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科手术室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7-07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眼科人性化手术室

杨 培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分院手术室,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眼科手术是治疗眼部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患者对其认识不足,在进行眼科手术治疗时,存在抑郁、焦虑等诸多不良情绪,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影响,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护理对保证患者健康极为重要[1-2]。人性化护理干预实施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一种人性化、舒适、有效的护理,使患者在手术期间精神、生理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减少患者术中不适,推进手术的顺利进行[3-4]。本文旨在探讨对眼科手术室患者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为临床对眼科手术室选择有效、科学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于2017 年7 月—2020 年7 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眼科手术的17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90 例,男52 例,女38 例;年龄29~78 岁,平均年龄(47.51±5.53)岁;根据眼科手术类型,可分为:斜视矫正术14例,上睑下垂矫正术8例,青光眼32例,老年白内障36例。观察组86 例,男50 例,女36 例;年龄31~79 岁,平均年龄(49.71±5.87)岁;根据眼科手术类型,可分为:斜视矫正术16例,上睑下垂矫正术6例,青光眼31例,老年白内障33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者;(2)年龄在18~79 岁之间者;(3)均在入院后1 周内进行眼科手术治疗者。排除标准:(1)语言、听力障碍,阿尔兹海默症者;(2)手术禁忌症者;(3)其他无法完整地配合手术及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了解患者的疾病、手术形式,根据其麻醉类型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完成抗生素皮试。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流程,及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时的注意事项。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各项生命指标(体温、血压、眼压,是否出现咳嗽、眼部炎症、发红)。术后正确引导患者注意眼部卫生,并给予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在术前积极与患者沟通,处理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相关疾病宣教之外,告知手术室环境,手术步骤及配合技巧,消除患者的顾虑及紧张情绪。了解患者是否对手术过程存在疑问,并及时予以解答。鼓励患者多与医护人员交流,一旦出现困惑立即向医护人员询问。(2)术前护理:为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术前引导患者尽量不要长时间呆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地方,要保证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使用电子产品,使眼睛疲劳。(3)术中护理:术中询问患者舒适度情况,对患者的合理要求进行满足,控制好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完成手术。由于患者术中处于清醒状态,在术中医护人员注意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对患者术中体位损伤做好预防,并使其放松身体。(4)术后护理:术后患者眼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护理人员耐心向其解释过几天不适感会自行消除,多鼓励、安慰患者。交代注意事项,比如:以静养为主,不要震动头部;注意预防感冒,避免咳嗽等。若出现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1.3 观察指标

(1)采用我院自制的依从性问卷,对比两组患者对医嘱执行情况,将治疗依从性分为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个等级。问卷得分80~100 分为依从,60~79 分为部分依从,60分以下为不依从。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填写的治疗依从性问卷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2)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5](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6](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根据患者无、轻度、中度、重度与极重度分别计0、1、2、3、4分,分值越高,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3)采用视觉功能相关生命质量量表[7](The 25-item National Eye Institute Visual Function Questionnaire;NEI-VFQ-25)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共25 项内容,包括一般健康、总体视觉情况、眼痛、近距离工作、远距离工作、社交功能、精神健康、社会角色功能、独立性、驾驶、色彩视觉及周边视野,总分0~100 分,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情况对比

护理前,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情况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90)对照组(n=86)tP护理前66.87±13.87 66.71±13.69 0.077 0.939护理后90.41±8.41 81.45±7.24 7.559 0.001

2.2 两组护理前后SAS、SDA、NEI-VFQ-25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SAS、SDA、NEI-VFQ-25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A 评分明显降低,NEI-VFQ-25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SAS、SDA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NEI-VFQ-25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AS、SDA、NEI-VFQ-25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AS、SDA、NEI-VFQ-25评分对比(±s)分

注: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n=90)时间护理前护理后tP对照组(n=86)护理前护理后tP SAS评分37.65±7.65 28.54±4.98a 9.468 0.001 37.81±7.71 32.54±5.56 5.259 0.001 SDA评分38.74±7.78 29.87±5.48a 8.843 0.001 38.47±7.70 33.58±5.66 4.854 0.001 NEI-VFQ-25评分42.84±10.21 85.45±8.97a 29.744 0.001 42.58±10.09 78.74±7.68 27.053 0.001

3 讨论

手术室中的护理不同于单纯手术技术操作,患者因受疾病折磨,心理和生理状态不佳,需要医护人员给与患者更多的关怀及关爱,从细节出发,了解患者的需求,注重术中每一个环节,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8-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由Watson 提出[10]。通过对患者实施整体的、个性化的护理,对患者予以人文关怀,满足患者心理、生理的需求,改善患者围手术期间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术中舒适度,达到提高患者术中依从性的目的[11]。有学者报道,人性化护理服务质量高,将其用于眼科手术室中,可有效减轻患者对手术的顾虑,提高患者术中及术后舒适度,患者对该护理方式有着较高的护理满意度[12]。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脑梗塞、直肠癌、口腔疾病等患者中均有报道,表现出不同于常规护理的优势[13-16]。人性化护理核心理念在于“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尊严,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需求予以患者人性化护理服务,最大程度的消除患者因对疾病、手术未知产生的恐惧,从而促进治疗及手术顺利完成,更快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本文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SAS、SDA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NEI-VFQ-25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研究结果与高伟红等学者报道结果一致。表明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且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分析其原因:人性化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17],使患者社会、精神均处于舒适状态,有利于减轻患者因手术造成的一系列不良情绪及心理,促进患者预后,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眼科人性化手术室
本刊征稿启事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国际眼科杂志IES四大核心期刊证书
“以人为本”理念下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