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负面情绪、防跌倒的影响*

2021-07-07戴桂高曾洁芳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支持性负面量表

戴桂高,田 洪,曾洁芳

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护理部,广东 广州 510170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血流减少或完全阻塞引起,从而导致组织损伤[1-2]。这种减少可能是由于全身灌注减少,严重狭窄或血管阻塞引起的。尽管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是慢性病,但大多数脑卒中都是急性发作。脑卒中的治疗方法应因其亚型而异。静脉溶栓治疗对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利,而机械血栓切除术对因大动脉闭塞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利[2]。虽然这些治疗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部分临床症状,但这种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3]。由于患者住院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引发其不良心理。焦虑和抑郁情绪常使患者心情低落伴随不同程度行为、睡眠障碍,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和疾病康复,严重者可能出现自残或自杀行为[4]。因此心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极为重要。本研究拟联合支持性护理和心理干预,观察其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分析护理干预对患者负面情绪和跌倒伤害的影响,为临床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5 月—2019 年8 月间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 例。纳入患者全部为首发病例,经CT 或MRI 证实且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2],全部患者无其他出血性疾病或恶性肿瘤,排除预后不良者,排除存在既往心理或精神障碍者。全部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监督下进行,全部操作符合伦理学规定。

对照组男性32 例,女性13 例,年龄32~60 岁,平均年龄(46.98±3.38)岁,发病平均时间(6.05±1.47)h;观察组男性30 例,女性15 例,年龄33~58 岁,平均年龄(37.05±4.16)岁,发病平均时间(5.98±1.52)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心理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观察组给予支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包含整体评估、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指导说明、心理干预和自护理管理。整体评估包含患者一般情况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态观察和瞳孔观察。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主要帮助患者提高对医护的信任度,包括增加定期交流时间、对患者背景进行深度了解、围绕病史和教育职业背景展开对话、加深与家属的联系等。建立融洽护患关系的沟通每周进行1~2次,每次时间不少于30 min。指导说明通过发放讲解手册、开展宣讲会和指导建议方面完成。在患者入院时,发放制作好的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讲解手册,督促患者或家属阅读,对其不明白和不清晰的部分进行讲解。保证组内患者或家属收到讲解手册后,开展1~2 次宣讲会,由主任医师讲解临床治疗问题和用药方法,由护士长讲解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式。心理干预前需使用评估量表进行心理评估,将评估结果不理想的患者划分为重点观察对象。对于本组全部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帮助排解因疾病而造成的不良情绪,时常进行安慰和鼓励。对于患者配合治疗和良好自护理的部分进行表扬,并讲解同类型成功恢复案例以增强信心。对于不良情绪严重患者,进行密切关注的同时应减少外界环境刺激,即减少不必要的探望并保持病房安静。同时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而改变对应的护理方法。如一段时间内患者心理状态好转则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其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若患者某段时间不良情绪明显增加,则需要根据评估结果找到原因并针对性沟通。患者恢复一定自主功能后,帮助患者完成自护理管理培训,指导患者完成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如遇到问题和不良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并鼓励患者维持良好的习惯。

1.3 指标观察

1.3.1 负面情绪观察: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SDS 共20 个项目,四级评分,标准分总分53~62 为轻度抑郁,63~72 为中度抑郁,72 分以上为重度抑郁;SAS 共20 个项目,四级评分,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70 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AS 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2。SDS 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5。

1.3.2 生活质量评估:使用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SS-QOL)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患者生活情况。其中SS-QOL 包含12 个方面的评估,总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GSES 包含10 个项目,四级评分,分数越高对项目认同越强,总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

1.3.3 跌倒评估:记录患者护理期间跌倒次数和人数,统计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 和SDS 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SAS 和SDS 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对照组(n=45)观察组(n=45)时间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SAS 62.31±3.57 51.39±3.62a 62.45±3.26 45.13±4.10ab SDS 63.57±5.64 52.33±3.56a 62.98±5.92 44.28±5.14ab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S-QOL和GSES无明显差异。干预后,两组SS-QOL 均明显上升,其中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干预后,对照组GSES无明显差异,观察组GSES明显上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对照组(n=45)观察组(n=45)时间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SS-QOL 123.80±14.36 140.69±15.53a 124.33±11.21 165.67±12.48ab GSES 22.17±5.57 23.50±4.65a 22.73±4.43 27.06±4.05ab

2.3 两组患者跌倒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跌倒情况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跌到患者平均跌倒次数更低,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跌倒情况比较

3 讨论

研究显示脑卒中发生两年后,复发风险范围为14%~20%。若发病期间不严控疾病发展,复发风险会更高[5]。同时,因疾病症状限制,部分患者住院期间会因睡眠障碍、行动受限和心理不适而产生不良情绪[6]。有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发生半年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高达30~70%。这一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肢体残疾患者、其他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因此本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心理护理,观察组给予支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和跌倒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更优,说明给予脑卒中患者支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和跌倒发生率。

本研究使用SAS 和SDS 量表评估了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SAS 和SDS 评分均明显下降,说明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另外比较两组干预后SAS 和SDS 评分差异发现,观察组上述两指标变化更为明显。在观察组中针对全组患者定时定期进行量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同时在讲解相关知识期间对患者进行安抚和安慰,能够更好帮助减少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因此支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更有效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随后使用SS-QOL和GSES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SS-QOL 均明显上升,其中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但干预后对照组GSES无明显差异,观察组GSES明显上升。这说明虽然常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但不能明显帮助患者提升自我效能。而在观察组的护理干预中,因护士的安抚和鼓励、良好自护理的建立和成功案例的讲解,患者对自我行动存有自信,因此对自我健康状态、行动能力和情绪状态均有较好感知,因此存有积极影响。此外,疾病相关教育和相关问题答疑解惑也会提高治疗质量,并促进患者完成治疗目标。因此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更高期间能够建立良好的习惯和信心,使生活质量提高。最后本研究记录了护理干预期间患者跌倒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跌倒人数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支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够帮助减少脑卒中患者跌倒发生。

综上所述,支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弱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同时减少跌倒的发生。

猜你喜欢

支持性负面量表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提高材料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支持性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在就业中的支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