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学术声望与企业创新
——基于生物科技IPO企业的实证研究
2021-07-09丁志静
丁志静 肖 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望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一、引言
高管梯队理论认为,高层管理团队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和价值观等心理结构决定了企业战略决策过程和相应的绩效。高管学术声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管的专业知识构成,这种专业知识构成可能会对企业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现有文献已经研究了高管学术特征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如周楷唐等对学术背景高管与企业风险水平的研究。沈华玉等对高管的学术经历降低企业的管理风险与公司的审计费用的分析。在高管学术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中,朱敏与苑泽明等从不同角度也发现了学术经历的高管与企业创新的正向关联。但已有文献中却存在衡量变量固化、样本统一的现象,替换固化变量、统一样本后,高管的学术经历还能否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正向影响,成了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高管学术声望与企业创新
依据烙印理论,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学术型高管对企业管理实践的具体影响会取决于其在学术环境中形成“烙印”特征。而从认知烙印角度出发,具有学术背景的高管往往拥有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科研经历,更有利于发挥外部知识的溢出效应,刺激企业的创新意愿和能力。不仅于此,具有学术声望的高管,其对行业技术更新的动向更为敏感,能快速捕捉到益于创新的信息,做出有利于创新的决策。而科技型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其高层管理团队的学习意识对团队的行为整合和企业的创新绩效影响重大,在面对更为复杂和快速变化的外部技术和市场环境时,其高管团队往往具有更高的创新精神和学习意愿[1]。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1:高管学术声望能够促进高科技企业创新。
2.传统文化与企业创新
企业文化作为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必然受社会存在决定,受社会文化影响[2]。在制度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所形成的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的影响不容忽视。根据常建坤[3],中华的传统文化有着追求稳定、因循守旧的特征,该特征易形成中国人“安土乐天”、容易满足的性格特征[4],更容易助长企业安于现状、囿于常规的守成观念。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中庸”、“合和”的思想[3],“中庸”强调不偏不倚,反对强烈的自我表现。“合和”既指人与自然,也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在观念上就是注重和谐统一。而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中庸”、“合和”的企业文化思想会极大程度影响企业对已有技术及制度的突破,容易使企业依赖现有成就,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变革与创新。此外,根据研究企业家精神的相关文献,发现文化环境是企业家创业的最重要的外生因素之一,这在创业管理的标准蒂蒙斯模型中已得到验证,与西方强调个人主义不同的是,中华传统文化更强调以家庭和社会为本位,从而更容易抑制个体自主性、创新性的发挥,而企业的大量创新活动最初都源于某个行为主体的个人行为,因而,无论是高管还是企业内部的研发工作人员,其自主创新动力都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对于高科技企业,其创新产出具有明显的地理非均衡性,相较于弱弱型关联,强强型关联省份相互溢出,易产生较大的正向集聚效应,带动当地产学研合作[5]。而传统文化影响因子是削弱省份创新氛围,以及协同“智造”的重要推手。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2:在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区,高管学术声望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小一些。
3.企业年龄与企业创新
企业创新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企业年龄是影响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重要因素。组织理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企业知识、经验、组织体系等可能越来越固化,结构惯性明显增强,从而影响企业的研发效率,并且,企业还有可能会受到组织惰性的影响,Bielby 研究发现,各类组织均存在组织惰性的问题,并且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强;Gilbert 也有类似研究结论,更发现这种企业惰性表现为组织运作的循规蹈矩以及对原有资源过度依赖。这与组织学习理论中知识累积方面的观点相一致。除此以外,根据其他已有研究,企业创新的投入与产出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新生企业比成熟企业更有可能创新。Balasubramanian 和Lee 发现企业创新生产能力随企业的年龄递减:给定企业的研发投入增加10%,企业年龄增加1岁会导致其创新产出的市场价值减少约300 万美元[6]。可以说,根据已有研究,企业年龄所导致的组织结构惯性与企业创新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而根据朱永明等[7],张兆国等[8],组织的制度、文化、结构与组织的战略变革及学习创新均是由高管团队制定、推动和决定,从高管层面研究组织结构惯性,更有利于克服结构惯性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假设。
H3:在成长型企业中,高管学术声望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1.变量设置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企业创新。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主要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在当前各地政府创新追赶战略的引导下,企业为得到特有的专利申请财政激励,其专利申请动机产生了扭曲激励效应[9]。而发明专利相较于技术含量较低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其创新性要求更高,更能体现出企业的核心创新能力。鉴于本文选取样本的特殊性,生物科技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IPO 作为一个企业发展的新起点,有助于初创企业摆脱资金束缚,而企业有无创新倾向会在IPO 后很快显现出来,故本文选取IPO后的三年内每年的不同种专利数量作为基准模型的待校验变量。通过逐步回归,最终得出IPO 第三年发明专利申请数是唯一显著的被解释变量。考虑到发明专利从申请到获得授权,时期较长,且在某一时期内,授权专利质量存在与时代脱轨的可能性,故本文最终选择反映短期效应的专利申请量。同时,在企业刚上市时,短期内企业财务状况会发生明显波动,因而,从长期角度,本文依旧会选择用企业IPO 第三年发明专利申请数(ivt)来衡量企业的创新水平。
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高管学术声望。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使用中文论文被引数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衡量高管学术声望。在文献计量学中,通常使用论文平均被引用频次来衡量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即学术水平。在以往对生物医药行业的研究中,参与IPO 公司上层管理的高管声望同样是通过使用基于引文的文献计量指标来衡量的。过去的研究也表明,在生物技术领域,科学家的专利和出版物是补充而不是替代品,这证实了本文的选择。本文仅选取高管团队中最高管理层级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作为论文计算对象。考虑到论文的影响周期较长,本文取IPO 前20 年为有效期,在CNKI 上手工搜索中文期刊,以招股说明书的高管任职经历为依据,记录中文论文被引用数量,最终以董事长和总经理中文论文加总量的平均值作初始数据,加1 再取自然对数的量作为最终解释变量(cite)。公司高管界定范围包括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以及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明确标注的其他人员。高管的论文被引次数较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管人员对某个研究方向有良好的把控程度,同时,参照Audretsch 和lehmann 的研究发现,经历过专业学术训练的高管,专业知识的积累使其更能把握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更具远见卓识,对产品和行业趋势有着更敏锐的分析和判断。
控制变量:参考以往文献,以不同公司IPO 后第一年为时点,本文设置了如下控制变量并统一作对数化处理:(1)固定资产(size),使用固定资产衡量企业规模。(2)净利润(pro),考虑企业的经营效益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进而影响发明创新产出,使用净利润衡量企业的经营效益。(3)流动比率(cur),通过流动比率衡量企业短期负债能力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4)企业资产负债率(lev),通过在模型中引入资产负债率来控制企业资本结构对创新产出的影响。(5)自然资源禀赋(agr),选取高管籍贯所在地的人均耕地面积进行度量。
2.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为:净利润、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数来源于CSMAR 数据库和RESSET 锐思统计数据库;对于部分协议转让和公开转让的公司,本文在巨潮网上搜索企业年报,填补缺失数据。公司专利数量,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搜索样本时间内专利总量。考虑到高科技企业成果呈现的周期,本文将IPO 效应拓展至三年。董事长和总经理有无研究所任职经历来源于公司招股说明书中对高管任职经历的披露。董事长和总经理论文被引数,通过手工搜索CNKI 数据库,得到中文论文被引量。本文筛选样本原则如下:①对于生物科技企业的界定,选取生物医药、生物疫苗、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以及农产品企业;②考虑到净利润等数据的可得性,剔除部分协议转让和公开转让的公司;③剔除ST 公司以及中医药公司。在考虑企业集中上市年份以及专利的可查找性,我们缩小范围,对2007 年~2018年间上市的上述生物科技企业进行查找,除公布出企业性质的公司,我们手工搜索公司的产品和经营范围,最终得到符合条件的155 个样本。
3.模型构建
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文构建以下几组模型分别对假设H1-H3 进行回归验证:
为验证H1,本文建立了如下主模型来研究高管学术声望对生物科技企业创新的影响
ivti,t=α0+α1citei,t+α2curi,t+α3levi,t+α4proi,t+α5sizei,t+ε
其中,i 为公司,t 为公司IPO 日期,α0为上述各个模型的截距项,αi为各个变量的回归系数,ε 为随机误差项。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为横截面数据,即取155 家不同上市年份的生物科技企业,获取其高管特征及创新特征。
4.描述性统计
据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知,企业创新水平指标IPO 第三年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最大值为2.199,最小值为0,均值为0.647。在生物医药企业的大背景下,不同细分领域的企业创新产出不同,譬如生物疫苗企业对创新要求较高,而医疗机械企业则偏向于制造业,强调实际产出,而非创新产品。高管学术水平指标论文被引均值为0.421,最大值为3.298,最小值为0,反映出不同高管,学术声望差异较大。且由于选取样本时间的特殊性,56%的样本的高管学历为中专及以下,此群体受先天条件与时代固有特征的限制,IPO 前20 年的学术影响难以量化。聘用的学术型高管的企业样本占总样本的33.5%,可见因准确的预见性和方向把握,具有学术声望的高管较受企业青睐。
四、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1.基准模型估计
表1 展示了对基准模型进行最小二乘回归的结果。其中,第(1)列使用IPO 第三年发明专利数量做被解释变量,第(2)列使用IPO 第三年非发明专利数量做被解释变量,以构成对照。第(1)列结果显示,高管学术声望cite 回归系数为0.125,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高管的学术经历与企业IPO 第三年发明专利申请数显著正相关,高管的学术经历使企业的创新水平平均提高了12.5%,增加了企业的创新产出。在控制变量中,固定资产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公司的规模越大,资金调动能力越强,越有利于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第(2)列用IPO第三年非发明专利数量代替IPO 第三年发明专利数量回归,不显著。由此可见,相比于第(1)列,第(2)列即IPO 后第三年的发明专利数量会更好地传达出高科技企业的创新信号。同时,企业申请发明专利,将为自身营造良好的技术壁垒,为保护核心技术提供法律保障,最终甄别“专利陷阱”。
表1 基准模型估计
2.稳定性检验
(1)替换解释变量
前文中核心解释变量高管学术声望以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论文被引量来衡量,考虑到稳健性,使用董事长或总经理有无研究所任职经历代替论文被引,以体现其经历。设置虚拟变量occ,定义董事长或总经理具有科研院任职经历为1,否则为0,替换cite 进行验证,结果如表2 列(1)所示。本文结论依然成立。
(2)更换估计方法
借鉴苑泽明等的研究设计,在稳健性检验中使用Tobit 模型进行主模型再次进行回归估计,结果如表2 列(2)所示,更换估计方法后,本文结论依然成立。
3.改变企业创新水平因变量的代理指标
企业创新水平关乎到创新产出与创新投入的比例,资金投入少而创新产出高的企业,表明其技术创新能力更强,水平更高,相反,需要巨额投入进行一般创新的企业,其创新水平并不高。研发投入与固定资产均可作为创新投入,但在IPO 后的第一年,因信息披露不全或实际投入不足,本文中67.3%的企业研发投入为0。本文使用adp_ivt 替换ivt,即企业IPO 第三年发明专利与固定资产之比作为企业创新水平的代理指标,检验结果见表2 列(3),高管学术声望系数为0.015,在5% 的水平上显著,本文结论依然成立。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前文高管学术声望对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程度,在考虑了企业创新投入后,有了明显下降,侧面反映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会受到创新效率的影响。
表2 稳健性检验
3.异质性检验
为验证H2,H3,本文以temples 和age 作为分组变量,对数据进行分组,继续对主模型进行拓展性研究。
(1)传统佛教文化、高管学术声望与企业创新
传统文化由儒教、道教和佛教组成,其中,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又最为深远,以致全国各地均有佛教寺庙的分布[10]。寺庙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程度。因此,本文以企业注册地的寺庙数量为分组变量,用于衡量企业文化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深度,并探究受不同佛教文化影响程度的企业对于学术型高管的偏好。本文以寺庙数量中位数为分组依据,对受传统文化影响深组和受传统文化影响浅组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 所示。第(1)列中,当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时,高管学术声望回归系数为正,但不显著,表明当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时,正向激励创新效应并不明显。而第(2)列中,当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浅时,高管学术声望的回归系数为0.168,并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且企业规模的代理指标固定资产在10%的水平下正向显著,结果验证了传统文化抑制创新的假设H2。也验证了已有的关于宗教影响风险厌恶的理论[11]及相关传统文化中的“克己”“无为”思想的研究[12]。
表3 传统文化分组检验
(2)企业年龄、高管学术声望与企业创新
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发展目标与对策均不相同,成长型企业往往是带着新技术进入市场不久,组织结构更加灵活,更有利于挑战市场;而成熟型企业更加依赖固有的知识经验,容易墨守成规,产生创新惰性。因而,为考察高管学术声望在不同年龄企业中,创新治理效应是否受到显著影响,本文作如下异质性检验。参照Haemin 和Daniel 对企业年龄的分组方法,以企业年龄为15,将企业分为成长型企业和成熟型企业,进行分组检验。结果如表4 中(1)(2)列所示。当企业年龄大于等于15 年时,高管学术声望系数并不显著;而当企业年龄小于15 年时,高管学术声望系数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且为正,并且,企业规模在1%的水平下正向显著。表明,相较于已步入稳态发展的成熟型企业,高管学术声望在成长型企业中,创新效应更加显著,更有利于年轻企业投身创新活动,提高创新产出。高管学术声望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企业规模扩大对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推动作用更明显,验证了假设H3。
表4 企业年龄分组检验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目前,大量研究从内部和外部考察了高管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但是存在衡量变量固化,样本选择统一的现象。通过搜索的高管个人信息和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数据库整理出的企业内部专利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高管学术声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本文主要发现:第一,企业的高管核心团队的学术声望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创新产出,但是创新效率和创新产出之间存在互相制约的关系。第二,在经过了稳健性、异质性的分析,模型依旧显著,可见本文的研究结果是可靠的。特别地,高管学术声望对于成长型生物科技企业以及受传统文化较浅的生物科技企业具有更加明显的正面促进作用。
基于本文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第一,生物科技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与传统文化存在冲突对抗的关系,生物科技更加需要充满创新活力的氛围。因此,对于生物科技企业,选址中不妨加入传统文化影响因子指标,综合考虑企业拟在地的科技创新氛围与传统文化的对冲效应,以削弱过于保守的传统文化基因的影响,加强集聚效应。第二,对于生物科技企业来说,优良的学术能力与学术声望,会给企业带来更多机会,助力企业进行科研攻坚。因此,生物科技企业在聘任高管时,可以将更多考核权重放在学术能力上。第三,对于成长型生物科技企业来说,15 年为IPO 企业资质的分水岭,而在此期间,高管存在换届的情况,不同高管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表现有差异。对于即将从成长型到成熟型转变的企业,在高管换届时,可优先考虑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应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