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蛇灸合三伏灸对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1-07-07瞿彬业涂显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0期
关键词:灸法综合症督脉

瞿彬业,涂显琴

0 引言

慢性疲劳综合症会使患者出现持续性的疲劳症状,且通常伴不良的身体和精神表现例如咽喉、肌肉疼痛、健忘、失眠等[1-2]。本文研究结果指出,长蛇灸合三伏灸法在纠正患者疲劳及改善CFS的临床症状方面取得了更理想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80例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时间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随机单盲法分为四组,每组20例。A组:女13例,男7例;年龄18~68岁,平均(43.15±4.59)岁。B组:女14例,男6例;年龄18~66岁,平均(43.35±4.42)岁。C组:女15例,男5例;年龄19~67岁,平均(42.96±4.51)岁。D组:女12例,男8例;年龄19~68岁,平均(42.97±4.66)岁。四组资料比较差异小(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1994年11月CDC的fukada修订的CFS诊断标准;②自愿参与并签订好同意书。排除标准:因各种因素导致治疗终止的患者。

1.2 方法

备药:将斑蝥、甘遂、白芥子、玄胡、细辛等药物烘干后等量划分,磨成粉末后混合蜜糖与姜汁拌匀呈糊状,将药物做成饼状(2.0 cm直径、0.5 cm厚),于正中置少量麝香。

取穴:①初伏:肝俞、肺俞、足三里;②中伏:脾俞、心俞、肾俞③末伏:气海、神阙、关元。

A组:长蛇灸,使用一条生姜泥,沿患者脊柱由大椎到脊中再到腰俞穴铺垫,保证2~3 cm厚、15 cm宽,同时将高2.5 cm、宽3 cm的艾绒铺在姜泥条上,上尖下宽呈等腰三角形,长蛇形艾炷,于艾柱的头、身、尾3处点燃,燃尽后继续使用艾绒复灸,3~4壮后去除姜泥,纱布沾热水拧干后将皮肤擦干。注意患者皮肤有潮红现象但不会起疱。

B组:三伏灸,雷火针灸后将事先备好的药饼置于穴位上,选用防过敏胶布(4 cm×4 cm)固定药饼,年龄<15岁患者贴药时间需4~6 h,年龄≥15岁患者贴药时间需6-10 h,贴时皮肤应无灼热感,疼痛患者贴药时间在24 h内可作适当延长。若贴药处皮肤疼痛感强烈需提前取下,贴药时间足够,药贴取下后发现较大水泡者需使用消毒针将泡液排出并用龙胆紫擦拭,伴有瘙痒者可适当选用止痒作用的烫伤膏。

C组:穴位埋线,准备消毒弯盘和生理盐水(浓度0.9%),将羊肠线建成若干段0.8~1.0 cm小段置于其中浸泡,然后将肠线穿入无菌9号注射针针尖,将剪去针尖的毫针穿入注射针尾部,组成一套。注意保持肠线水平防止滑落发生。穴位处皮肤消毒用酒精擦拭,持针刺入穴位,保持1针1穴,合适深度时将针向外稍撤,拇指按压毫针针尾,以注射的方式使肠线埋入穴内,确认埋穴成功后撤针并再次对穴位皮肤消毒处理。

D组:长蛇灸合三伏灸,联合A组与B组的治疗方式,操作与之一样。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利用疲劳评定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进行评估。

(2)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可正常进行社会活动,适应工作节奏;显效:症状消失≥2/3;有效:症状消失≥1/3;无效:症状消失<1/3或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3)在治疗前后使用散射浊度法对患者的血清进行测定,记录IgG、IgA、IgM水平,血液标本采集、离心等操作皆为同一人完成,分出上清液后,冰箱备用。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做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四组疲劳评分

治疗前,A组、B组、C组、D组的疲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组的疲劳评分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四组疲劳评分(±s, 分)

表1 比较四组疲劳评分(±s, 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20 8.12±2.14 3.98±1.02 B 组 20 8.33±2.41 3.87±1.33 C 组 20 8.65±2.55 4.61±1.11 D 组 20 8.41±2.16 2.21±0.91

2.2 比较四组疗效

D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比较四组疗效[n(%)]

2.3 比较四组体液免疫水平变化

A组、B组、C组、D组治疗前的IgG、IgA、IgM水平与本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两两间的IgG、IgA、IgM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四组体液免疫水平变化比较(±s)

表3 四组体液免疫水平变化比较(±s)

指标 时间 A组 B组 C组 D组IgG 治疗前 14.58±3.64 14.66±4.51 14.47±3.52 14.37±3.19治疗后 13.89±2.52 14.01±3.22 13.97±2.15 14.11±3.22 IgA 治疗前 2.56±0.36 2.58±0.45 2.52±0.71 2.61±0.82治疗后 2.15±0.74 2.33±0.75 2.49±0.65 2.39±0.72 IgM 治疗前 1.67±0.14 1.69±0.21 1.68±0.52 1.62±0.55治疗后 1.59±0.33 1.65±0.58 1.55±0.29 1.61±0.85

3 讨论

中医学将慢性疲劳综合症中常见的咽喉疼痛、抑郁寡欢、疲劳等表现和五脏功能联系起来,认为五脏失调是引起一些列症状的主要因素[3-4]。督脉,属于人体的奇经八脉,是人体重要的经脉之一。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5-6]。督脉之海空虚不能充脑,髓海不足,则头昏头重,眩晕,健忘;督脉虚衰经脉失养,则腰脊酸软,佝偻形俯;督脉阳气虚衰,则背脊畏寒,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则小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7-8]。故有一说,督脉不通,脑不聪、髓不足、肾不强。因此,通脉养生,刻不容缓。而督脉灸正是通脉养生的最佳手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取穴,自大椎起直到腰俞位置,5 cm宽左右的灸治带中存在着第一侧线膀胱经、督脉经、华佗夹脊穴的连线,既包含了许多督脉经穴位,例如大椎、腰阳关、命门、神道、筋缩、至阳、身柱、脊中等,又包含了许多背俞穴的膀胱经穴位,例如心俞、肾俞、肝俞、厥阴俞、脾俞、肺俞等以及众多挟脊穴[9-10]。其灸治的主要作用包含调和阴阳、调整脏腑功能、疏通经络、镇痛、对脊柱局部及整体治疗、扶正保健养生等作用[11-12]。

《素问·四气调神论》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结合天灸疗法,三伏天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可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治疗是对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及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在夏季气温高和机体阳气旺盛时,给予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从而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阴阳,使达到阴平阳秘,宿疾得以恢复,可以预防其在冬季复发或减轻其发作症状[13-15]。因此本课题主要是通过三伏天阳气最盛的时候治疗加强其治疗作用。

穴位与中药是中医的两大重要版块,中药结合穴位是中医的常用手段。针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治疗,长蛇灸法、三伏灸法及穴位埋线法均有文献可查,这三种疗法皆对患者的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长蛇灸法和三伏灸法可以精准定穴并在药物的辅助下对应疾病症状取得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三伏灸贴药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穴位皮肤耐受度,及时处理贴药造成的水疱。穴位埋线疗法也是一项应用30年以上的比较成熟的中医疗法,在慢性疲劳综合症中有较好效果,并且本人之前的课题已经证明了。穴位埋线与传统针刺均能有效的改善CFS患者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的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穴位埋线在缓解CFS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较好,但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患者依从性不高,穴位埋线毕竟为有创治疗,增加患者痛苦,而长蛇灸及穴位贴敷无痛苦感,易被患者接收。

本文首次提出采取长蛇灸合三伏灸治疗并与其他3种常规疗法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D组的疲劳评分明显低于ABC三组、且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C三组,A组、B组、C组、D组治疗前的IgG、IgA、IgM水平与本组治疗后对比,四组两两间的IgG、IgA、IgM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故长蛇灸和三伏灸对血液体液免疫方面无影响。通过对本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长蛇灸合三伏灸在慢性疲劳综合症中应用后能够更积极的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这一点单独应用长蛇灸或者三伏灸的效果会偏弱一些,而穴位埋线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属于有创疗法,应用中患者疼痛感较为强烈因此与本文中其他三种疗法相比,患者对其的接受度护偏低。

综上所述,长蛇灸合三伏灸法在改善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症状改善及提高免疫力上能够获得确切的疗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灸法综合症督脉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古代文献中岭南灸法及其发展源流*
最方便的健身
梦游综合症
浅析温针灸的治疗机理及温度控制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