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防震与应急》漫画绘本的创作与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传播

2021-07-07岳秀侠

天津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科普知识防震画册

岳秀侠,许 贺

(天津市地震局 天津300201)

0 引 言

在面对破坏性地震时民众的应急避险和处置能力不同,所遭受的损失程度也会有差异。中小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灾害抵御能力和自救能力非常有限,相对于成年人更容易遭受地震灾害威胁,加强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学普及,增强应急避险能力是保护其生命安全的最有效手段。

漫画绘本与一般读物相比,具有主题鲜明、画面直观以及文字通俗易懂的特点,可以把抽象的科学概念具象化、把艰深的科学原理浅显化[1],在解释科学知识要点时能通过形象的图画将儿童带入到相关情境中去,激发想象力和探知欲,进行自我融入式学习,这一点对于开展面向儿童的防震减灾知识科普而言尤为重要[2]。2019年天津市地震局在天津市科委的支持下,创作了《学校防震与应急》画册,向全市中小学校免费发放,并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方式向社会传播,有效助力天津市中小学校的防震减灾科学普及工作。

1 漫画绘本创作技巧

1.1 选题策划

科普绘本选题不仅要根据儿童的需求,适应儿童的心理,引导儿童的兴趣,更要具有科学普及的重要意义。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且学生的行为能力有限,大地震来临时,学校往往是人员伤亡最多的场所。2017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加快推进“标准”落实,增强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校防震与应急能力势在必行。在充分调研并对业界类似图书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人员密集场所地震避险》和《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等国家标准为科学依据,以学校防震与应急为主题创作科普漫画绘本,旨在推动中小学校普及地震安全知识,有效应对地震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轻人员伤亡。

1.2 创意造型设计

漫画是用最简单而夸张的手法,运用变形、比拟、影射等方法来进行描绘。进入新媒体时代,漫画以更直观、更有效的方式适应快餐文化市场,被广泛用于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的普及。科普漫画以生动幽默的情节受到读者的欢迎,受众面非常广泛,普及性强,上至老人,下至小朋友都能轻松愉快地接受[3]。《学校防震与应急》画册受众对象为中小学校师生,整个创意不局限于“如何正确地传达防震减灾知识”的层面,兼具“防震减灾”主题的科学性和漫画本身的文学性、艺术性,突出激发中小学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的兴趣,围绕“知识性,探索性,趣味性”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话语简单幽默,画风清新活泼,根据儿童的兴趣点突出动作互动性。人物造型设计以小学生、青年教师和中年校长为主。以学生校园实际生活为故事脉络和画面主要场景进行地震灾害的情景再现,激发儿童的自我融入感,使其身临其境地学习地震科学知识。

1.3 表现手法选择

《学校防震与应急》画册的表现形式为情景式写实风格,没有过于复杂的画面感和人物关系,运用简单的线条、浅淡的色彩、简洁的构图和精炼的语言对话来描绘故事,将地震风险防范、震时避险和震后救助相关知识通过融入日常校园生活,进而融入故事脚本创作,形成漫画与科普高度融合。画册采用正24开,为了达到页面整洁精炼,又能突出防震减灾科普重点,兼顾四格漫画的表现手法,采用了单格漫画+多幅小图形式,每一页表述一个完整科普知识点,同时运用动作站位、色彩关系、镜头角度、文本镶嵌、远近景结合等手法突出画面表现力,在大的主图中增加 2~4幅表现动作的小图来增强互动感,既保持整个画面的画风和内容完整性,又突出强调了故事内容中的知识重点。

1.4 脚本撰写

绘本脚本是撰写者与绘画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要适合绘本创作,能把故事的精髓传达给绘画作者,并且言简意赅、有画面感、有思想、能打动人。在科普漫画文字脚本撰写时要保持科普漫画的科学性,就要注重输入和输出同样重要,科普漫画的创作常常是为科普知识特意编写,并非天马行空,因此准确表达科普知识在此阶段尤为重要。《学校防震与应急》画册脚本编写从校园防震减灾科学普及需要为出发点,根据中小学生校园生活经验和视觉感知能力的体会以及对周边事物的观察特点,在保证漫画科学性同时兼顾故事性和趣味性,选择了课堂、食堂、宿舍、体育馆、室外等中小学生现实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为场景进行分析、取材、编写脚本,将根据相关地震标准凝练的重点知识内容(图 1)融入其中,直观通俗、形象生动地讲述学校、老师、学生震前该如何做好地震风险防范、震时该如何科学避险、震后该如何做好救助。脚本撰写过程注重受众学生的年龄差距,图和对话主要针对年龄小的学生来阅读,便于直观形象地学习地震避险知识;文字说明是知识凝练,适合年龄稍大的学生和老师来精读,在学习的同时启发思考,因此画册可以作为中小学校进行防震减灾教育的课外辅导用书。

图1 脚本内容框架图Fig.1 Script content framework

1.5 图画绘制

绘本是通过图画和文字的同时使用,来表述特定的故事情节和主题的图书形式。当下的读图时代,视觉是儿童获取信息最便捷、最直观的认知途径。而图画在绘本叙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使儿童只需要翻看画面便能大致明白书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内容。一部好的绘本图书,图画不再是文字的辅助和诠释,而是绘本的主要表现工具。《学校防震与应急》图画绘制根据事先编好的脚本,把要表述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文字巧妙地藏到图画里,通过图形的结构搭配、色彩变化、场景变换和人物情感、动作的表达,突破单调、呆板的状态,实现灾害情境的形象还原,使画面构成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融入情境接受地震科学的熏陶和教育。

2 漫画绘本的信息传播

防震减灾科普漫画绘本的信息传播可以有效满足儿童的视觉认知和心理需求,有助于儿童凭借生动有趣的图画来学习地震知识,增进对地震灾害的了解,提高地震防御意识与躲避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普绘本信息传播方式也有了新的发展,由过去单向性的大众传播方式发展成为具有互动特征的多渠道传播方式,不再局限于停留在展览馆里、科普画廊和报刊上,而是将精品复制成光盘、软件,通过电脑、网络、手机等各种渠道广为传播[4]。为了增强画册的科学传播效果,将画册的发放与现代互联网传播手段相结合,举办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系列宣传活动促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传播。

2.1 传统单向性传播

画册的受众定位在中小学校师生,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仍然是地震科普知识普及过程重要的一环。印制画册2.5万册,免费向全市100多所中小学校图书室发放,作为学校防震减灾教育的课外辅导书,低年龄的同学可以通过图画学习简单的地震避险技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科学原理;高年龄的同学完全可以通过图画和文字说明来理解探索学习科学知识。为增强画册的科普知识传播效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发放活动,在 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举办《学校防震与应急》画册首发式和赠书活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讲座进校园活动并现场发放;举办“学知识赢画册活动”,面向中小学校公开征订需求等,把科普绘本送进学校、送到学生手中。同时通过天津地震局官方微信、微博和天津市的北方网、津云等多家媒体对活动展开展宣传,吸引更多读者来关注。

2.2 互联网创新传播

在传播模式上创新,将《学校防震与应急》画册制作成电子书和简单动画视频,通过天津市地震局官方微信、微博和门户网站进行发布,利用手机、互联网等媒介实现科普绘本的“二传手”和“再传播。吸引天津科普云、天津科普惠、天津科普说、天津各中小学校公众号、天津应急等本地媒体和四川地震局、新疆地震局、海南科普、湘江晨报、湖南防震减灾、海南科普等 30余家媒体,通过网易新闻、快资讯、百度新闻、新浪新闻、微信平台、头条号、微博、企鹅号、腾迅新闻、手机网易网等 10余个网络平台进行转发,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阅读和转发,有效提高中小学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达到了很好的宣传实效。

3 结 语

当前科普漫画绘本仍然是帮助儿童认识地震灾害和学习地震避险技能的重要教育手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防震减灾科学普及的需要,对于科普漫画绘本在信息内容的表达方式、灾害情境的形象还原、科学原理的视觉展现、传播媒体的综合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理解和接受能力来对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进行创新设计与再呈现,将儿童的兴趣点和所要普及的知识点高度融合,还要创新利用传统和现代化(手机、互联网、AR技术)的传播手段,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在寓教于乐中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

猜你喜欢

科普知识防震画册
防震演练
一种新型折页式防震锤
基于语义分割和空间上下文信息的防震锤识别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MG动画短视频与气象科普知识传播研究
小画册
小画册
小画册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