mutual(一家设立于英国的基于数字货币的保险相互组织)。其次,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将会颠覆现有模式下保险公司的角色和管理模式,实现组织自治、透明公开、风险共担。最后,数字货币底层的区块链技术可以运用到保险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和场景中,从而提高保险的管理效率,提升承保、核保、理赔等各环节的服务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客户隐私,加速实现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货币是电子化的货币,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就是数字人民币,具有央行信用背书,由央行信用担保,由央行支付,所以和人民币纸钞和硬币一样具有法偿性。和数字货币相比,纸钞和硬币的发行、印制等环节成本较高,而且具有携带不方便、交易必须当面进行、容易被伪造等缺点。而数字货币的落地不仅可以降低发行成本,而且便于携带,还具有无限法偿性,不可伪造、不可篡改等特征,相比于纸钞和硬币,数字货币将会极大提高人们的生活效率。

二、数字货币发展的制约因素

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实际上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曾说:“央行数字货币未来面对的挑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能否激发市场使用的兴趣和热情。”这也决定了央行数字货币能否走出中国,在跨境市场上流通。“市场使用的兴趣和热情”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第一,央行数字货币流通体系的建设需要较长时间。央行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不论是在日常的小额交易,还是在跨境的大额交易中,高效、完备的交易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发行数字货币,对我国来说,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流通体系的建设更是十分复杂的工程。对于传统金融业来说,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会导致传统金融业的改革,其中包括软件硬件的升级,适应性人才的吸引和培养等,这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另一方面,央行数字货币的终端环境建设也并不完美,如何做到智能、高效、简洁,是央行数字货币在世界货币舞台上竞争的一大要素。在人民币的国际形势并不明朗的现在,这对于央行数字货币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二,应用场景不够多元化。相比于Facebook发布的Libra,央行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显得没那么丰富。Facebook具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可以在上线后就快速触及极为庞大的用户群体,而且Facebook的用户涉及面十分广泛,几乎涉及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有涵盖全球支付、科技、电信、区块链、风投等众多领域加盟会员的优势,这会极大丰富Libra的应用场景。这一点是目前央行数字货币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应用场景不够多元化,会直接影响到央行数字货币的市场吸引力。

第三,监管法律方面的空缺以及法律的滞后性。数字货币是虚拟货币,并没有相应的样式和面额,它的兴起与建立,依赖于网络,与实物货币在发行、流通、存储等环节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原有的货币相关法律并不适用于数字货币。而且,由于技术的革新和去中心化的特性,以及大量的节点记账,央行数字货币的监管势必比原来需要更高的技术和更高的成本。

第四,监管与隐私的平衡问题。在技术特点上,“去中心化”的比特币等数字加密货币具备匿名的特点,因此,其自诞生以来便被用于黑市违法交易。而央行数字货币反其道而行之,其不仅可溯源,而且采取集中化管理,促使微观主体持有央行数字货币进行投资或者消费可能面临着经济行为被追踪的可能,因为按照现有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微观主体必须实名才能进行金融资产的管理运作,央行数字货币强调了央行中心管理的地位,因此央行数字货币交易无法对监管层匿名。然而,在跨境交易中,公众对隐私保护和匿名支付是有需求的。能否在防止金融犯罪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护隐私,对于央行数字货币是否能够得到用户的青睐十分重要。中心管理的特性决定了央行数字货币的竞争力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三、数字货币发展的主要风险

(一)市场风险

区块链时代,智能合约的安全性被无限放大,一个小小的bug就能导致上亿美元的损失。2018年,美链(BEC)被爆出安全漏洞,被黑客利用以太坊ERC-20智能合约中BatchOverFlow漏洞攻击,引发价格闪崩。这是因为数字货币的转账要通过智能合约,智能合约会去检测转出账户上的钱够不够,这里面有一个溢出的漏洞,导致检测失效,所以攻击者会利用这个漏洞无限制地给他想要发送的地址转币,导致当天的币价几乎归零。从这个事件来看,数字货币还是存在相当大的风险的。

(二)金融风险

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对传统意义上流通中的货币M0的替代,大规模的现金数字化和去中介化可能使银行脱媒,还可能导致公众向央行进行“数字挤兑”,因此当前央行数字货币发行量的设计已成为研发人员考虑的首要问题,全球主要央行目前均表示数字货币发行将仅替代部分现金。此外,央行数字货币流通速度可能比传统货币流通更快,在缺乏商业银行参与的情况下,传统金融风险聚集与扩散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

(三)投资风险

由于数字货币币种繁多,大部分人还没有深入了解,而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会耗费特别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每一个主流币来说背后都有一个区块链项目,你要分析该项目中的区块链是否能发挥真正的价值,包括TOKEN在内的经济模型设计,以及这个团队的背景和实力,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面对这些困难,许多人会茫然若失,但盲目投资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四、加快数字货币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丰富DC/EP的应用场景

移动支付时代,技术是支撑,场景是吸引用户的关键变量。在央行数字货币推行前期应用场景的推广落地中,尤其需依赖头部互联网机构进行用户引流,同时需要银行、清算机构等多主体合力推进。如果想要开拓海外市场,DC/EP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将是能否成功的关键。央行可以让获得许可的商业银行参与货币的投放和流通环节,并且央行支持混合架构,不预设技术路线,这有助于商业银行发挥自身强大的科技实力,探索更多场景下的应用。并且,数字货币应该更倾向于发力用户端,从头部企业下沉至单个用户,使其具备更多的生活化特性,以增强用户的普及率。

(二)打造支付宝、微信支付、DC/EP三位一体的跨境支付体系

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早早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一方。借道移动支付,数字货币可绕过银行体系,为数字货币的国际化流通提供了方向与目标。

数字化的人民币可以方便地借道我国领先全球的移动支付系统,填补其他国家的移动支付场景。数字货币可以非常容易地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绕开以美元为主的国际银行结算体系,同时又不丧失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捷。人民币数字货币与数字化的银行账户存款在形式上几乎没有差异,因此在移动支付使用中不会感觉到差异,数字货币也就能悄无声息地替代银行账户余额的划转而直接参与到交易中,实现人民币向他国输出。

支付宝与微信支付,背后依托的是中国的电商、中国的制造业,面对的则是全球普通民众的支付市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全球普及,也将促进DC/EP的全球化。因此,打造支付宝、微信支付、DC/EP三位一体的跨境支付系统,可以兼顾零售领域与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加快央行数字货币的渗透力,对于人民币全球化有着重要意义。

(三)建立健全的监管体制

数字货币能使交易活动更加高效,而且成本更低,能见度更高。若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实现更高的安全性,就能够使数字货币的市场接受度更高,给数字货币市场带来更强的信心。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监管,建立专业化的数字货币监管制度,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实时跟踪数字货币的异常交易信息,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同时要利用密码学(白津夫、白兮,2020),做好监管与隐私权的平衡,在保护用户基本隐私的情况下做到全方位的监管。

(四)推动大宗商品以人民币计价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原油、天然气进口国,大宗商品交易及期货市场的发展快速推进,必将增强中国因素对全球大宗商品交易的定价权。要进一步发展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引入更多的国际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增加交易品种;发挥买方优势和规模效应,打造全国统一的大宗商品现货贸易数字货币的应用生态圈;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话语权、定价权,逐步扩大数字人民币结算规模;运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实现我国在大宗商品领域采用数字人民币的交易结算机制,替代美元结算,这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大突破。同时,全球大宗商品交易计价货币一旦形成,将具备很强的制度惯性与网络特性,有助于使人民币更快成为国际支付结算及计价货币。

(五)积极推广人民币计价的债券

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下滑,美欧日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利用货币政策大规模刺激经济,比如低利率甚至零利率和无限量购买本国国债,造成相关货币计价的资产投资回报率走低。而我国利率是主要国家中利率最高的,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在疫情期间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显著上升,应趁此机会增加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发行,丰富人民币资产的投资品种,完善相关投资法律和投资环境,积极在国际社会上推广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这能增加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数量,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六)保险业应抓住机遇

在产品端,数字货币的出现以及迅速发展为保险业提供了新的产品研发思路,例如,为数字货币持有者提供数字货币保险,为加密保管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提供犯罪保险等。早在2018年,国外一些知名保险公司如AIG、Allianz、Chubb、Aon和XL Group等,就开始涉足探索加密货币领域的保险业务。但是目前全球加密货币资产的保险产品乏善可陈,仍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在支付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是有国家信用背书作担保的,其本质上并未脱离“现金逻辑”。因此,当数字人民币渗透到保险运营中时,将会让现有的保险产品“如虎添翼”。首先,在提升安全性、强制性、便捷性、经济性等方面,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例如,2020年12月15日,众安保险尊享e生2020版成功出单,全国范围内首张数字人民币保单出炉。这是众安保险与中国建设银行启动数字人民币在保险线上场景应用的合作成果,并且众安保险将陆续为旗下主要产品提供数字人民币保费支付服务。其次,数字人民币不像电子货币,存在手续费问题,这将会降低投保门槛,催生大量微小金额保险。

在投资端,保险业可充分利用数字货币设计相关产品,同时为数字货币支付的保单提供一个高流动性的资本市场。以保险技术领域的创新公司Nayms的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业务为例,Nayms提供一个去中心化的保单市场,它主要利用以太坊智能合约功能创建出智慧型的数字合约(保单合约),并对这些保单合约涉及的投保、承保、交易、索赔和结算方式进行规管。但是承保人要承接保单里一定数目的数字货币,需要提供数字货币作为抵押品,如果到期未触发理赔条件,那么承保人则会收到一部分数字货币作为保费收益;如果触发了理赔条件,那么Nayms将会按照合约将抵押物划转给投保人。这里的收益和损失可以等价于承保人对持有的数字货币的投资收益。

保险业的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伴随着贸易的国际化,对外贸易面临着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商业环境风险。保险业可以通过市场化的风险管理与资金融通机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与保障。按照中国信保国别研究中心的分析,“一带一路”沿线的64个国家的政府经济风险总体处在比较高的水平,风险按9类分级(1低9高),处在5类至9类的有48个国家,占比为75%。这进一步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需要保险业的保驾护航,中国的保险公司可借助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机遇实现业务的国际化、规模的扩张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货币人民币数字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怎样认识人民币
古代的货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答数字
古代的货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