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1-07-07蔺丽君

考试周刊 2021年43期
关键词:初中阶段开展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蔺丽君

摘要:现在中国的教育部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了更高程度的重视。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英语这一学科是该阶段学生所接触的一項最为基础的学科,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都会对其产生一种畏惧感,所以初中阶段英语教师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而文章就将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策略

现在中国的教育改革工作已经开始朝向更为深入的方向开展,无论社会还是教育部门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所以在此背景下,初中阶段英语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科学有效的心理素质目标。同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尝试使用暗示、辅导等一系列方式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可以在此过程性形成优秀、健康的心理品质。但现在部分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师,其认为自身的教学任务就是知识点的讲解,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并没有过多重视,这样根本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 学生学习心理的分析

对于学习这一过程来说,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程度的挑战性,再加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都会在学习上产生一定程度的竞争力,所以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其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有所下降,那么其就会因此产生相应的不安感。甚至有一部分家长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会产生过度重视,如果学生学习成绩较差,或其学习成绩有所下降,那么家长就会对学生进行埋怨,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容易产生相应的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甚至是厌学心理等,这些心理状况的存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直接性影响。经过调查结果可以显示,对于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来说,其在实际学习课堂上根本不敢与教师对视,同时也害怕自己被老师提问。而对于具有厌学心理的学生来说,其在课堂上的表现基本上就是以下几种: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学习过程中不会主动做笔记;经常观看一些课外书等。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自信心,其学习效率很难得到保障。教师在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一定不能对学生进行批评或强制性的灌输,而是要对学生本身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二、 心理健康教育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一)心理健康教育为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对其学习效果产生直接性影响的就是非智力因素。虽然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其中,但该因素对于学生的整个认知过程都会起到一定程度的指导及定向等作用。对于英语这门学科来说,其属于学生成长过程中学习的一门新的语言,如果教师想要保证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那么就要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调整,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才会变得更为积极主动,同时在正确学习态度的作用下,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也会有所提升。

(二)英语教学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平台

在大部分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都会在其他科目的教学课堂上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其只有依托于相应的媒介载体才可以实现在教学课堂上的融合。同时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还需要对丰富素材进行使用,这样才可以保证该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而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学习科目来说,教学课本中所涉及的素材以及资源最为丰富的就是英语,同时英语教学内容还对一些不同领域的知识及文化信息等都有所涉及。所以如果初中英语教师可以结合英语教材内容,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渗透,那么不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英语知识本身所拥有的魅力,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 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心理教育的认知不足

现在中国所拥有的心理教师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少,同时其个人能力存在的差异也比较大。再加上中国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了更高程度的重视,所以就导致各个学校的学科教师基本上都承担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但经过调查结果可以显示,现在部分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必要。这些教师所重视的只是知识点的讲解,其认为如果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就会过多地占据真正的教学时间。同时部分英语教师对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意义以及重要性等根本没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所以就导致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始终无法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

(二)教学方法传统刻板

虽然现在中国的教育观念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现在仍然有部分初中英语教师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这些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仍然意识不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部分初中英语教师都是在围绕自己开展教学工作。除此之外,这些教师所注重的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部分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使用灌输性的教学方式,对于英语单词以及英语语法,教师只会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死记硬背,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根本不会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甚至长期如此学生还会对英语学习产生相应的抵触感。

(三)课堂气氛沉闷紧张

现在教育部门明确要求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互动,同时还要提升思想层面的交流,活跃整个英语课堂的学习氛围。但是现在部分初中英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所以就导致英语课堂始终处于比较沉闷的氛围之中。甚至还有一部分初中英语教师,会为了使学生更服从于自己的管理,选择实际课堂上始终以比较严肃的面貌面对学生,以此在达到树立威严的效果。虽然这样确实有利于教师树立威严,但是会导致很多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同时学生也会不愿意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教学氛围中,那么其很快就会丧失对于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其学习效果也就很难得到保障。

猜你喜欢

初中阶段开展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