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中小企业经营困境影响因素的访谈研究
2021-07-09汪小群
汪小群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0)
一、引言
中小企业实际上是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的统称,我国在2003 年1 月1 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规定,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范围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1]。改革开放40 多年以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不断迅猛发展,在创造就业岗位、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创新和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2]。但整体来看,其如今的生存状态却不容乐观。目前我国有中小企业8000 多万家,平均生命周期不到3 年,只有7%的企业能存活5 年以上,超过98%的企业会在成立后的10 年内倒闭,对我国民营经济体系的健康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3]。因此,正视中小企业的现实处境,并切实有效解决其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些是由企业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有些是企业所处地区和历史条件导致的,有些是企业内部管理不科学引发的。祁京梅(2012)认为经营成本和融资成本上升是导致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直接原因,增长结构不合理(包括盲目投资和过度竞争)是经营困难的内在原因[4];Fernandes 等(2015)认为企业的发展受到创新模式的影响,收入来源较多或面临较低市场风险的创新对企业经营具有正向作用[5];许梅(2017)认为影响企业经管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调整价格的能力和产品售价的变化[6]。总体来看,目前对于中小企业经营困境问题的探究大多集中于探讨经营困境的现象及对策建议,而且主要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即从宏观角度直接描述困境的具体表现,极少有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式来探索企业经营困境的相关问题。本文基于访谈收集到的文本资料,梳理出可能会导致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的各类影响因素,为中小企业经营方面的研究带来更多的思考。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即研究者事先备有访谈提纲,然后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对受访者提出问题,鼓励受访者积极参与,再根据具体情况对访谈的程序及内容进行调整,整个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控制好访谈的结构和节奏[7]。
2.资料收集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雇员、合作者、竞争对手、政府部门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股东,同时也依赖于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回应质量[9]。因此本研究尽量从不同的利益相关方选取访谈对象,力求研究问题的角度能够更加全面。然后参照有目的抽样的原则,根据研究目的选取对所深入研究的情况信息掌握得多且丰富的样本个体,保证被选的样本是丰富信息的提供者[10],最终选取了6 名访谈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 所示。其中访谈对象1是所在企业的最大股东和总负责人,访谈对象2、3、5 就职于不同的民营中小企业,且岗位职责各不相同;访谈对象4 组织税收工作多年,其单位辖区内有上百家中小企业;访谈对象6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咨询和纳税申报服务,对客户公司的经营状况都很了解。
表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根据研究目的,编制半结构化访谈提纲,访谈的核心问题是:“民营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境及产生原因”“民营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的影响因素”“企业该如何改善自身处境”。研究选取受访者的办公室或单位会议室作为访谈场所,进行面对面交流,访谈内容围绕着提纲进行展开。事后将访谈录音转为文字稿,研究者先对每篇文字稿仔细阅读,然后将文字稿导入NVivo 中进行编码分析。
3.数据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诠释资料本身,因此采用三级编码方式和持续比较法进行资料分析[11]。三级编码方式具体包括开放性编码(open coding)、轴向性编码(axial coding)和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持续比较法是指通过将编码的原始材料多次对比推敲,分成不同的类属,并在分类的过程中继续反复比较,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扩大不同类属间的差异。通过阅读原始资料、登录和编码以及对编码资料进行归类和分析,本研究最终整理出5 个主要范畴和18 个自由节点,总体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影响因素的汇总及分类结果展示
三、结果讨论
本研究按照三级编码要求,对所转录的访谈资料予以分析,将最终所得中小企业经营困境影响因素的节点层次进行汇总整理,并以上述图片形式呈现。从编码结果来看,影响中小企业产生经营困境的因素主要涉及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公司治理、战略管理和外部环境五个方面。
1.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处理企业经济业务的总称,需要对资金的流动进行合理的控制、监督、核算,涉及到生产、供应、销售和售后等诸多环节,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中多数中小企业都没有正确认识到现代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财务人员的配置上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不少企业家把公司财务当成“个人隐私”,只愿意选择家人或亲戚担任会计和出纳,导致财务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会计从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财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处理原始凭证和制作会计分录时“自由发挥”,毫无规范可言,这样编制出来的报表并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
民营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业务流程相对简单,往往会忽视对账目的核查,加上人员配置不足,没有足够的能力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因此缺少独立有效的财务监督机制,使核算过程的规范性和真实性更加难以保障。还有些企业的业务往来对象中包含国有单位,由于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资金回收期格外漫长,使得企业账面上应收账款的数额庞大,无形中又造成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失。这些现象都会使公司财务管理混乱,对企业的经营状况造成不良影响。
2.人力资源
在民营中小企业,企业家尤其是企业创始人的行为,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企业家心态和境界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状态和前途命运[11]。在创业初期阶段,由于竞争者较少以及市场不够规范等原因,很多企业家凭借一股“无知者无畏”的闯劲,靠着勤奋努力和良好机遇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养成了不需要文化知识也可以轻松赚钱的思维定势。事实上,这种“草莽英雄”式的发展模式并不能很好地管理已经发展成型的企业,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以后,更要靠文化知识和有水平的管理才能持续稳定创造效益。
除了企业家,员工素质对企业的运营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多数中小企业提供给员工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前景远远比不上大型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缺乏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有些本科生或者经验丰富的技术工即使入职也是权宜之计,一旦有了去机关单位和大型知名企业的合适机会,便会另谋高就,致使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不少企业的员工积极性不高,只做自己份内的事,协作意识不强,出现工作失误时经常相互推诿责任。例如访谈对象1 表示:“如果我来站在员工的角度想……可能是因为这个企业不属于我,我只是拿工资的,就像是那个小和尚撞钟,能撞一天是一天,是这种想法造成的。”这使得企业很难形成高效稳定的治理结构,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陷入“招不到人才——用不好人才——留不住人才”的恶性循环中。
3.公司治理
要想提高企业的人才吸引度,一套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发现,绝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实际运营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第一,没有严格的组织结构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仅按照企业家的个人想法以言代制,即使有成文的制度手册,也只是泛泛而谈,无法落实到工作中,继而导致岗位职权责不明,员工间因工作产生矛盾的概率大大增加,对企业资源造成无谓的消耗;第二,企业处于所有权和管理权二合一的家族管理模式,部门负责人大都是企业家的家族成员,很容易出现人情管理的问题,一旦员工间产生纠纷,企业家可能会碍于情面难以做到赏罚分明,使规章制度失去奖惩管理的功能;第三,企业管理权高度集中,易形成家长制作风,公司内外的生产、销售、财务、后勤等所有事务必须请示企业家后方能实行,其他管理人员只能依命令行事,缺少自主权和决定权,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应有的责任感。整体来看,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不太重视公司治理,由此引发的内耗严重和效率低下的通病,会在公司进入平稳发展期后集中凸显,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运转,严重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
4.战略管理
本文主要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战略管理。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战略目标和任务方面相对薄弱,很多企业家秉持“小富即安”思想,比较容易满足,不会刻意对企业发展做出长远的规划,更愿意走一步看一步。有些企业家缺乏战略眼光,对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容易发生误判,在进行投资项目时一味追求热门和高收益,却对潜在风险视而不见,对新项目的投资规模和建设周期缺乏科学预测,盲目进入陌生领域,最终不仅没取得收益,还严重影响到资金链,使原本正常的企业运转出现问题。
大部分中小企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门槛不高,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销售模式多为以销定产,缺少核心竞争力;企业在创业初期基本没有技术升级和创新改进方面的压力,即使有多余的资金,通常只会“着眼当下”,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和拓宽销售市场,错过创新的最佳时期。除了主观上创新意识淡薄以外,客观上中小企业也缺少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以及来自政府的各项支持,想要创新难上加难,如果一个没有转型升级的企业失去现有的竞争优势,只能逐渐被市场淘汰。总而言之,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做好战略管理必不可少,而这正好是广大中小企业的短板,因此“朝不保夕”也成为它们面临的困境之一。
5.外部环境
多数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不透明、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较少,加上所从事的行业门槛低、竞争性强、业绩不稳定等原因,银行需要花费更多成本克服信息不对称,因此对它们的放贷意愿并不强烈。很多中小企业只能求助于民间借贷机构,依靠人际关系的约束来控制违约风险。例如访谈对象6 表示:“银行的利率不算高,但是很难批下来……到期不还,下次它就不给你放款,有人为了还银行的欠款,又去找私人借钱,拆东墙补西墙,用旧贷还新贷。”可见贷款难度大、融资渠道窄、资金成本高的问题一直长期困扰制约着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中小企业的综合经营成本也在提高,近几年劳动力、原材料、土地和房租等刚性成本持续上升,很多处于传统制造行业的中小企业丧失了原有的价格竞争优势,盈利空间持续缩小。还有,某些行业在上升期时产品需求量极高,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然后大量企业家就会“一拥而上”投资建厂,此时的企业经济效益总量往往取决于产能规模。等到行业产能过剩,企业只能被迫陷入价格战的恶性竞争,或者关闭生产线降低库存量,前者会使企业入不敷出,后者会造成生产资源的极大浪费。这种现象,在产业链的中下游尤其是生产辅料或代加工的企业中屡见不鲜,让原本就生存艰难的中小企业处境雪上加霜。
四、对策建议
总体来看,由于自身的特点,中小企业始终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因此在利用好社会各界所提供资源的同时,企业还需练好内功,结合实际所处的经营困境,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上述结果分析,本文将从企业内部视角出发,提出几条相对应的建议,为企业摆脱经营困境提供参考。
1.重视人员培训,完善激励机制
对企业来说,培训是实现人本增值和队伍稳定的有效方法,起点和落脚点都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重视。首先,企业家应带头提升个人学历,积极学习新知识。从管理视角来看,领导者的知识水平越高,眼界越广阔,凝聚力就越强,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就越有利。其次,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岗位的在职人员开展培训,分批分级对全员进行职能学习,并适当灌输领导者思维,让普通员工拥有大局意识。最后,每次培训后都要进行效果评估,避免过程僵化沦为走形式的“面子工程”,积极固化培训成果,抓好成果转化的后续工作。
民营中小企业在招聘时,除了明确目标、扩大渠道和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外,还应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业绩考核体系,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企业。对于员工来说,物质激励优先于精神激励,因此企业可以增加物质报酬在薪资分配中的比例。与此同时,企业可以制定个人福利计划,使员工充分感受到公司的人文关怀。此外,为了确保员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私营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系统考核标准,以减少不公平待遇导致的人才流失。
2.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民营中小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推行股份合作制,利用产权转让和股份制改造等形式进行直接融资,还可以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推行员工持股,为企业开辟更多的筹资渠道。首先,要注意控制持股股东的股本比例,因为股本的过度分散可能会阻碍经营决策的实施。其次,中小企业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规模,根据融资需求与银行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一家经营良好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银行的好客户,提高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才是吸引银行的最佳途径。
融资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成长,也可能使它陷入债务危机,过度负债会增加企业的利息负担和经营风险。为了应对市场或经营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企业的负债不宜超过其资产总额的30%。企业在决定融资时必须要考虑到资本成本,不能饥不择食随意借入高利率贷款,避免过早透支企业盈利最终陷入债务危机。
3.把握市场风向,打造核心优势
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处在竞争激烈、进入壁垒低、生产周期短的行业,因此维持适度的经营规模和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方向是经营者必须遵守的原则。企业要以高利润率而不是利润最大化作为核心指标。如果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进行盲目扩张,一旦经营状况出现意外,企业的财务状况将迅速恶化,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在企业规模和利润增加的情况下也要时刻关注总资产利润率的变化。当市场行情不利,致使产品丧失盈利能力时,要果断停止生产,及时止损,不能久拖不决,更不能逆势而为。
此外,中小企业要想在生存之余发展壮大,必须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首先,可以引进一些先进设备节约生产成本,并利用设备开发新产品,为后续升级提供技术储备。其次,要经常性的开展市场调查发现空白,根据客户需求,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对产品进行创新。最后,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走出自己的品牌路线。如果资源有限,难以进行独立原始创新,可以借势登高,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开展产学研合作,直接获取或共同研发先进实用的技术成果,加快中小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