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转小棒,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2021-07-08江苏省南京市致远外国语小学乐山路分校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小棒动手三角形

江苏省南京市致远外国语小学乐山路分校 吴 颖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为了赶教学进度,而忽略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所学知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但我们若好好“玩”小棒,把小棒有效应用起来,则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维“活”起来,从而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一、通过“玩”小棒,好感玩中生

皮亚杰曾说:“儿童的智慧都集中在手指尖上。”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认认真真保持一个姿势坐40分钟听课是不现实的,他们喜欢动一动、摸一摸,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这一年龄特点,充分利用教具小棒。为使学具不变成玩具,我们可以在学生学习了“认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用小棒玩一些趣味游戏。

例如:“数字我会拼”游戏。

游戏材料:准备7根同样长的小棒。

游戏过程:首先出示用小棒摆数字的图片(如下图),然后让学生观察并且说一说与数学书上的数字有什么不同?

环节一:

任务一:第一个拼的数字需要2根小棒,想一想是哪一个数字?(数字1)

任务二:再增加1根小棒,可以拼出哪个数字?(数字7)

任务三:又增加1根小棒,又可以拼出哪个数字?(数字4)

学生独立探究拼搭,并展示拼好的数字。

环节二:

任务四:如果给你5根小棒,你能拼出数字几?同桌两人为一组,比一比哪一组拼的数字多。(数字2、3、5)

任务五:6根小棒你又能拼出数字几?(数字0、6、9)

任务六:在任务五拼好的数字(0、6、9)基础上,再添上1根小棒,会变成数字几?(数字8)并说一说这根小棒怎么添。

这样一个摆数字的小游戏,看似简单,但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整个拼搭过程既有趣味又有点难度。适度的挑战使游戏妙趣横生,数学课堂更加生动,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提升。而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也会逐渐感知小棒的作用竟然如此之大,自然对小棒产生好感,从而愿意用心去操作,并与小棒交朋友,认真完成每次摆小棒的任务。

二、引导“摆”小棒,实践手中摆

低年级学生要学会操作小棒,需要教师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和训练。在动手操作小棒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活动要求及操作程序,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先自主合作交流,教师则在巡视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带着小棒进行操作展示并讲解过程。

例如,“9加几”游戏,教师首先出示情境:盒子里有9个苹果,盒子外有4个苹果,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接着学生根据问题列式计算:9+4=13。追问得数“13”是如何算出来的。摆的过程中示意学生用小棒代替苹果,并设计一些连续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使用小棒,从而进行有步骤、有目的的摆一摆。

(1)左边摆9根小棒,右边摆4根小棒,9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2)另一根小棒要从哪里来?怎样摆?

(3)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的?

(4)右边再加一根,变成5根,9+5又该怎么算呢?

(5)右边又加一根,变成6根,9+6又该怎么算呢?

(6)依次右边再加一根,变成7根,9+7又该怎么算呢?

(7) 回顾以上这些摆法,相同的一步是什么?(凑十)

学生在经历了这一系列摆小棒的操作之后,能自己认识到9加几可以这样算:从右边若干根里拿出1根和左边的9根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几根得十几。这样,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只充当了引导者的角色,是学生自己总结出“凑十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借助“分”小棒,真理心中悟

数学新课标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而正确地进行运算的前提是理解算理并掌握算法,算理和算法是计算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算理是计算过程的道理,即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算,而算法是算理的表现形式,我们是可以这样算的。那么,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讲清算理呢?这时我们就要借助小棒的力量,让学生在情境中操作小棒,摆一摆、分一分,从而理解算理,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例如,在教学“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尾不能整除)”时,教师先创设情境:图上有5筒羽毛球带2个,每筒是10个,平均分给两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羽毛球?学生依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很快列出算式“52÷2”,并口算出“52÷2=26 (个)”。但追问学生“你是怎么算的?会列竖式计算吗?你能说一说吗?”,大部分学生就开始犯难了。在讨论中大家初步认识到:由于52十位上的“5”除以2出现了余数,余下的1个十该如何处理,所以这节课的难点就是如何让学生理解首位有余数的除法笔算原理。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可以让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中初步理解算理。

学生借助小棒演示52÷2的计算过程,摆好52根小棒(5捆小棒和2根单根小棒)之后,把5捆和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余下的1捆拆开变成10根和2根合起来,一共是12根小棒,再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借助小棒,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算理:十位上余下来的1,与个位上的2合成12,然后继续除。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联系“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理解首位不能整除的算理。运用小棒操作,形象生动地阐释了计算的原理,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问题,也有利于学生用精炼的数学语言总结并熟练使用计算的算法,真正做到心中有“理”,笔下有“法”。

四、依托“围”小棒,规律思中觅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称之为再创造的方法。”这句话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发现数学知识,教师的任务是设计组织好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而不是灌输式地告诉学生数学知识,要充分发挥探索规律环节的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用等长的小棒围三角形,围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那围2个三角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出示问题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围一围,学生出现两种围法:一是独立的2个三角形需要6根,二是不独立的2个三角形需要5根。学生比较后确定围2个三角形至少需要5根小棒。那如果继续围下去,围3个、4个、5个……三角形,分别需要多少根小棒,让学生两人合作,一人依托小棒继续围一围,另一人填写表格(见下表),再观察表格和自主总结规律。

三角形的个数 1 2 3 4 5 ……小棒的根数 3 5 7 9 11 ……

在这样的探索规律中,教师只需要提供给学生一些小棒,让学生依托小棒继续围下去。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发现小棒的根数和围成的三角形个数这两者之间有联系:每多围一个三角形,小棒的根数增加2根。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可能会发现,小棒的根数也可以用这样的算式表示:1+1×2、1+2×2、1+3×2、1+4×2……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学生不仅仅解决了问题,还对数学规律有了更深刻的感知,促进了推理能力的提升。同样,借助小棒围一围正方形,也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实现思维的生长与拔节。

可见,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小棒是非常重要的学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同时还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经历了“玩小棒”“摆小棒”“分小棒”“围小棒”的过程,积累了活动的基本经验,直观、形象地理解了数学道理,发展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操作小棒的活动,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大大加强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所以,有效使用小棒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变得更精彩、更灵动。

猜你喜欢

小棒动手三角形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三角形,不扭腰
巧移小棒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画一画
风车转转转
摆六边形
动口不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