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老年人医养护一体化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
2021-07-08徐翠张文霞肖利允吴培香
徐翠,张文霞,肖利允,吴培香
(1.烟台毓璜顶医院 西区重症监护室,山东 烟台 264000;2.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山东 济南 250033;3.山东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4.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护理部,山东 济南 250001)
医养护一体化能够促使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及长期照护有效衔接,打破医养护相分离的格局[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等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本研究采用Colaizzi分析法了解老年人医养护一体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今后开展健康管理,完善医养护一体化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4—5月选取济南市某2个社区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60周岁;(2)调查期间在所在社区居住≥6个月;(3)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排除标准:(1)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2)不接受不愿配合访谈者。研究样本量以资料饱和为原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题出现为标准。本研究共访谈15名老年人,按访谈的先后顺序对每位老人按P1~P15进行编号。其中,男8名,女7名;年龄62~89岁;已婚11名,丧偶4名;9名患有慢性病,3名患有腰间盘突出;9名生活自理能力状况较好,需要部分依赖者2名;空巢老年人12名。一般资料详见表1。
表1 受访老年人一般资料表
1.2 研究方法
1.2.1 形成访谈提纲 通过对老年人医养护一体化社区居家养老需求资料的收集和归纳,初步拟定访谈提纲,由1名本院内社区卫生专家审定并对2名老年人进行预访谈,对不适宜问题进行修改和筛选,对遗漏问题进行补充,最终形成正式访谈提纲。访谈提纲为:(1)您最近身体怎么样?(2)您会采取或利用哪些方式对您的健康进行管理?(3)您了解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吗?(4)您对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感受是什么?(5)您对医养护一体化社区居家养老有什么健康服务需求?(6)您对医养护一体化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有什么好的建议?
1.2.2 资料收集与分析 访谈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访谈时间20~30 min,采用录音加现场笔录的方式,向调查对象解释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等,并对老年人所有资料保密,当天访谈当天转录,访谈资料整理后核对真实性并由受访者本人核实确认。访谈的内容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包括(1)熟悉资料;(2)识别有意义的陈述;(3)构建意义单元;(4)聚类主题;(5)进行详细描述;(6)产生基本主题;(7)验证基本主题。研究征得社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知情同意,始终遵循自愿原则、保密原则。通过对社区老年人访谈资料的反复阅读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最终提练归纳主题。
2 结果
2.1 对养老的态度和养老方式的选择
2.1.1 养老心态乐观 通过访谈发现,部分老年人心态乐观,较晚考虑养老问题,并对养老持积极态度。P1:“真实来说,钱不是问题,因为对于这一代,每人都有房子,养老可以用房子来抵押。”P3:“我听说过医养护一体化,现在感觉养老还没什么困扰,现在感觉还年轻点。”P6:“听过医养护一体化,现在上门都还用不上,……家政服务等都不需要。”P11:“养老还没考虑这个问题,别看我73了,养老还没有实际了解,只是在电视上、微信上、网络上看到一些。”P13:“钱以后不是问题,可以以后用房子顶钱。我周围就有挺多这样的人,老了之后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拿着房子的钱可以住好的养老院。”
2.1.2 社区养老方式日渐接受 老年人养老观念逐渐转变,社区养老日渐接受。P1:“我希望能够社区养老。在社区建立托老所是非常好的选择,对于自己来说,并没有从心里真正指望子女养老,……社区养老势在必行。”P2:“社区办养老院太好了,到时候把大家都集中在一块居住,有说有笑,有的整天自己一个人在家,也没老伴、也没孩子的他也不说话,这样时间长了可不行。”P4:“我比较喜欢国外养老的方式,合伙养老。”P13:“我们这一代老年人是很多的,我是希望能够社区养老,并不真正指望子女。街道社区要跟上,一个电话就可以上门看看。”
2.1.3 养老院养老态度观望 大部分受访老年人表示,对养老院持观望态度,养老院质量有待提高。P1:“对于养老院来说,不希望选择,主要是太贵,另外养老院的服务质量也让人担心。以后养老院竞争的核心就是养老院服务的质量,而且要有统一的标准、监督体系。”P2:“养老院儿女不孝顺才去呢。现在的护工不是很负责任,……如果能自己做饭,就哪都不去,实在不行再去养老院。”P5:“现在养老院没钱也住不起。我听说现在养老院,一般般的一个人还要4、5000元呢,咱这工资在这摆着,都是工薪阶层。”P8:“我觉得去养老院都挺惨,我就在家靠着,我家楼上有3个去养老院的,回来都说不好,吃饭不好,护理人员态度不好。”P10:“养老院少了一点,养老院的条件各方面高了一点,去养老院,我的收入就基本上全交给养老院了。国家应将养老院向低收入人群靠拢。”P11:“我的朋友住的养老院,一个月4 300元,是市里办的,他退休金才3 000多元,这个养老院就跟在那住宿似的,没有基本的保障,因为这个环境老化的快,孤独。”
2.2 对医养护一体化的态度和看法
2.2.1 医养护一体化服务费用较高 部分受访者表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涉及有偿服务,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P2:“了解过医养护一体,就是感觉费用老高。比如家庭医生,这个楞贵啊,……对这种上门服务经济达不到,负担不起。”P5:“现在涉及的服务很好,都很需要,但主要是不是有偿服务,若要花钱需要多少,现在的退休金水平能不能负担的起。”P15:“家政服务太贵,培训几个月就上岗,8小时,3 200元,这是基本的价钱,还不够辛苦上班30多年发的工资钱。”
2.2.2 医养护一体化有待完善 大部分老年人对于医养护一体化了解较少,部分老年人表示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模式发展尚不成熟,标准不一。P4:“我喜欢参与志愿者服务,但没有这方面的组织。我一直在进行喂养流浪猫的工作。每年的“双十一”、“双十二”都囤积大量猫粮。”P11:“听说过医养护一体,非常了解。但我们国家这方面起步也挺晚,这方面我们国家没有统一标准,现在是各地都弄,社区弄,乡镇也弄,城市也弄,各地都不一样,……层次等级很多。”P15:“国家支援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给予补助。国家可以借助其他国家成熟模式,来实现医养护一体化。”
2.3 对专业医疗和护理服务的需求
2.3.1 家庭医生等上门服务需求强烈 大部分受访老年人表示,希望能够获得专业医疗和护理服务,提高家庭医生或家庭病床服务能力。P3:“我老头2008年脑出血,2013年心脏4个支架,那时候就住家庭病床,一点都没落下后遗症。”P4:“家庭病床很好,但如何保证医疗安全。比如肌内注射、输液,一直床边守候不现实,如果能够定时定点,那还挺好。”P5:“家庭医生有就最好了,这样大夫他不整天来回的换,有专人,都摸清了你的病情,而不是重新再开始了解。”P6:“我对家庭医生不抱希望,不是不需要,我们医生很缺,缺口很大,现在医生太缺了。”P11:“家庭病床需要,你像有的人病了不在家上哪去,住院现在特别贵,也不方便,家里关键也没人。”P14:“现在社区都有家庭医生签约,我认为定期上门随访很有必要。”
2.3.2 医疗改善的需求 大部分老年人表示社区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P4:“医院人太多,排不上号。农村也可以建医院,这样可以分流。”P5:“看病看不起,尤其是大病看不起,……门诊现在看病太慢了,工作不熟练,有两三个人都得等半个小时,要多找一些年轻的专员来负责。”P11:“这一年的免费检查全是应酬,社区应该责任到人,你管多少人,什么情况,大夫得负责任,就跟家庭医生似的,病历档案得知道,病情得知道,定期上家里去走访。”P12:“感觉医疗费用太高。我牙不好,去口腔医院去看,牙费太高啦。”P14:“医院里人太多了,要有专门的老年门诊就好了。”
2.4 生活照料需求 随着老年人年纪增大,长期照料问题日益突出。P1:“可以提供钟点工这是最好的。社区里有老年食堂,对于我来说也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对于年纪大了的人来说,再想去做一些复杂的菜已经不现实了。”P2:“如果有老年食堂,那太行了,老百姓都这个年龄了,做饭都不方便了,……甭管多少钱,能吃上热乎的。”P7:“我们一般都自己做饭,实在不愿意动了,就去超意兴吃点。如果我们给点钱,能把饭送到家里,那就更好了。”P10:“想有钟点工可以帮助打扫卫生,但没有合适的。老年食堂还是挺有需要的,不过社区食堂还是应注意干净和卫生。有的社区80岁以上老年人都可以免费吃饭了。”P11:“老年食堂倒是可以,对于手脚行动方便的还是可以,不能活动的怎么办呢,就得像外卖似的送到家,但现在没这个服务,社区这么多人,得多少人才能服务的过来。”P13:“维修类的老年人很急需,现在很多东西坏了我都弄不了,打电话给维修的,老半天才能过来。”
2.5 健康管理需求 部分受访老年人表示,平常会有意识从多渠道了解健康知识,注重自身健康管理。P2:“对于健康教育的讲座,我都参加,给老百姓讲讲,什么病吃什么药,别过量了。可以建个健康群,往里面发一些知识。”P7:“我老头得糖尿病20多年了,我定的健康报,老年杂志,看一些健康相关的,平常也一直在看养生堂。我可爱听这些讲座了。社区里开展讲座,只要是健康方面的我都听。”P10:“如果能增加器材的种类就好了,像我到这里来,就那里有个仰卧起坐,这边这个不好,那里有个好的,我都到那去活动。”P11:“健康方面知识太需要了,我天天看养生堂、健康之路、我是大医生,我都记笔记,十多本了。养生得科学,一些生活习惯很不讲究。”P13:“对于健康方面的知识,就顺其自然,现在比较希望的是有安全防护方面的知识,老年人跌倒太常见了。”
2.6 精神文化需求 通过访谈发现,老年人乐于参与文化活动,结交朋友,重视精神需求。P2:“我平时上上山,走一走,参与一些活动,也会去上个老年大学。”P5:“我朋友可多了,整天山上跑,跳绳啊,我还能劈叉呢。每天得活动,不活动不行。”P10:“心理辅导有也挺需要的,但是没有这样的机会。”P11:“心理辅导很重要,有这种忧郁的、老年痴呆的非常多,存在很多的心理问题。”P12:“我平常挺活跃的,我上的老年大学,学点自己喜欢的东西。”P14:“我平常想出去玩一玩,喜欢唱歌,我朋友都有去老年大学的,但我现在看孩子太忙,没有时间。”P15:“我老伴身体不好,需要一直照顾,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活动、锻炼。”
2.7 中医养生需求 访谈发现,中医特色理念与方法逐渐受到关注和认可,老年人需求度不断提高。P3:“我们都很注重养生,很喜欢中医,我一直看养生堂。”P4:“我比较关注中医养生方面,以前关注“养生堂”,“并且边看边记笔记,记了4、5本厚厚的笔记。”P9:“中医养生还比较需要,平常也会关注,只要打开电视,看到有这方面的节目,就会看一看。偶然的一些小知识,和老伴说一说,或者提醒老伴要加强这方面的防范。”P10:“中医养生还是不错的,有的话就会去关注,像我以前都打太极拳。”
2.8 政府政策支持
2.8.1 经济支持 部分受访老年人表示承担较大养老压力。P5:“看病看不起,尤其是大病看不起,你像这小小的病就好几百,经济压力特别大。”P7:“养老比较困扰的就是经济方面,现在不是我个人,有好多老人,政府要不管,就太难了,……住养老院最起码4 000元,而我们企业工资太低,就2 000元左右,想住也住不起。”P8:“感觉现在住不起院,看病很难。希望政府能够提供这方面的优惠。”
2.8.2 独生子女养老政策 大部分受访老年人表示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给予补助和支持。P5:“你看我们老两口都老了,就1个孩子,人家有小家庭,1个孩子,4个老人,确实是个困难,政府能从这个方面多考虑考虑,独生子女养老可以进行优惠、补助。”P11:“养老主要是家里没人,原来家里5、6个孩子那个行,现在只有1个,他是顾不过来的。”P14:“独生子女,住院也不敢住,没有人陪。去年就应该住院,但没人陪,自己又不懂。”
2.8.3 养老政策有待成熟完善 部分受访老年人表示,养老模式有待成熟完善,保障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P9:“我们也早进入老年社会了,……国家越来越关心老年人,国家发展的势头很好,社区养老是很适合我们的国情的。”P12:“现在国家的政策就这样,……所以很期望国家的政策,我们觉得贡献、能力都不比某些人差,退休的待遇却低很多,但是我们心态还是很平衡。”P14:“对于健康方面的知识一定要有可信度,现在保健啊骗子太多了,政府一定要占领起来。”P15:“我曾经是保养品吃的不少,之后我就不吃了,真正的保养品很少,现在国家要防止假冒的产品,建立真正的产品。”
3 讨论
3.1 部分老年人对养老持乐观心态,养老观念转变
通过访谈发现,部分老年人心态乐观,较晚考虑养老问题,认为可以以房养老,社区养老方式日渐接受。这与目前老年人普遍身体健康、开放包容的多元心态有关。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以“421”为代表的家庭结构(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日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居家养老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养老的需要。社区养老既让老人享有家庭温暖,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又能感受其他同龄人的欢乐。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家庭经济的影响下,社区养老越来越受到老年人欢迎。针对目前养老机构数量及质量的现状[2],《“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3]、《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4]指出,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强调,养老服务的供给离不开政府、市场、家庭、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社区应调整现有护理服务模式,加强老年人朋友关系网络的构建和维持,以社区、家庭为单元,强化邻里、家属、朋友与老年人的互助,提升其健康行为和自我效能;重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支持老年人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其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意识;鼓励建立医养护志愿者服务队伍,吸纳家庭成员作为养老提供者或志愿者,推动老年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形成多元养老方式。
3.2 创新医养护融合人才培养,提高社区全科诊疗服务能力 本研究中,老年人多次表达社区医疗不能够满足就医需求,社区医护人员短缺、专业水平较低且责任不到位、提高家庭医生等上门服务能力等问题,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5]。社区医疗是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途径。《“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指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慢性病者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确保综合、全面、连续的医疗、预防保健、社区护理服务。针对社区医护人员短缺、专业水平低的现状,鼓励并依托高校建立人才管理培训基地,创新医养护融合人才培养及管理机制;构建科学、系统、标准化的培训体系,开展有质量、有效率、有适用性的培训活动,提高社区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强化学科与人员构成,建立多学科、多专业社区医护团队;提升社区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强调职责明确,体现人文关怀。
3.3 大部分老年人重视对健康的管理 本研究显示,老年人具有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注重健康管理,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6]。老年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承担一定量的疾病预防与治疗工作,能够提高自我健康管理信心,促进健康行为产生,从而控制病情、降低医疗支出,改善生活质量[7]。这就要求社区能够多途径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强化信息化建设,打击虚假信息,规范健康档案,实现对社区居民网络化、系统化、多元化的智慧健康管理。
3.4 满足老年人多样性养老需求 本研究中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和主动参与的特点,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8-9]。原因可能是:(1)传统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弱化,老年人获得儿女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机会减少。(2)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退休后时间的充裕,使得老年人接触较以往更宽的社会面,对物质、文化和精神的追求也逐渐增多。《“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发(2017)13号]重点指出“繁荣老年文化”、“发展老年教育”、“加强老年人精神关爱”。这要求社区关注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心理问题,重视抑郁、焦虑不良情绪在老年人中的存在;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建立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开发针对老年人的智能健身器材,并注意设施的维护与管理,提高利用效率;鼓励以多种形式开展老年课程教学,促进老年人的自我交流、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另外,伴随中医护理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老年预防保健中临床效果明显,中医养生服务需求渐增[10]。社区应制定符合基层的中医药发展路线,开设中医特色门诊,促进中医适宜技术有序开展,满足老年人日常预防保健需求。随着老龄化发展,老年人身体状况、照料问题日益突出,大部分老年人希望社区开展老年食堂,提供家政服务,然而家政人员水平及服务质量参差不齐[11-12],提供资金供给、保障人员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性生活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确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尤为重要。
3.5 老年人承担较大经济压力,希望养老政策日益完善 研究结果显示,目前老年人经济压力主要来源于养老费用承担较大、医疗费用过高,退休金不能满足养老所需。医保政策是促进医养护养老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推动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提高其报销比例[13],促进银行支持养老机构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护理问题,解决低收入老人支付能力弱的问题是目前重要发展方向。也可以适当提高老年人尤其城镇职工的退休金水平,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间接增加老年人的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医养护一体化的发展。本研究中,独生子女家庭老年群体初具规模,艾燕等[14]研究指出,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照护缺失,使得老年人家庭护理与照护问题凸出。医养护一体化是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医养护服务规范及质量评估标准尤为必要。根据老年人差异化、多样化养老需求,针对性地提供养老服务,以此提高资源利用度,完善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