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7-07王振华李佳琦王淑颖

天津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天津市科普

王振华,李佳琦,王淑颖

(1.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天津300011;2.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天津300042;3.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天津300072)

0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1]。“十四五”时期是天津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提供新发展动能。进入新时代,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国家和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都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普人才作为科普事业的主力军,是科普事业中最宝贵的资源,在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新时期如何提高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发科普人才创新活力,为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普人才队伍支撑,成为迫切需要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1 科普人才的内涵与分类

1.1 科普人才内涵

科普人才是科普活动的组织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科普人才的概念是研究其培养与队伍建设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学界一直没有对科普人才的概念达成统一共识。郑念等[3]认为随着国内科普工作的开展,科普人才的概念应不断深入。《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定义的科普人才为“具备一定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从事科普实践并进行创造性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劳动者”[4]。因此,科普人才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同时也要具备以通俗易懂且饶有趣味的表述方式向公众普及科学文化的能力和策划组织科普活动的能力[5]。

1.2 科普人才分类

一般来说,依据职业性质及从事科普工作的时间占总工作时间的比例划分,科普人才队伍可分为科普专职人才和科普兼职人才2类群体[6]。科普专职人才是指每年从事科普工作超过其总工作时间 60%的人才,包括各级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的科普管理人员,科研机构、大学和中专的专业科普研究和创作人员,专职科普作家,中小学专职科技辅导员,各类科普场馆的有关工作人员,科普书籍、期刊和报纸的编辑,科普频道和广播电视台专栏的编导,科普网站的信息处理人员等。科普兼职人才在非职业范围内从事科普工作,他们只在一些科普活动中从事宣传、辅导、演讲等工作,主要包括参加科普活动的志愿者、科技馆(站)的志愿者、开展科普活动的科技人员和中小学兼职科技顾问等。

2 天津市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2.1 取得的进展及成效

①科普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2019年3月,天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全域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广泛吸纳有能力、有意愿、有时间,具备较高科学素养的人员参与科普工作,为全域科普提供人才支撑”。截至 2019年底,全市共有科普人员 30916人,同比增长 3.53%(图1)。其中科普专职人员 3341人,占科普人员总量的10.81%,相比 2018年科普专职人员总数及占比均有所增加。2017年以来科普兼职人员数量也在不断上升,2019年底科普兼职人员达到 27575人,比2017年增长了 79.14%,同时科普兼职人员年度实际投入工作量达到 22736.38人月,比 2017年的17437人月增长了30.39%。

②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科普人才发展通道。2019年天津市在图书资料职称系列中增设科学传播专业,开展科学传播职称评审工作,与北京市采用同一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京津冀互认,为科学传播普及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开辟职称评价通道,解决了科普工作者长期缺乏规范的行业资格评定标准和评审组织,职称评定通过率低、晋升渠道不畅、影响学术交流和职业发展等实际问题。首批科学传播职称评审共有 25人分别取得天津市首批科学传播专业高级和中级职称,评审通过人员中整体学历水平高,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92%,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24%。开展科学传播职称评价工作提升了天津市科普工作专业化水平,有力推动了天津市科普人才队伍发展。

图1 天津市科普人员总量分布图(单位:人)Fig.1 Distribution of total number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ersonnel in Tianjin(unit:person)

③科普人才队伍整体效能显著。科普人才队伍作为推动全域科普工作在一线落实的主力军,在推动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提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 2020年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截至 2020年末,天津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达到 16.58%,显著高于 10.56%的全国总体水平,实现了《天津市大力推进全域科普工作行动计划(2019—2020年)》提出的“确保到 2020年末我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6%”的目标。由图2可见,2020年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十二五”末的12.00%提高了 4.58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同类城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位稳居全国第3位。

图2 天津市公民科学素质增长趋势Fig.2 Growth trend of citizens’ scientific quality in Tianjin

2.2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科普专职人才总量不足。《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20》数据显示(表 1、表 2),2010年以来我市科普人才队伍中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的数量比例一直维持在 1∶9左右,兼职人才在科普人才总量中占据的比例较高,作为科普工作中坚力量的专职人才数量存在较大缺口。

表1 天津市2010—2019年科普人才数量(单位:人)Tab.1 Number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alents in Tianjin from 2010 to 2019(unit:person)

表2 天津市2010—2019年专兼职科普人才占总量的比例(单位:%)Tab.1 Proportion of full-time and part-tim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alents in Tianjin from 2010 to 2019(unit:%)

②科普兼职人才质量有待提升。根据《中国科普统计2019》数据显示(图3),科普兼职人才中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上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数量偏少,在科普兼职人才总量中的比例普遍低于 75%,且低于同年份科普专职人才中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上或大学本科及以上人才所占的比例。从受教育程度来看,科普兼职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波动性比较大,与科普专职人才有差距。

图3 科普专(兼)职人员中中级职称及以上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Fig.3 Proportion of personnel with intermediate professional title or above or with bachelor degree or above in full-time(part-tim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alents

此外,由于科普兼职人员仅在非职业范围内从事科普工作的职业性质,存在不稳定性、工作内容相对混乱、接受科学传播技能培训较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大量科普兼职人员在科普实践中对组织要求落实不到位,对多种知识的多样化涉猎存在不足,甚至屡次出现在科技讲解现场被游客问得哑口无言的窘况[7]。因此兼职人员科普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提升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③高水平科普人才资源匮乏。在本市科普专职人员中,科普创作人员所占的比例较低,《中国科普统计 2019》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7年本市科普创作人员占专职人员的比例平均在 10%以下,高层次科普人才的缺乏导致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原创与设计很难做到高水平,很难有效推广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无法满足公众对高质量科普的实际需求。本市高校作为培养科普专业化人才的重要基地,极少有开设科技传播、科学普及等相关专业,即使有相关专业也多是作为第二学位供学生课余时间辅修,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长效机制,或者在硕士培养中列在其他专业后,缺乏明确的学科定位和完善的师资队伍,难以满足培养高层次专业科普人才的需求。

3 对策建议

通过前文的研究分析发现,虽然天津市科普人才队伍总量稳步增加,并且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科普专职人才在总量中的占比偏低,科普兼职人才缺乏规范管理,导致整体素质波动性比较大,高层次科普人才的数量较低,距离当下科普工作发展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对此,本文给出科普人才的发展建议。

①不断扩大科普专职人才队伍规模,强化科普兼职人才队伍管理。近年来天津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实力大增。科技工作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作为科技知识的创造者、转化者和传播者,是从事科普创作的合适人选,要充分发挥本市科技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加以引导和培养,从而为我市科普人才队伍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在不断壮大科普专职人才队伍的同时还可以满足本市科普工作的实际需求。另外,为强化对科普兼职人才队伍的管理,在科普工作中要明确科普兼职人才的工作职责,依据工作职责择优聘用科普兼职人才,做到因岗设人,人尽其才,不断完善科普兼职人才培训体系、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式,强化实践培养,不断提升本市科普兼职人才的质量。

②加强高层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科普专家的引领带动作用。高层次科普人才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专业技能和社会影响力,传播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能够遵循科普范式进行研究和实践,在科普工作中发挥着“领头雁”作用。因此要十分重视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将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与我市科普事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一方面,在本市重点高校中设置科技传播、科学普及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重点培养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科普人才,创新培养思路,打造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科普高层次人才队伍。高校要加强与专业性的科普培训机构(基地)结合,明确各自定位,共同发挥人才培养作用。另一方面,要特别注重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已退休的院士、教授、专家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他们对年轻科普工作者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科普人才成长。

③深入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服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天津市地域和科学传播的特点,不断完善科学传播专业评价体系标准,优化组织评价方式,规范行业人才评价,扩大职称评审单位覆盖面,向优秀科普人才和基层一线倾斜。畅通科学传播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晋升通道,持续提升人才获得感,充分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发挥获评人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科普从业者加强专业修养,激发创新热情,鼓励担当作为,提升科学传播队伍的整体水平。此外,还要通过科学传播职称评审工作吸引和留住更多科普人才,提高科普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团结和凝聚科学传播专业技术人才。

④完善科普工作激励机制,加强对科普人才队伍的正向引导。按照国家和我市相关规定,对在科普工作中表现良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在科普基层一线选树先进典型,持续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先进评选等活动,借助媒体等开展先进典型宣传工作,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投入,激发广大科普人才投身科普创作的热情。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普工作奖励体系,借鉴上海市设立“科学技术普及奖”的经验,增设天津市科学技术普及奖项,鼓励行业与社会设立相应科普奖励,对在科普技术开发、科普产品创新等工作中业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实施奖励,充分发挥科普奖励对科普人才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天津市科普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科普达人养成记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