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理筋与整脊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的疗效观察
2021-07-07岳峰杰刘伟基
岳峰杰,刘伟基
(山西省晋中市中医院,山西 晋中)
0 引言
骶髂关节错缝又称骶髂关节紊乱、骶髂关节扭伤、骶髂关节半脱位等,多由于外力扭伤、外伤或慢性劳损,导致骶骨和髂骨间耳状面关节发生移位或相关肌肉韧带劳损,从而引起骶髂关节无菌性炎症和功能障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晋中市中医院颈腰椎病科门诊就诊的40例骶髂关节紊乱患者按抽签方法随机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例,女性19例,年龄31~60岁,平均(40.68±5.32)岁,最短病程为1 d,最长8个月,患者除下腰部痛外,臀部痛11例、下腹部及腹股沟痛4例、下肢痛5例。对照组男性3例,女性17例,年龄29~63岁,平均(41.68±4.16)岁,最短病程为1 d,最长10个月,患者除下腰部痛外,臀部痛8例、下腹部及腹股沟痛6例、下肢痛6例。两组病人一般信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1],具体如下。
①症状:腰下部疼痛,并有单侧或双侧骶髂关节臀外上方疼痛,有的单侧或双侧交替发生类似坐骨神经样疼痛。患侧骶髂关节周围肌肉痉挛,下肢活动受限,且不能负重、跛行,弯腰、翻身、仰卧等能引起症状加重,患侧下肢疼痛无力,可有下肢放射痛,偶有麻木感,自觉下肢有延长或缩短。
②体征:骶髂关节局部压痛或叩痛,双下肢不等长,髂后上棘处有凹陷或饱满感,单腿站立试验阳性,骨盆分离挤压试验、“4”字试验、床边试验均为阳性。
③X线:骨盆正位片显示骨盆旋转(闭孔左右不对等),部分患者可见患侧骶髂关节间隙增宽或变窄,关节面排列紊乱,耻骨联合略有上下移动,陈旧性患者可见骶髂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或骨密度增高。
1.3 排除标准
①排除强制性脊柱炎、骶臀部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骶髂关节结核、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发的疼痛者;②妊娠妇女;③合并严重性心血管、骨质疏松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2.1.1 针刺及红外线照射治疗
患者俯卧位,使用苏州东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东邦针灸针,针刺元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配以委中穴,采用呼吸进针法,根据患者体型肥瘦调整进针深度,进针后施以捻转补泻,得气即可;红外线照射腰骶部,温热为宜。每次 30 min,每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
2.1.2 理筋与整脊手法治疗
①理筋。患者俯卧位,术者立于患者一侧,在腰骶部施予柔和的拨揉手法,时间5~10 min。根据X线影像学检查及体格检查(以影像学检查为准),嘱患者取合适体位,若腰椎发生侧弯,侧弯的凹侧在左,凸侧在右,拨揉左侧髂腰肌和腰方肌,反之亦然,手法力度宜重、频率宜慢,有渗透力;再拨揉患侧股内收肌,急性期手法宜轻,频率宜快,慢性期力度稍重,有渗透力。
②整脊。后错位型:患者俯卧,医者站立于患侧。施压手掌根压于患侧骶髂关节,另一手掌根叠压在施压手上,双手先用力下压骶髂关节,在患者呼气末时给予短促柔和的推压力2~3次;前错位型: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医者立于患侧,双手分别握住患侧下肢的膝踝部,先做屈膝、屈髋动作,内收外展5~7次,再往对侧季肋部过屈髋膝关节,趁患者不备用力下压2~3次。注:以上复位不强求出现关节弹响,关节有位移即可或检查双下肢是否等长[2]。每日1次,每次15~20 min,3~5次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红外线照射和整脊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同观察组。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的疼痛程度,共10分。
3.2 疗效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治愈:腰骶痛消失,翻身、弯腰、起卧活动自如;好转:腰骶痛减轻,翻身、弯腰、起卧活动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治疗方法均有疗效,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n, %)
4.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病人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比较(±s, 分)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比较(±s, 分)
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20) 7.61±1.65 2.57±0.51对照组(n=20) 7.89±1.41 3.37±0.68 t 5.697 3.645 P 0.549 0.001组别
5 讨论
中医认为,骶髂关节错缝属“骨错缝”“筋出槽”范畴。多因跌扑闪挫、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湿邪而发病,以致腰胯部筋脉拘挛、气血凝滞、关节失于开合而发病。《黄帝内经·灵枢·经筋》篇有对足太阳经筋及其病变的论述:“起于足小指,……斜上结于膝;……结于腘;……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病:……腘挛,脊反折,……,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足太阳经筋的病变多在其循行所过之处,针刺治疗则以局部取穴为主。根据“经络所通,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理论,在治疗时,以远近取穴相结合,主穴:关元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配以委中穴。
关元俞位于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膀胱俞位于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二骶后孔,中膂俞位于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3骶后孔,白环俞位于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四骶后孔,此4穴均在骶髂关节附近,且主治以腰骶痛为主。委中穴又名郄中、血郄,是膀胱经的合穴和下合穴,《针灸大成》有“腰背委中求”之说,《素问·刺腰痛》篇:“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席弘赋》中:“委中专治腰间痛”。因此委中穴是治疗腰背痛的关键穴位。诸穴配伍,可舒筋健骨、通络止痛、活血散瘀,能起到疏通膀胱经气血、舒筋缓急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骶髂关节错缝的发生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损伤多为弯腰搬提重物或久坐(卧)起身时发病,慢性损伤多由跷二郎腿、单肩背挎包、“葛优躺”、坐姿歪斜、长期弯腰劳作如拖地等引起肌肉及关节失衡所致。其临床症状包括疼痛症状和功能障碍,疼痛部位涉及下腰部、臀部、下腹部、腹股沟、下肢、膝关节、足部,功能障碍主要有翻身、弯腰、起卧时疼痛加重。在临床中发现,在松解髂腰肌和腰方肌后再行骶髂关节整复手法可以有效缓解骶髂关节错缝引起的下腰痛及其引起的腰椎功能障碍。廉杰等[4]研究认为,引起骶髂关节错缝的先导原因为筋滞,而后骨错,在治疗时也是以筋为先,调骨在后。韦以宗等[5]认为,一侧腰大肌短缩可引起同侧腰方肌、髂肌痉挛,导致腰椎旋转侧弯、骨盆移位。John Gibbon[6]指出,髂腰肌的痉挛通常在坐位站起时加重,单侧的髂腰肌痉挛可以在同侧的腰椎凹侧面发生,在骨盆力线矫正后,髂腰肌张力增加仍有可能是骨盆紊乱再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骶髂关节错位又可引发骨盆倾斜、旋转,继而引起腰椎侧弯和生理曲度的改变。因此,松解髂腰肌和腰方肌对于改善腰椎侧弯、曲度和骶髂关节位置关系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7]。
拨揉股内收肌可有效改善患者翻身时的疼痛,有报道称,错位的一侧骶髂关节会引起同侧股内收肌紧张,但机理尚不清楚,值得同仁共同交流,临床中首先拨揉哪一侧的股内收肌尚不能肯定,一般先治疗患侧,若效不显,可治疗另一侧[8]。
因此我们认为腰椎、骨盆、下肢之间是互为依托的,病情方面交互代偿,功能上相互协作、相互制约。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理筋与整脊手法治疗骶骼关节错缝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