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灵魂的喃喃话语

2021-07-09欧阳逸冰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2期
关键词:姜汁儿童剧苏菲

欧阳逸冰

儿童戏剧不是“儿童的戏剧”。儿童戏剧是属于儿童(未成年人)的,也属于所有热爱戏剧的人们……

几句告白

儿童戏剧不是“儿童的戏剧”。这个判断句里含有两层意思,一、儿童戏剧不是儿童级别的戏剧,不是戏剧文学和戏剧艺术中的“等外品”,更不是“儿戏”,而是“为孩子们创作的戏剧”(大卫·伍德:《儿童戏剧:原创、改编、导演和表演手册》);二、儿童戏剧不是仅给低幼儿童或者小学生看的,这里的“儿童”包含所有未成年人。

儿童戏剧是属于儿童(未成年人)的,也属于所有热爱戏剧的人们。

儿童戏剧魅力之所在

我们原本都来自那个世界……但是,再也回不去了。假如,谁能“偷来”那个世界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想象内涵,用来进行戏剧创作的话,那么,他就是儿童戏剧艺术的行家里手。

这个世界就是儿童世界。

作为从儿童世界出发,为儿童世界提供精美戏剧作品的儿童戏剧,其魅力在于—

它的整体情境是用儿童的心灵去想象的,它的故事是满足儿童的梦想和渴望的;

它的人物是儿童感到亲切可爱或惊奇兴奋的;

它的情节是曲折多变的,是儿童看不胜看的;

它的台词(以及歌词)是用儿童的语汇创造出来又让儿童惊喜的话语;

它的色彩(不单是颜色,还指氛围的基调、情调)是丰富多样的……

如果是一台非常杰出的儿童剧,其魅力还在

于—

它的蕴含是让儿童终身咀嚼不尽的,因为那是渐次加深的审美过程,是长期回环往复的体验,是人生不同时期记忆的数度重解。

譬如,我们早就读过《国王的新衣》,看过各种样式的同名舞台剧。孩子们的最初感受就是嘲笑大肚子国王的愚蠢……长大些,还会鄙视国王身边的大臣,他们是如此地明哲保身,宁肯与骗子沆瀣一气,睁眼说瞎话……再大些就会研究骗子的骗术是利用了人们虚荣心,绑架伪君子,从而无中生有,指鹿为马……再大些,就会想,全城只有一个孩子说了真話,这是一个多么无良的城市啊……或许等到孩子们步入了而立之年,还会思辨,那个说真话的孩子是为了勇敢地维护真相,还是因为不知道得罪国王的严重后果而无畏的?或许直到孩子们两鬓斑白了,还会进一步设想,如果那个孩子因此而罹难呢……

那么,这样的魅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这三台儿童剧成为世界经典的奥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研究一下世界经典儿童剧,或许会让我们找到答案。

那么,我们就试着探求一下苏联马尔夏克的《十二个月》、挪威托尔边·埃格纳的《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和英国大卫·伍德的《姜汁面包人》(中文版译名《饼干小子》)这三部儿童剧成功的奥秘。

1.整体戏剧情境充满想象力的独特营造

荣格说:“人的心理是一切科学和艺术赖以产生的母体。”(见《心理学和文学》)未成年人观众对于儿童戏剧舞台的观赏期待也无不是从其独特的心理活动出发的。他们的观赏心理非常有意思,往往是两个极端,要么是看到特别熟悉的,熟悉到舞台上出现的一切都仿佛是自己经历过的;然而,就是在这个特别熟悉的情境中,会突然出现一个又一个意料不到的事情……要么是特别新奇的,新奇到仿佛是在梦里;然而,就是在这种新奇的梦里,会突然发生一个又一个合乎逻辑的事情,引出饶有兴味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而这一切都首先要从整体戏剧情境充满想象力的独特营造开始。

作诗讲求意境,写戏呢?写儿童剧呢?讲求的是戏剧情境。但是,二者又不能等同视之。如果戏剧情境同时具有诗一般的意境,那是令人喜出望外的。王国维说:“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何为意境? “上焉者意与境浑”,立意,情感与“物境”融为一体。新颖独特的造景设情含蕴着深意,令人耳目一新,全神贯注。

这三台戏就正是如此造景设情的—

在《十二个月》里,第一幕就营造出来了整体情境的构成:大森林与宫廷交叉对比中的两个孤

儿—大妞(1950年中译本称其是“前妻之女”)与小女王命运的相互衬映。大妞善良勤劳,被继母驱使到冰天雪地的大森林里砍柴,她可以听懂小松鼠与白兔的对话,她可以看见十二个时隐时现,缥缈神奇的兄弟(他们是全年的十二个月),甚至可以在他们中间烤火,赢得了十二个兄弟的护佑和帮

助—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情境!与之对照的是,在宫廷中颐指气使,盛气凌人,任性固执的小女王,为了迎接新年,竟然下令春天提前来到,采撷四月才开放的雪莲花(1950年版的中译本为“雪花”)。如此荒谬,如此专横,又是如此无知。然而,也正是小女王的愚昧荒唐的决定,使这两个孤儿的平行对比发生了交叉。其交叉的节点就是大森林中的雪莲花—这大雪覆盖着的纯洁世界的纯洁精灵,引来了两个命运截然相反的孤儿(大妞与小女王)见面了,碰撞了,变化了,和解了……

这样的情境是多么的神奇,多么的美妙,又是多么的令人深思!

在《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里,则是一个很平实的情境,一位警察巴士贤,一位脾气古怪的苏菲姑姑以及面包店主,香肠店主等其他居民……但是没完,还有三个强盗(实际是小偷小摸者),一头吓唬人的狮子,一头任性的驴子,五只狗,会讲话的骆驼……而在瞭望全城的气象塔上,坐着忠于职守的气象报告员杜比雅。这样的平实,又是这样的奇异,平民与强盗“齐飞”,居民共动物“一色”?就是因为这样的舞台人物形象配伍,把小镇平实的情景变成了诙谐的童话情境,一开幕就会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乘着如此奇异的想象羽翼,飞向看不胜看的境地。

在《姜汁面包人》中,静悄悄的夜晚,主人们都进入梦乡的时候,那个曾经煎炒烹炸,热气腾腾的厨房应该是无声无息,寂然默然的……然而,就在“寂静”中发生了“热闹”,厨房灶台上的物件变成了“人物”—墙上的木雕钟表是布谷鸟先生,老茶袋是一位古怪的老妇人,盐罐是个水手(永不忘记来自大海的出身),胡椒磨是位体态优雅的小姐;当然,还有个美国式黑帮恶棍(原剧本称谓)硕鼠斯利克;而主角却是从烤箱里钻出来的姜汁面包。主角之所以被称之为“人”,是盐罐他们像堆雪人那样,给这个还有点热乎的面包加上了眼球、鼻子和嘴。这样一群“人”,他们各自有个性,个性产生差异,差异会衍化成矛盾,矛盾又会发展成冲突,冲突促使人物之间的关系发生妙不可言的改变—这一切奇思妙想,使偌大的舞台变成了三尺灶台,而灶台又放大成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歌有舞,有张有弛,有喜有忧,有成有败的童话世界!

不难看出,这三台经典儿童剧在造景设情,即在创造意境上虽然各有不同,但却是属于同质异构。无论是《十二个月》典型童话意境,还是《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平实中的奇妙,以及《姜汁面包人》的异想天开,都是在利用儿童的想象方式,创造了美丽的梦境。所谓美丽的梦境,不是浮泛的华丽,流俗的艳丽,更不是肤浅的星斗加蜡烛再加雨伞之类莫名其妙的摆放,而是蕴含着深深的用意,厚厚的情感,沿着儿童的思维逻辑给儿童创造出属于他们的梦境。譬如《十二个月》中,两个孤儿(大妞与小女王)命运轨迹交叉的林海雪原,成為十二个月兄弟的神秘隐现与扭转乾坤创造了神奇而阔大的情景。如此构成的情境,比儿童渴望的神奇境遇更神奇。同样,在《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里,编剧用儿童般的善良愿景,创造了美好的喜剧情境。在《姜汁面包人》里,把普通的灶台演绎成儿童才可能有的奇幻可笑的梦境。

所有这些,都会让孩子的眼睛放光,嘴巴张大,喜笑颜开。

2.幽默是儿童剧不可缺少的必须元素

鲁迅先生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见《风筝》)。接下来,还可以说:笑是儿童的天性。德国戏剧家史雷格尔说:“小孩子常常跳出自我;他们的主要娱乐之一就是扮演他们常有机会观察的成年人,或表现他们感兴趣的事

物……”(见《艺术特征论》)儿童们自我表演的“过家家”“娶媳妇”是他们用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来创造的娱乐—创造笑,创造喜笑颜开。无疑,儿童剧的演出应该满足儿童观众的期望,那就是让他们欢乐起来。

那么,在儿童剧中,是什么让他们欢乐起来,愉悦起来呢?是滑稽,是诙谐,是幽默?这三者是很有区别的。滑稽是逗笑,诙谐是有趣,而幽默则首先是一种智慧(或者说是“智慧的启迪”),其次还包含着相关的诸种内容。儿童剧中,有滑稽,有诙谐,更要有幽默。正是幽默,使得儿童剧具备诱人的魅力,含蕴的品格,持久的生命力。在《国王的新衣》里,假如我们把骗子的行为视为对荒唐国王的惩罚,那么其骗术就是幽默—用虚荣绑架实话,暴露的是虚荣的可鄙。而安徒生用幽默架构的整个故事,让可笑的背后藏着可叹、可气、可恨、可鄙,还有可爱(那个说真话的小孩子是小城人群中唯一的希望)。

什么是幽默?幽默在这三部戏里是怎样产生魅力的?

时间和实践证明,林语堂先生将英语单词“humour”译作“幽默”是恰切的。他说:“与粗鄙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因为,“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见《林语堂—论读书,论幽默》)也就是说,幽默含蕴着烛照生活的真知,显示着令人顿悟的智慧,穿越着通往豁然的曲径,隐藏着咀嚼不尽的哲理,荡漾着达观会心的微笑……

这样的幽默不是让儿童观众一笑了之,过目即忘,而是“会心”的,久久荡漾的,打开心智大门的那种愉悦。

在《十二个月》里,戏剧主要的行动发生在这样的几句对话里,小女王急于要看到四月才开的雪莲花,所以—

小女王:那么,如果我要让四月马上就来呢?(她)

教授:那是做不到的,陛下。

小女王:又来争辩了么?

教授:(用一种哀求的声调)同陛下争辩的不是我,那是科学

和大自然啊。

小女王:天啊!但是,假如我通过这样一条法律,并且还在

上面盖上国玺呢?

小女王认定自己是至高无上的,用法律,用国玺就能改变大自然的法则!这不是滑稽,不是诙谐,而是幽默,反讽式的幽默,荒唐的背后是无知、任性、专横、粗暴,再往深了探测,就是隐藏着她将彻底地失败的后果。

当儿童观众发出笑声的时候,那是在嘲笑任性和愚蠢。

在《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里,三个强盗(颇像三个熊孩子)。由于懒惰和散漫,他们自己的生活毫无条理和秩序,吃饭、洗衣服、整理房间统统没有人管,一切都乱七八糟。他们需要一个女人来管理。于是,他们乘着夜深人静,竟然把熟睡的苏菲姑姑连人带床一起抬出来,“荣任”他们的女管家。而泼辣的苏菲姑姑醒来之后,竟然无所畏惧,指挥若定—她对强盗们说,“走过来,做出一点有礼貌的样子,拉拉手。”三个强盗反而蒙住了。当苏菲姑姑嫌强盗贾斯佩回答的声音太大时,贾斯佩生气地说:“我喜欢怎样讲就怎样讲!”苏菲姑姑针锋相对地喝令:“面对一个妇女这样讲话是不许可的!”贾斯佩被正义威慑得嗫嚅了,“我生来就是这样……”苏菲姑姑毫不客气地称这间屋子脏得像个猪圈,这里住着四头猪(屋后的真猪+三个强盗),强盗“哈士贝脖子上的脏东西可以刮下几两,马铃薯可以在乐纳丹的耳朵上生长”,指挥他们收拾屋子,收拾餐具,洗脸洗澡。当警察巴士贤来解救被绑架的苏菲姑姑时,她却坚决不离开,说自己就想对强盗们发号施令……这下,三个强盗害怕了,竟然连夜将睡熟的苏菲姑姑及床铺又抬回她的家……幽默就是这样显示了智慧、尖锐、机趣、乐观、含蓄;同时还显示了生活的真理,正邪角力的必然结果是邪不压正。然而,这一切又都是把儿童的生活经验(严厉的师长与熊孩子)喜剧化了,幽默化了。

在《姜汁面包人》里,主角姜汁面包人的热忱、开朗、见义勇为的品性与老茶袋的封闭、孤独、多疑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之间建立起来的人物关系充满了喜剧性的幽默感。老茶袋由于是被主人遗忘,而整天禁足于灶台上层的茶壶里,孤僻使她不相信任何人,但又使她渴求有人信任她,“把你的信任/放在茶叶的力量上”;她不是不想帮助姜汁面包人得到蜂蜜,去解除布谷鸟先生的喉疾;但又怕姜汁面包人得到蜂蜜之后,再也不上来看望她了;看到姜汁面包人拿着蜂蜜跳下去,她以为被骗了,又大骂姜汁面包人;当硕鼠斯利克危及老茶袋的时候,是姜汁面包人和大家解救了她;得救的她又怀疑大家原本要救的不是她,因为长期的封闭,她深知自己是不讨人喜欢的……无处不在的固执多疑,无处不在的自我矛盾,让人同情,让人心烦,又让人不舍。最后,她开出的草药方子,治好了布谷鸟先生,平生第一次救人,打破了孤独,“我逃脱

了—我自己,我的自我封闭,还找到了你们,我的朋友!”这个令人发笑的幽默性格蕴含着孩子们可以理解的道理,走出自我,才能赢得友谊。

不难看出,构成幽默的应该是智慧、乐观、机趣、尖锐、含蓄,是儿童剧作家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独有的思维方式。幽默并非只是表现在语言上,它还表现在整体构思上,情节设置上,人物关系上……

当然,让幽默飞翔起来的羽翼是想象。没有想象,一切文学创作将无法产生。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在儿童戏剧舞台上,生动精彩地表达未成年人的心愿和渴求—那正是人类灵魂的喃喃话语。

作者  剧作家,戏剧评论家,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

猜你喜欢

姜汁儿童剧苏菲
广式姜撞奶,美味又驱寒
开悟
开悟的障碍
天马行空的碰撞
儿童剧艺术实践思考
儿童剧海报设计作品《九色鹿》和《丑小鸭》
苏菲的故事
姜汁撞奶
苏菲寻龙记
醋姜汁热敷治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