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2021-07-07王莉
王莉
摘 要:物流管理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将课程思政融入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以物流管理专业现有实践教学内容为基础,基于培养目标的实现,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构建全面覆盖、层次递进的思想认知实践模块、专业实践能力模块、创新创业能力模块、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体系,围绕思想引领、知行统一、创新探索精神的课程思政内容分层次供给,从而形成课程思政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
关键词:课程思政;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is a practical subject, and practical teaching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build the overall pattern of all-round education for all staff, it is imperative to integrate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to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logistics major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ideological cognitive practice module, 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y module, business innovation ability module, the practice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education system from two dimensions of time and spa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of the course is provided in different levels with the guidance of thought,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and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exploration, thus forming the teaching system of theory and practice under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Key words: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practical teaching
0 引 言
自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课程思政”新理念以来,学界关于“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如火如荼的展开,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特别是在“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及其实现路径等方面相关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在推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保障课程思政顺利推行及各门课程的协同育人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学术研究来看,基本强调的是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提高专业课教师理论课的思政意识和能力等,对实践类课程思政的研究还很少见;从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来看,目前更多停留在公共课、专业课堂中思政因素的尝试性融入,真正走出课堂的实践教学以及对实践教学体系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研究还很缺乏。基于此,本文以唐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在现有实践课程框架下,构建全面覆盖、层次递进的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
1 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各个高校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并分别对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的思政内容具体化。指出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注重让学生“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社会实践类课程,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1]。进一步对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2],也是课程思政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教育主渠道不仅包括理论课,也包括实践类课程,实践课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与学院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一致。实践课程作为唐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综合了物流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涉及企业物流及港口物流的各个环节,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效融合,对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当前新冠疫情防控背景及国际关系新形势下,国内国际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仅需求数量增多,同时对人才专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随时能够接收各种渠道的信息,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个人意识和批判精神,需要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識技能的同时,及时进行思想政治引导,传递职业精神、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理念。
2 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1 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课程思政建设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在此方针的指导下,物流管理专业教研室积极响应,经深入探讨认真研究后对理论课程教学大纲重新进行了修订,加入德育目标,加强每门专业课程的思想引领,同时任课教师根据具体课程内容设计课堂教学中融入各类思政元素,并应用于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中,任课教师对课程设计、课程考核、评价反馈等方面也在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目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已覆盖了全部理论课程。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理论课程教学,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课程体系的成熟和完善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实践课程须与理论课程、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教学软、硬件及师资队伍的支撑下构建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才能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2],掌握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理论及方法,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组织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如图1所示。
2.2 构建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包括实训课程、实习、社会实践及毕业设计[2]。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军训、实训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第二课堂。其中第二课堂涵盖丰富的实践活动形式,包括思想成长类、创新创业类、文体活动类、社会实践类、志愿公益类、工作履历类、技能特长类等活动形式。本部分将在现有实践课程框架下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实践课程开设时间及其对应思政内容供给着重点的不同将实践课程体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为四大模塊。如图2所示。
(1)思想认知实践模块。本模块课程包括军训和认识实习,开设时间在大学一年级,在时间上与思政课程同步,能进一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与思政的融合点强调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军训是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必经的第一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同时隐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是加强学生国防意识,强化爱国主义情怀的天然沃土,是培育学生理想信念的特殊契机。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磨炼意志品质,激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这一实践环节作为大一新生的必修课起着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品格养成的关键作用,唐山学院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军训办公室,协同有关部门配合,按照动员、施训、评比、阅兵等步骤有序开展军训工作,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将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国家安全、紧急救护、消防安全教育贯穿到军训的全过程。
认识实习是物流管理专业集中实践环节之一,通过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部门的物流管理和物流经营现状,加深对企业物流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理论。并通过实习调研活动,锻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学习态度。认识实习中,选取诚信经营、求实奉献、服务社会的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深刻体会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邀请优秀的企业家以讲座的形式讲述其创业历程,让学生从中感悟企业家的品格、思想、责任、创新及永不放弃等优秀品质。
(2)专业实践能力模块。该模块课程是学生对专业学习进入到核心阶段所开设的实践课程,集中于大二、大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及专业导向性和职业指向性[4]。与思政的融合点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创新探索。专业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2]。本模块包括专业基本技能实训课程以及设计性、综合性实践能力拓展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包括物流信息管理实训、市场营销模拟实训、SPSS实训、仓储管理实训、供应链管理实训、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设计性、综合性实训课程包括物流系统设计、创业沙盘模拟实训、物流综合实训、虚拟商业社会经营实训。
在课内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需求、成长规律和价值取向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多采用启发研讨式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互动,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和发表观点的话语权,在对话中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转化对学生的价值传输。课堂之外教师结合专业特点积极举办思政教育特色的主题活动,以供应链协会等社团为载体,在社团组织结构设置、换届选举等管理中融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模式,以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权力,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得到成长。
另一方面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借助实习实训基地,基于社会需要开展与课程相匹配的服务学习活动,使学生的课程学习和社会需要连接,把学科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从而将思政元素渗透到校内校外的课程实践中,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
(3)创新创业能力模块。这一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实践活动。该阶段要求学生在完成大部分专业课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使学生了解物流相关领域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规则,运用专业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突破原有思维模式提出解决方案,从而获得职业情感、适应社会工作。与思政的结合点强调爱岗敬业、创新探索、学术诚信、实干兴邦、建设国家的家国情怀。该阶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及学科竞赛,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4)第二课堂。除了上述三大实践教学环节,学院开设的第二课堂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从而保证学生四年在校期间实践活动的承接性和连续性,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渐进式稳步提升。第二课堂育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第一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5]。学院第二课堂包括思想成长类、创新创业类、文体活动类、社会实践类、志愿公益类、工作履历类、技能特长类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其中创新创业类划分成论文发表、学科竞賽、创新创业类竞赛等多个分项,与第一课堂的教学、科研紧密相关,因此在实践中应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互融、互补互进,形成团委、教学及科研单位多部门联合构建协同育人的机制。
3 结束语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是其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能否顺利成长为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实践教学不仅与理论教学互补互融,也要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实践教学的抓手是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的设置是基人才于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应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整体设计,要有价值观的引领和支撑,即课程思政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要时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实践教学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比如,专业能力、创新意识,但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6],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的责任。要实现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还需作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 2020.
[2]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使用指南[Z]. 2020.
[3] 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 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Z]. 2007.
[4] 邓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理论与实践[M].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5] 李丽,周广,臧欣昱. 创新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实践探索[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4):112-116.
[6] 侯微. 新闻传播实践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 出版广角,2019(7):76-78.
收稿日期:2020-11-06
基金项目:唐山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JG1967)
作者简介:王 莉(1979-),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逆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