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哆醇依赖性癫痫的临床特点与基因特点分析
2021-07-09郭英英王雪莹黄绍平杨长虹
郭英英,王雪莹,刘 宇,李 丹,杨 琳,黄绍平,杨长虹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陕西西安 710004)
吡哆醇依赖性癫痫(pyridoxine-dependent epilepsy, PDE)是一种由antiquitin蛋白缺乏所致的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癫痫性脑病,新生儿或婴儿期即可发病,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差,吡哆醇治疗有效。尽管癫痫可被有效控制,但约75%的患儿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和发育迟缓[1-2]。本研究对收治的4例PDE患儿的临床特点和乙醛脱氢酶7家庭成员A1(aldehyde dehydrogenase 7 family member A1,ALDH7A1)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认识,并为应用维生素B6治疗提供剂量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4例以抽搐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癫痫患儿,根据起病年龄、临床表现、血液生化等相关检查结果,考虑为PDE。征得患儿父母同意后,抽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进行ALDH7A1基因分析。
1.2 基因分析方法抽取患儿外周静脉血4 mL,采集患儿父母双方的外周静脉血各2 mL,以常规盐析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DNA通过高温变性,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通过设计引物,使用PCR技术扩增5号染色体长臂上的致病基因ALDH7A1的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区。具体为引物与DNA模板在60~65 ℃条件下结合形成局部双链,再进一步延伸,合成与模板链相互补的DNA链,进而测序,明确是否有ALDH7A1基因突变。
突变筛查:ALDH7A1基因全长53 550 bp,目前已发现ALDH7A1基因的18个外显子上有80多个不同的突变,其中60%的突变为错义突变,聚集在14、15和16外显子上,第11内含子IVSll + IG>A突变位点,可能是我国PDE患儿中的热点突变。因此,对每例患儿均首先进行IVSll + IG>A的突变筛查,再详细进行ALDH7A1基因的其他突变筛查。对目标序列进行PCR后,采用ABI3730测序仪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并经序列分析软件得到验证结果。将测序结果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网站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从而确定ALDH7A1具体的变异位点及其类型,再与NCBI SNP和Ensemble数据库及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uman gene mutation database, HGMD)详细比对,排除所发现的变异位点为基因多态性位点,进一步确定检测出的突变位点是否为未报道过的新突变位点。
2 结 果
2.1 病例1
2.1.1临床资料 患儿,男,因“发作性抽搐7个月余,加重2 d”于2017年11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后8 d出现抽搐发作,表现为清醒时突然双眼右偏、右上肢僵直,持续3~4 s后自行缓解,间隔2 d后于睡眠中出现呼之不应、双眼凝视、口周发绀、四肢屈曲、双下肢抖动,持续10余秒后缓解。外院诊断为“癫痫”,给予口服“苯巴比妥”治疗无效,反复发作,表现同第2次发作,并容易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家属自行停药,外院建议基因检查,家属拒绝,逐渐加用“丙戊酸钠口服液、托吡酯及左乙拉西坦片”后,发作减少,但感染期间发作明显增多,程度重,抽搐不易控制,平均半个月发作1次。入院2 d前合并感染后发作频繁,遂来本院。入院后出现癫痫持续状态不易控制,转至本院重症医学科,病情好转后同意行基因检测,确诊为“吡哆醇依赖性癫痫”。患儿母亲孕1产1,患儿足月顺产,出生体质量3.7 kg,生后无窒息史。生后母乳喂养,发育较同龄儿慢,5月龄抬头稳,8月龄可双手撑坐,不能独坐,只会发“啊”音。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无特殊家族史。查体:体质量11 kg,心肺腹查体无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查体:四肢肌力、肌张力可,双侧Babinski征对称阳性。
2.1.2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尿粪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氨、乳酸、血尿代谢筛查等均未见异常。
2.1.3影像学及脑电图检查 头颅MRI未见异常。24 h视频脑电图:醒睡各期双侧额、中线区多量尖波、尖慢波、慢波发放,有时左右不同步,有时可波及前颞区,睡眠期显著。
2.1.4基因突变分析 测序结果显示,在受检者5号染色体上的ALDH7A1基因有2个变异。ALDH7A1变异1:c.1008+1G>A(IVS11),本变异为剪切位点突变,患儿母亲为杂合突变,该突变位点在我国及国外文献中均已有报道[3],为目前的已知变异。ALDH7A1变异2:c.1547A>G(编码区的第1 547号核苷酸从G变为A)的复合杂合核苷酸变异,患儿父亲为杂合变异,该突变位点尚未发现疾病相关性报道,但该变异导致p.Y516C(17号外显子的第516个氨基酸由Y变为C),该变异为错义突变,蛋白结构预测有害。
2.1.5治疗及随访 确诊后加用维生素B6口服,每次20 mg,每天3次[5.5 mg/(kg·d)],未再有抽搐发作,精神运动发育轻度落后,1岁会发“妈妈”“爸爸”等叠音,1岁2月龄可扶站,1岁9月龄能够独走稳。现2岁5月龄,会说短句,口齿不清,正在逐渐减停其他抗癫痫药。
2.2 病例2
2.2.1临床资料 患儿,男,因“发作性抽搐5月余”于2012年10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后40 d出现抽搐发作,表现为双眼向右斜视,每次持续10余秒,每天2~3次,未在意,间隔数天感染后再次发作,表现为双手半握拳,双上肢屈曲抖动,刺激无反应,持续约5 min后缓解,外院按“病毒性脑炎、支气管肺炎”诊治,静脉给予“抗感染、营养神经及维生素B6”等治疗后,患儿未再抽搐。间隔1个月后再次无诱因发作,外院诊断为“癫痫”,加用“丙戊酸钠口服液”,控制不佳,且易出现癫痫持续状态,遂来本院。本院逐渐增加丙戊酸用量后,发作较前减少,但出现血小板低,停用丙戊酸后血小板升至正常,更换为“托吡酯、左乙拉西坦及维生素B6”口服(每次10 mg,每天2次),仍有发作,每次均为持续状态,持续1~2 h后缓解,每年2次左右。4岁半时发现停服“维生素B6”后发作增多,有一次漏服维生素B6后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查基因后确诊为“吡哆醇依赖性癫痫”。患儿为第2胎,39周顺产出生,出生体质量2 kg,生后无缺氧史。生后混合喂养。体格发育正常,精神运动发育较同龄儿落后,5月龄会抬头,9月龄会坐,3岁能走稳,4岁半会说简单语句,口齿不清。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哥哥体健,无特殊家族史。查体:口中流涎,言语含混,心肺腹查体无明显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可,双侧Babinski征对称阴性。
2.2.2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血氨、乳酸、血尿代谢筛查等检查均无异常。
2.2.3影像学及脑电图检查 头颅MRI:双侧大脑半球脑白质较少,双侧侧脑室前角旁异常信号,双侧额颞部蛛网膜下腔增宽。24 h视频脑电图:异常脑电图(2012年),双侧枕区未见优势节律,弥漫性高波幅δ活动,睡眠结构不完整,睡眠期双侧额区少量棘慢波散发。复查脑电图(2016年):醒睡各期双侧枕区未见优势节律,各导弥漫性θ、β活动,睡眠期明显增多,NREM期放电指数86.55%;复查脑电图示(2017年):双侧枕区未见优势节律,各导弥漫性θ、β活动;醒睡各期双侧枕区尖慢波、棘慢波散发或簇发,有时可泛化为广泛性;醒睡各期少量广泛性δ、θ波短程阵发。
2.2.4基因突变分析 测序结果显示,在受检者5号染色体上的ALDH7A1基因有2个变异,ALDH7A1变异1:c.952+5G>A,该变异导致氨基酸剪切突变,患儿母亲为杂合变异,该突变位点在国外已有文献报道[4],属于目前的已知变异;ALDH7A1变异2:c.1061A>G(编码区第1061号核苷酸由A变成G),该变异为杂合突变,使第354号氨基酸从酪氨酸转变成半胱氨酸,患儿父亲为杂合突变,该突变位点国外已有文献报道[5],属于已知突变。
2.2.5治疗及随访 确诊后调整维生素B6口服量为每次30 mg,每天3次[6 mg/(kg·d)],逐渐减停其他抗癫痫药,至今未再出现抽搐发作。现7岁,可以说来回话,可以唱儿歌,可以和小朋友简单交流,目前已停用托吡酯,正在逐渐减停其他抗癫痫药。
2.3 病例3
2.3.1临床资料 患儿,女,因“发作性抽搐2月”于2016年7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6月龄时于睡眠中出现肌阵挛发作,表现为双上肢屈曲抖动1下,每天1~2次,外院按“缺钙”治疗后效果不佳,每日均有1~2次发作。入院前半月开始出现痉挛呈串发作,4~5下/串,4~5串/d,入院后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6(20 mg/kg)静脉滴注,用药期间患儿未再发作,停药3 d后患儿再次复发,但发作次数较之前减少,故维生素B6负荷试验为阳性,进一步行基因检测,确诊为“吡哆醇依赖性癫痫”。患儿母亲孕1产1,患儿足月顺产,出生体质量3.6 kg,生后无缺氧史,3月龄抬头稳,4月龄可侧翻身,6月龄开始会坐,8月龄独坐稳,现8月龄余,不会爬,偶可发“妈妈”等音节。家族史无异常。查体:心肺腹查体无明显异常,双下肢肌张力稍低,独坐稳,扶立时双下肢支撑差,蹬踏动作少,双侧Babinski征对称阳性。
2.3.2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血氨、乳酸、血尿代谢筛查等检查均无异常。
2.3.3影像学及脑电图检查 头颅磁共振及颅脑DWI未见明显异常。24 h视频脑电图:异常脑电图,背景波被大量异常波掩盖,双侧枕区可见少量δ活动,未见正常睡眠周期;醒睡各期弥漫性不规则中-高波幅混合慢波上夹杂大量杂乱多灶性棘波、尖波,左右不对称、不同步,有时呈片段样发放。
2.3.4基因突变分析 测序结果显示,在受检者5号染色体上的ALDH7A1基因有2个变异,变异1:c.1008+1G>A(IVS11),本变异为剪切位点突变,患儿母亲为携带者,该突变位点在我国及国外文献中均已有报道[3];变异2:c.1061A>G(编码区第1061号核苷酸由A变成G),该变异为错义突变,使第354号氨基酸从酪氨酸转变成半胱氨酸,患儿父亲为杂合突变,突变位点国外已有文献报道[5],属于已知突变。
2.3.5治疗及随访 临床确诊后加用维生素B6口服,每次20 mg,每天3次[6.7 mg/(kg·d)],未口服抗癫痫药物,未再有抽搐发作。现继续口服维生素,每次B620 mg,每天3次,无抽搐发作。现3岁8月龄,体格发育与同龄儿相仿,会唱儿歌,会说长句,但发音不清晰。
2.4 病例4
2.4.1临床资料 患儿,男,因“发作性抽搐8月”于2019年5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后2个月后开始出现抽搐发作,表现为睡眠中突然双眼上翻、双拳紧握、四肢强直,持续20 min左右缓解,当地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未特殊治疗。间隔1个月后再次出现抽搐发作,表现同前,1个月内共抽搐3次,持续20~40 min,诊断为“癫痫”。本院加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液”,仍反复抽搐发作,多为癫痫持续状态,调整左乙拉西坦用量为55 m/kg,并加用维生素B6片10 mg口服,未再出现抽搐发作,行基因检测后确诊为“吡哆醇依赖性癫痫”。患儿母亲孕2产,患儿为足月剖宫产,出生体质量4 kg,生后无窒息史。生后母乳喂养,3月龄抬头稳,5月龄会侧翻身,8月龄会独坐,9月龄会爬,可发“啊啊”音。无特殊家族史。查体:心肺腹查体无明显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可,双侧Babinski征对称阴性。
2.4.2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血氨、乳酸、血尿代谢筛查等检查均无异常。
2.4.3影像学及脑电图检查 头颅MRI未见异常。24h视频脑电图:异常儿童脑电图,醒睡各期右侧中央、顶、颞区或左枕、颞区非同步尖慢波发放,醒睡各期广泛性尖慢波、棘慢波短程阵发。
2.4.4基因突变分析 测序结果显示,在受检者5号染色体上的ALDH7A1基因有2个变异,ALDH7A1变异1:c.1061(exon12)A>G,该变异为杂合突变,导致第354号氨基酸由酪氨酸变为半胱氨酸,患儿母亲为杂合突变,该突变位点结合ACMG指南(PS1+PM1+PM2+PP3)为可能致病;ALDH7A1变异2:c.575(exon6)C>T,该变异为杂合突变,导致第192号氨基酸由丝氨酸变为蛋氨酸,患儿父亲为杂合突变,该突变位点结合ACMG指南(PM3+PM1+PM2+PP3)为可能致病。上述2个变异与目前的数据库进行详细比对后,发现该突变至今尚无相关文献报道,为新发突变(图 1)。
图1 病例4及父母的ALDH7A1基因测序图
2.4.5治疗及随访 确诊前,加用维生素B6片10 mg[1 mg/(kg·d)]口服后未再有抽搐发作,确诊后加量维生素B6为每次30 mg,每天2次[6 mg/(kg·d)],拟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停左乙拉西坦。目前1岁2月龄,体格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仿,可扶走,可发“爸爸”“妈妈”等叠音。
3 讨 论
PDE属于少见的代谢性异常疾病,是5号染色体长臂上ALDH7A1基因突变引起α-氨基己二酸半醛(α-AASA)脱氢酶缺乏,致使神经抑制性物质γ-氨基丁酸(GABA)的活性降低,从而出现癫痫发作[6],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PDE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属于少见的可以治疗的基因异常性疾病。因病源比较分散,临床易误诊、漏诊,因此须详尽询问病史及仔细临床观察,必要时做维生素B6负荷试验排除。PDE的确诊有赖于临床及基因检查,目前尚没有系统性的、有效的诊治方法。
本组4例患儿均为足月顺产,无出生窒息史。其中3例男性,1例女性;4例均早期起病,无诱因频繁抽搐发作;4例均结合基因检测确诊,均对维生素B6治疗有效,小剂量即可迅速控制发作。临床表现多样:①发病时间:4例患儿分别为生后8 d、40 d、2个月及6个月发病,即3例为2月龄内发病,1例为6月龄发病。②发作类型:1例以肌阵挛起病,后转为痉挛发作;1例为全面性发作;2例为部分性发作起病,后转为全面性发作。其中有3例发作时易出现癫痫持续状态。③脑电图:1例不典型高峰失律,3例为背景活动慢,发作间期放电以后头部为主。④口服维生素B6治疗情况:在口服抗癫痫药物基础上,1例口服极少量维生素B6发作即控制,3例口服小剂量维生素B6后发作迅速控制。⑤智能水平:1例重度智力低下,3例轻度语言运动功能迟缓。病例2确诊晚,因早期口服丙戊酸有效,延误了诊断时间,反复发作导致重度智力低下,确诊后给予维生素B6口服后,认知较前明显改善。
本研究发现的ALDH7A1变异:c.1008+1G>A(IVS11)、c.952+5G>A、c.1061A>G均为典型的PDE,已有报道[3-5]。病例1的第2处变异c.1547A>G为首次发现,尚未发现疾病相关性报道,但该变异导致p.Y516C,为错义突变,蛋白结构预测为可能有害,有待继续进行验证。病例4的变异c.1061(exon12)A>G及c.575(exon6)C>T尚未见报道,均为首次发现,经基因比对分析及结合ACMG指南后,确定为新发突变。
PDE的实际发病可能多于现有报道。一方面确诊PDE依靠“常规抗癫痫药抵抗而可被吡哆醇终止,且撤药后发生的癫痫仍可被吡哆醇终止”的标准,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撤药会导致癫痫反复发作,因而多数患者不同意撤药,故造成确诊困难;另外,PDE的不典型病例较多,如早期对抗惊厥药有效、早期对极少量的维生素B6有反应及停用维生素B6后较长时间才出现惊厥复发等[7-9];此外,有报道指出,PDE的表型谱很宽,并不限于癫痫发作,部分病例可发生脑积水[10]。TOLDO等[11]也指出,在部分脑畸形患者中存在ALDH7A1突变,建议不仅在经典表型中寻找ALDH7A1突变,而且应该在脑畸形患者中寻找,尤其是对吡哆醇试验有反应的病例,从而提高PDE的诊断率。但需注意的是,先天性低磷酸酯酶症、高脯氨酸血症Ⅱ型等疾病对维生素B6治疗也有反应,只是基因突变点不同。近期,WEMPE等[12]强调对新生儿进行筛查6-氧化-哌可酸盐有助于PDE的诊断,而随着PDE越来越多的ALDH7A1突变位点被报道[13],PDE的确诊病例将会逐渐增多。
PDE患者需要终生补充吡哆醇[14]。目前,维生素B6的具体治疗剂量并无明确规定,推荐治疗剂量婴儿为15~30 mg/(kg·d),新生儿可达200 mg/d,成人可达500 mg/d。以上剂量在长期治疗中被证实是安全的[15],更高剂量的维生素B6可能会引起感觉障碍及运动神经疾病,但这些改变均是可逆的[16]。不同患者对维生素B6的治疗剂量具有个体差异性,一些癫痫发作在很小剂量就得到控制,但其他患者需要更高剂量,胃肠炎或发热性呼吸道感染等急性疾病患者每日吡哆醇剂量可加倍。也有文献指出,PDE对高剂量维生素B6治疗反应较好[17]。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对维生素B6的反应延迟,所以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18]。部分PDE患者对亚叶酸治疗有效[8]。GOSPE[19]建议,吡哆醇 15~18 mg/(kg·d)联合叶酸3~5 mg/(kg·d)可作为长期维持治疗。最新报道指出,抑制糖嘌呤途径将来可能会成为治疗PDE的新选择[2]。随着ALDH7A1越来越多的基因位点被报道,PDE的确诊数量明显增加,但应寻找更加快捷可靠的检测手段以提高PDE的早期诊断率,并进一步制定系统性有效的诊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