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城观影,以人论史

2021-07-09龚力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2期
关键词:海派纪录片博士

龚力

正如照相术的出现为透视画法赎去了追求形似的“原罪”,纪录片的存在同样为电影卸去了表征真实的委任。对于影像而言,纪录片依托真实而生,往往比电影具备更直接的触及现实的力量。围绕纪录片与上海城市文化的现实关系,是黄新炎博士的著作《海上映像—上海纪录片史论(1980—2017)》的写作思路。一方面,上海纪录片孕育于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上海,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下能够更好地沉淀出自身的社会文化价值。另一方面,上海纪录片与上海城市密不可分的联系,使得纪录片与社会以一种“互动演进”的方式发挥着干预现实与重塑美学的作用。

历史分期:在城市演进中观照社会价值

对纪录片史的研究从来就不是一项孤立的工程,黄新炎博士将对上海纪录片的考察锁定于改革开放四十年,却又不囿于这一时间段。“‘城市性如同电影的遗传基因和文化密码,伴随着电影发展和繁荣的历史,伴随着电影文化产业系统的各个环节。”1对于纪录片则更是如此。因此,作者在该著作的第一章就从史料中钩沉了上海、上海电影与上海纪录片的内在关系,而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又是从广泛的传播影响、文化演进与产业发展的角度去探讨的。正如黄新炎博士反复强调的纪录片为大众服务的使命。在第一章,作者对改革开放以前,即依照作者划分的时段—1980年前的上海电影与纪录片作了统率性的分析与总结。他非常注重上海这座城市与电影的历史渊源,他指出,“1980年前的上海影视发展基础,尤其是电影发展所形成的历史积淀及文化传承,对于1980年后上海纪录片发展的基础作用和潜在影响是积极而重大的。”2

可见,城市与影像具有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这使得上海纪录片自诞生以来便深嵌于城市发展的肌理之中,同时随着城市的变化而进行着自身的沿袭与嬗变。依托影像的“城市性”,作者在把握纪录片对城市的作用的前提下,开创性地找准了几个标志上海纪录片创作历史分期的时间节点。即他将1980年以后的上海纪录片划分为,以上海电视台成立纪录片组为标志的起步阶段、《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创立后的勃兴阶段、以上海纪实频道成立为分水岭的商业阶段与上海纪实频道上星后的创新发展阶段四个时期。这既表征了上海纪录片发展的自然形态,又是在“事件”的“强制”推动下的必然结果。在笔者对黄新炎博士的采访中,他谈到,做断代史的研究对时期的划分是十分重要的,而他依据多年来对上海电视纪录片的深入观察,谨慎而颇费周章地找到了几个关键点。而作者提出的这几个栏目标志性事件,又不仅仅标志着上海纪录片本身的发展,同时也是影响上海乃至全国的媒介事件。作者的观察视角充分彰显出他作为媒体人的敏锐性,又印证了纪录片与社会难分难解的本质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纪录片作为影像与现实的直接关联,其本身就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承担着某种社会功能。这使得对纪录片史的研究范式必然是根植于社会的。

如书中论述到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制作纪录片《毛毛告状》时,重点考察了该片的社会价值。作者引用吕新雨教授对《毛毛告状》的表述,证实了该片强有力的社会影响,并作出论断:“《纪录片编辑室》的栏目为‘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在体制内确立的重要标志;《纪录片编辑室》以关注小人物和边缘人群为自己的主要特征;《纪录片编辑室》播出的故事的影响范围已经大大超越了上海,传播到了国内很多地方。”3这一论断,将纪录片产生的媒介影响力与其自身的形态特征相勾稽,既使得作者对划分时期的标志性事件的把握有理有据,又顺应了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思想征兆。正如倪祥保教授在该书的序言中评述道,该著作“在寻找重要历史参照物及代表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好的历史分期。”4笔者认为,这一分期是极具学术价值与认知价值的。

纪实精神:在时代变迁中把握海派内核

上海纪录片的现实主义传统发轫于早期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之下,又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腴表达的血脉。在发展过程中,上海纪录片始终沿袭着海派固有的传统,同时又开拓着新的形态与路径。黄新炎博士将海派内核总结为“为民请命,敢为人先”,不论是改革开放初期,或是《纪录片编辑室》的辉煌时期,还是当下全媒体时代,黄新炎博士在考察中发现,上海纪录片始终秉承着这一创作理念。纵览全书不难发现,作者对各个历史分期的分析总是始于内容止于传播,这实际上搭建了由纪录影像到现实作用的分析框架。对于纪录片而言,这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框架的优势在于,有利于读者清楚地认识海派内核如何作为一种线索,连结起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上海纪录片历史。甚至笔者能够看到海派传统是如何反作用于纪录片的表达策略或纪录片如何为满足大众需求而产生嬗变。

真实观贯穿于作者对上海纪录片的价值认定中,海派内核需要通过这一观念系统显现出来。作者发现,1980年以前上海电影人对“真实感”的追求不仅影响着纪实影像的生成,同样也影响了故事片的修辞。他指出,上海电影人“经常会自觉地利用纪录片素材来强化影片的真实性,并借此提升影片的传播影响力。”5而科教片中求真求实的精神所塑造的对物态真实的呈现,对上海纪录片的内容形态更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海派精神下的真实表现从一开始就质疑了虚无的“真实”。海派精神的真实是具有指向性的,不论是《纪录片编辑室》或消费主义商业化的影像尝试,还是全媒体时代的创新作品,海派精神的真实总是指向了某种需求,指向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里里外外。

具体而言,当纪录片导演将镜头对准普通老百姓的时候,他们便抵达了“真实”。黄新炎博士指出,以民生为纪实对象,纪录片的价值便得以彰顯,而以此形成的传播力就满足了真实所指向的需求。在笔者对黄新炎博士的采访中,他提及对于纪录片而言,“主观”最重要。这并非有悖于真实,而是作者对上海纪录片海派精神提炼后得出的有益论断。上海纪录片自诞生起,便承担着服务民众的使命,而改革开放以后又起步于肩负外宣的职责,乃至当下纪录片在商业化的浪潮中也需要适应受众的需求。站在不同的历史节点上,纪录片的社会需求是不同的,但无一例外需要通过“主观”发挥作用达到某种真实的效果以满足不同阶段的大众变化的需求。当观众对《毛毛告状》等“悲情式”的小人物的故事感到乏味后,《大师》所弘扬的崇高精神势必让人耳目一新,观众的需求总是多元化的。上海纪录片人在追求真实的过程中,也在一直调整着表达真实的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敢为人先”的海派精神的书写。

以海派内核表征的纪实精神为绳索,作者串联起了不同时期的上海纪录片,在他对史的研究过程中,采取的是先分期再结合的叙述策略。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文化承载了不同分期的共性表达与特征发散。对于电影而言,影像对城市具有重组与再塑的作用,根植于城市文化特性又改写着城市的现实面貌。纪录片则恪守着城市空间的真实,将城市文化潜移默化地通过创作者移植进入影像中,而纪录片自身裹挟的干预现实的力量又通过影像的映射,照进现实的进程。可以清楚地发现,在黄新炎博士的著作中,不同历史阶段的纪录片与城市的互相作用程度是有深有浅的。对此,黄新炎博士提出,全球化与信息化是纪录片发展过程中势不可挡的宿命,看似商业化阶段与全媒体阶段纪录片中上海城市的个性遭到削弱,如《横穿美利坚》《海上丝绸之路》等作品显示出国际化的特征,但海派内核始终隐微地发挥着作用。历史的沉淀与传统的熏陶一步步形成了今天的样貌。正如齐泽克指出,现实的状况是历史的结果。黄新炎博士对上海纪录片史的书写正是在历史的演进中进行累积的展现,是一项连续性的、具备扎实基础的研究。

向人学习:在一手史料中回溯历史形貌

在研究方法方面,该著作别具一格地采用了大量的田野调查。这种研究方法本身即构成了这部著作的价值。黄新炎博士谈到,学习包括向书本学习与向人学习,而他更多地选择了后者,从鲜活的历史生命中重构逝去事件的形貌。得益于多年记者从业的经验,黄新炎博士在这部著作的写作过程中,“花费很大功夫去面对面直接采访引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纪录片发展的关键人物”,6这些翔实的一手资料为作者从微观层面深入上海纪录片发现的深层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既有记者出生的黄新炎博士扎实的访谈功底与技巧的助推,又反映出作者“向人学习”的虔诚态度。

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作者认真分析归纳这些一手的访谈资料,将这些上海纪录片核心人物鲜为人知的记忆与感知体验,谨慎地运用于分析的过程,并经过推导,得出适当的结论。如在分析《重访现场》这档栏目时,针对观众提出的纪录片《父亲·母亲》以边缘化题材吸引收视的质疑,作者采用编导汪求实自己的回答进行解释与反思,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只有通过受众的接受,纪录片的叙事行为才得以完成。可见,在这种“向人学习”过程中,作者也在增益自身的理论知识,并作用于对上海纪录片发展的进一步分析。

又如,在讨论纪录片创作中的“真实再现”“情景再现”与“情景模拟”等几个概念时,作者通过对著名纪录片编导章焜华采访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得出某种符合历史一致性的观点,作者认为章焜华提倡的“情景模拟”说法的观点,更加符合上海纪录片创作的精神与实践。“情景模拟”即对已经逝去影像的搬演,是一种事后补救措施,不符合物态真实即巴赞意义上的真实,因此搬演应謂之“情景模拟”,而这又再次印证了上海纪录片对真实观的一脉相承。可见,深入纪录片创作关键人物加深了作者乃至读者对纪录片有关概念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外,作者也尝试运用了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个案分析。在对纪录片《大师》的分析中,作者建立了《大师》的传播效果和价值观影响力实证分析模型,在确定调查对象的基础上,运用问卷等方式,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同时将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质性分析,考察文化名人类纪录片对青年受众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该研究方法的尝试,一方面具有过程上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另一方面,它与质性分析的结合又使得其研究结论不失理论的深度。归根结底,作者这种量化与质性研究模型的建立,是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向真理的迈进。

总而言之,黄新炎博士的这部著作首先在方法论上就产生了极具意义的创新价值,这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又是史料上的延展。这种研究为电影史论研究者打开了一扇窗口。不同于传统的历史研究,以人论史的研究途径,使得研究结果呈现出栩栩如生的生动样态,从而达到某种批判性的灵活审视。其次,该著作从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维度上思考上海纪录片的发展,把握住了影像的“城市性”与影像历史的进路,通过回望历史,进而展望未来。最后,作者经由历史的沉淀并立足于当下,提出了上海纪录片在全球化、商业化与信息化趋势下的生存策略,以弘扬中华文化与海派精神为目的,上海纪录片应着重创造文化类、百姓故事类、时尚类与历史类纪录片,在多元化的发展中满足受众与社会的多种需求,承袭上海纪录片的真实本质与城市文化内核。虽然该著作在史料运用方面仍有少许未尽之处,但瑕不掩瑜,相信黄新炎博士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进一步深化。

作者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张经武.电影的“城市性”理论[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9):39.

黄新炎.海上映像—上海纪录片史论(1980—2017)[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29.

黄新炎.海上映像—上海纪录片史论(1980—2017)[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12.

黄新炎.海上映像—上海纪录片史论(1980—2017)[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2.

黄新炎.海上映像—上海纪录片史论(1980—2017)[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36.

黄新炎.海上映像—上海纪录片史论(1980—2017)[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2.

猜你喜欢

海派纪录片博士
Rough Cut
等待
森博士作战室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为“海派”正名
平博士密码
跨界合作引领时尚
博士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