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本初中语文说明文练习系统研究

2021-07-09文雅

文学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

文雅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以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为抓手,形成固定的、难以创新的教学模式,这是因为其只考虑说明文的文体性,而忽视了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说明文练习系统放置于语文教学认知目标二维框架,使用宏观整体及微观单篇的统计方法,研究显示说明文教学中应以词汇、篇章内容、表达技巧这三种语文要素为主,并且其认知过程应达到理解、分析。另外,教师还应设计达到运用层级的练习题,衔接理解和分析两个层级,避免出现认知断点的情况。

关键词:说明文练习系统 说明文教学 语文要素 认知过程

21世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大到项目招标与工程建设,小到产品使用说明书的理解,对每一个社会成员在说明性文字的理解分析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部编本教材编写者以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两个单元的形式强调了说明文教学的重要性。社会发展、教材编排都对目前学校的说明文教学提出要求,而说明文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说明文的一线教学情况及其效果并不理想,主要问题表现在:教学内容较为单薄,局限于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陈述性知识,基本是在低层次徘徊”[1],“从初一到初三,说明文教学几乎还是沿着四点式轨迹迈着老态龙钟的步子”[2]。因此,为了学生未来的社会性发展,说明文教学应该走向一条科学之路。

基于以下两点,笔者选择从说明文练习系统的角度进行研究:第一,顾之川在《人教课标教材“研讨与练习”类型与设计意图》中说“课文与练习相得益彰,方能帮助学生形成语文能力”[3];第二,王荣生在《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一书中讲到,“语文课程内容的进一步确定,主要是通过对教材的‘助读和‘练习来完成。助读和练习实际上起着对一项知识,尤其是对一篇课文所要教学的内容的固定作用,或者说,他们是对课程内容的具体展示”[4]。因此,笔者从说明文练习系统的角度,运用反推法分析部编本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从而探索出说明文教学现状之合理与不当之处,进一步在说明文教学内容方面给予一线语文教师一定的启示与建议。

一.理论框架及相关步骤的明晰

1.布卢姆修订版认知目标二维框架

1995年,安德森与克拉斯沃尔等8位美国有名的认知心理学家、教育与心理测量专家和课程与教学专家开始对布卢姆原认知目标分类学进行修订。修订版的认知目标二维框架较好的从心理机制上解决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从纵向的知识维度来看,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反省认知知识四种类型知识是对所有学科知识的概括,即这样分类体现其对所有学科的普适性作用。从横向的认知过程维度来看,修订后的认知过程维度由低阶到高阶分别是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为了更好地判断认知过程,研究者还在修订版中分别对每一个认知过程的内涵和其亚类进行明晰:1.记忆:再认和回忆。2.理解: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包括解释、举例、分类、概要、推论、比较、说明。3.运用:使用程序完成练习或解决问题,包括执行和实施。4.分析:把材料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形成总体结构或达到目的,包括区分、组织、归属。5.评价:依据标准做出判断,包括对内核查和对外评判。6.创造:将要素加以组合形成一致的或功能性的整体;将要素组织成新的模式或结构,包括生成、計划、建构[5]。

2.语文教学认知目标二维框架

基于布卢姆修订版认知目标二维框架,皮连生教授和吴红耘教授结合部编本语文教材,完成语文教学认知目标二维框架。在保持横向的认知维度不变的情况下,用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替换纵向原有的四种知识类型。以语文要素为框架的纵轴则体现了语文教学认知目标二维框架对语文学科的针对性指导作用。在框架中一共有11种语文要素,分别是拼音、字、词汇、句子、标点、主题与体裁、作者与写作背景、篇章内容(包含价值观)、段落篇章、语文阅读策略、表达技巧,这些语文要素涵盖了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者在教材中提到的语文知识点。语文教学认知目标二维框架清晰显示出各语文要素应该达到哪一个认知层级,每一项语文要素蓝色部分即为其应该达到的认知层级。这对语文教学目标设置的合理性提供了明确指导。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字这一语文要素应该达到记忆、理解、运用,而教学拼音则只需要达到运用。

3.本研究相关步骤的明晰

笔者依据语文教学目标二维框架,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说明文的练习系统进行分类分析。一方面,笔者从语文要素维度确定其练习题测量的语文要素类型;另一方面,笔者从认知过程维度确定其练习题测量的认知目标层级。笔者再结合语文要素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进而确定教材编写者在对说明文练习系统进行设计编排时想要测量、评价何种认知层级的何种类型语文要素。

以下是笔者对练习系统文本处理的部分过程:第一,练习题以问号形式出现,但不具有文本处理价值,笔者不予计数。如“它们如何歌唱?以何为食?为什么要蜕皮”。而练习题以陈述句形式出现,但是具有文本处理价值,笔者予以计数。如“课文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第二,部分练习题下位又有多道题,笔者按顺序分别计数;第三,部分练习题通过一个题目考查多项内容,笔者对其考查的语文要素分别计数。如“结合下列加点字词,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此题属于词汇的理解和分析,则笔者在计数时,分别在词汇的的理解和词汇的分析两处进行计数。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说明文选文

笔者此次研究的来源是9篇说明文的练习系统。其中,八年级上下册各一个说明文单元,共8篇,七年级上册有1篇说明文选文《动物笑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说明文单元四篇选文分别是《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梦回繁华》,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说明文单元四篇选文分别是《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自读课文的设计编排无练习系统,因此笔者以课文中旁批以及阅读提示为其练习系统)。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1.宏观整体分析

宏观整体的统计数据显示,从语文要素维度看,部编本初中语文说明文练习系统主要编排的是篇章内容、表达技巧、词汇、句子四种语文要素;从认知过程维度看,部编本初中语文说明文练习系统则主要编排的是理解、分析两个认知过程。在语文教学目标二维框架内部,篇章内容的理解在练习系统中出现19次,其次是篇章内容的分析、表达技巧的分析,分别出现9次;练习系统中出现次数排第三的是词汇的理解、表达技巧的理解,分别出现8次。

2.研究结果的微观单篇分析——以《中国石拱桥》为例

笔者以《中国石拱桥》作为单篇分析的基础,是因为其练习系统题量丰富,也是八年级上册说明文单元的第一篇教读说明文,有较强的代表性。以下则是《中国石拱桥》的练习题(注:练习的数量与排序不以教材编排为准):

练习1:文章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选取了许多例子。从文中找出这些例子,提取关键信息,填写表格。练习2:填完之后,纵向看一看,你有哪些发现?练习3: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在相应位置上标出数据。练习4: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較等,看看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实例。练习5:说说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练习6: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练习7:材料一对卢沟桥的介绍,与课文里的相比,说明的内容有什么不同?练习8:为什么会有所不同?练习9:材料二写的是什么?练习10:与课文里的卢沟桥的介绍相比,它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将练习题放置到语文教学目标认知二维框架中,笔者发现《中国石拱桥》的练习系统主要是由篇章内容、表达技巧、词汇、段落篇章结构四种语文要素组成,且主要分布在理解、分析两个认知维度。

3.基于宏观与微观的总结分析

首先,宏观整体分析与微观单篇分析结果显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说明文练习系统的编排主要是词汇、篇章内容、表达技巧三种语文要素;在认知维度方面,理解、分析两个认知层级是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说明文练习系统设计的主要认知层级。其次,在认知跨度方面,笔者发现部编本初中语文说明文练习系统主要以理解、分析为认知层级,而理解和分析之间没能做到较好衔接过渡,即认知跨度略大。宏观整体分析显示,理解、运用、分析认知层级的测评次数分别是40、3、31,其对运用这一层级的测评次数断崖式减少;而微观单篇分析显示,理解、运用、分析测评次数分别是8、0、7,也就是说《中国石拱桥》的练习题中没有一题达到运用这一认知层级。这在一定程度违背了人的认知发展规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其实分别对应着语文要素中篇章内容、段落篇章结构、表达技巧、字词句。在语文要素维度上,“四点式”说明文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可取性;但在认知维度上,“四点式”说明文教学现状则是模模糊糊,未探索到说明文教学的科学性。

四.教学建议

1.语文要素方面

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四点式说明文教学内容具有一定可取性。因为在宏观分析中“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分别对应着语文要素中的篇章内容、段落篇章结构、表达技巧、字词句,这几项语文要素是教材编写者测量评价的主要内容。

2.认知维度方面

说明文教学目标在认知维度方面应以理解、运用、分析为主,应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由低层级逐级到高层级。第一,在说明文教学现状中,教师只重视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四种语文要素,却忽略每一种语文要素应该达到何种认知层级。第二,人的认知呈现一定的阶段性规律,低层级的知识与能力是高层级知识与能力获得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中不仅要体现语文要素的认知层级,而且认知层级应有良好的衔接,并且语文教师也应该设计一定数量练习题弥补练习系统中认知层级断点的情况。

3.教学目标方面

语文教师在设计说明文教学目标时,应考虑以下两点:第一,适当参考语文教学认知目标二维框架中各种语文要素应当达到的认知层级,例如篇章内容应达到理解,魏本亚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一书中也有相关阐述,即“实用文在于使人知”,“使人知强调把事情讲清楚,让读者通晓明白”[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说明文教学的要求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8]。第二,适当参考本文宏观整体分析结果,即说明文教学目标要关注篇章内容的理解,词汇的理解和分析,表达技巧的分析。

练习系统能对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起到测量与评价的作用,也能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起到固定作用。因此,笔者从练习系统的角度进行反推,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部编本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的方向,进而从当前说明文教学现状找到其合理之处与不当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一线语文教师的说明文教学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希望为学生未来的社会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本亚.说明文教学现状及相关思考[J].语文建设,2017(1):4-7.

[2]姜涛.一个经典课例对当下说明文教学的启示[J].语文教学通讯,2018(26):43-45.

[3]顾之川.人教课标教材“研讨与练习”类型与设计意图[J].语文教学通讯,2010(4):16-20.

[4]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51.

[5]安德森.学习、教学与评估的分类学[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190.

[6]皮连生,吴红耘.目标导向分类学习——试论基于认知科学的当代语文教学论体系[J].中国教育科学,2018(1):48-61,139-140.

[7]魏本亚.中学语文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85.

[8]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
基于语文要素的活动实践窥探
基于评价维度下的语文要素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落地
“双线并进”主导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要素”指引,让“语用”落在实处
“小题大做”又何妨
浅谈小学语文落实“一课一得”的教学策略
立足语文要素唤醒美妙体验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