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分级转运对急诊危重症院内转运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2021-07-07李冰鹤李高英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危重症急诊科分级

李冰鹤,李高英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河南 洛阳 471000

急诊科作为危重症患者来院救治的首要场所,是医院抢救与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患者经初步抢救后,因诊治需要须进行院内转运。由于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变化快,在转运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意外,致使原有病情进一步受到影响[1]。相关研究显示,急诊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因仪器设备、药品、病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不良事件发生率极高,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3]。近年来,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已成为医务人员研究的热点,虽然国内外转运指南对院内转运过程有相关规定,但未给出具体实施方案,无法直接应用于临床实践[4]。因此,本研究探究分级转运对急诊危重院内转运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8 年6 月—2019 年12 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转入专科病房或介入室患者198 例,2018 年6 月—2019 年2 月常规转运的95 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 年3 月—2019 年12 月分级转运的103 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50 例,女45 例;年龄16~82 岁,平均年龄(57.45±13.97)岁;疾病类型:神经系统疾病22 例,呼吸系统疾病27 例,消化系统疾病16 例,心脑血管疾病25例,其他5 例。观察组男54 例,女49 例;年龄15~84 岁,平均年龄(58.24±14.35)岁;疾病类型:神经系统疾病26例,呼吸系统疾病26 例,消化系统疾病17 例,心脑血管疾病27例,其他7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在急诊科须通过转运完成CT、MRI检查、介入治疗、手术等诊疗;②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II)评分为15-25 分;③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处于休克、濒死状态者;②未经急诊科转运至ICU 患者;③急性心肌根治需立即介入治疗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模式,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及所需转运设备做好转运准备,护送患者至病房或检查室,安置患者及相关设备,记录转运过程。观察组采用分级准运模式,具体如下:(1)确定患者病情分级 根据《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5]、医院急诊科、ICU 专家意见及工作实际,制定急诊危重症院内转运患者分级标准:Ⅰ级—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9 分,呼气末正压(PEEP) ≥8 cmH2O,FiO2≥60%,血管活血性药物≥2 种,人工气道、呼吸支持条件高,生命体征不稳;Ⅱ级—GCS 评分9-12 分,PEEP<8 cmH2O,FiO2<60%,血管活性药物1 种,人工气道、呼吸支持条件低;Ⅲ级—GCS 评分>12 分,可自主呼吸,无血管活血性药物。(2)根据病情分级配备转运人员。Ⅰ级:2 名医生(危重病科工作年限2 年以上,掌握胸外按压、器官插管、电复律等急救技能)+1名转运护士(急诊科N3 能级及以上,熟练使用抢救仪器);Ⅱ级:1 名医生(危重科工作年限2 年以上,掌握急救技能)+1 名转运护士(急诊科N2 能级及以上,熟练使用抢救仪器);Ⅲ级:1 名医生(危重病科工作年限1 年以上,掌握急救技能)+1名转运护士(急诊科N1能级及以上,基本掌握抢救仪器使用)。(3)准备仪器设备与药物。Ⅰ级:氧气瓶、转运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AED 除颤仪、微量泵2 个及以上;Ⅱ级:氧气瓶、准运呼吸机、吸痰器、微量泵1 个;Ⅲ级:氧气袋、指氧仪。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去肾上腺素、多巴胺、可达龙、利多卡因、丙泊酚、生理盐水。(4)转运过程。将转运所需物品按Ⅰ-Ⅲ级分级装箱,转运前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转运,检查转运配备人员、仪器药物是否符合上述标准,转运前2 min专人负责电梯,转运至检查室前,联系相关人员预先调整急诊科危重患者检查,Ⅰ级患者检查、治疗等待时间<5 min,Ⅱ级患者等待时间<10 min,Ⅲ级患者等待时间小于20 min;转运过程中若出现病情恶化,Ⅰ级患者需就地抢救,Ⅱ级患者经初步处理后病情稳定可继续转运,否则立即返回抢救,Ⅱ级患者尽快至病室处理。

1.4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院内转运用时、不良事件发生率。(1)院内转运用时:记录两组由急诊科转运至手术室、介入室、CT/MRI 检查、专科病房所用时间。(2)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两组院内转运过程中因病情、转运人员、仪器、药物发生不良事件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院内转运用时

干预后,观察组由急诊科转运至手术室、介入室、CT/MRI 检查、专科病房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院内转运用时对比(±s)min

表1 两组院内转运用时对比(±s)min

组别研究组(n=95)对照组(n=103)tP手术室14.48±2.71 11.26±2.05 9.474 0.000介入室18.35±3.50 13.47±2.23 11.746 0.000 CT/MRI检查20.91±3.70 16.45±2.60 9.736 0.000专科病房28.94±5.83 23.26±3.14 8.625 0.000

2.2 不良事件发生率

院内转运过程中,对照组因病情、转运人员、仪器、药物导致不良事件率分别为11.58%、14.74%、13.68%、13.68%,观察组因病情、转运人员、仪器、药物导致不良事件率分别为2.91%、4.85%、3.88%、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例(%)

3 讨论

急诊危重症院内转运患者是为了获得更有效诊治,从而改善身体状况。转运是将患者置于移动的环境中,会对患者原有复杂多变的病情造成影响,合并转运相关人员、设备等因素对转运过程的影响,患者容易发生低血压、供氧中断等不良事件[6]。有研究证明,有计划的转运过程可降低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风险,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7]。

本研究中,观察组应用分级转运后由急诊科转运至手术室、介入室、CT/MRI 检查、专科病房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因病情、转运人员、仪器、药物导致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分级转运缩短急诊危重症病人院内转运耗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效果较好。探究原因,常规转运模式中,医护人员仅凭临床经验为病人安排转运人员、设备及药物,容易因其经验、能力不足等导致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良事件[8]。而分级转运模式根据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相关文献及我院准假意见制定院内转运病人病情分级标准,根据不同级别配备相应转运人员、仪器、药物,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并提前安排电梯负责人员及转运目的地配合人员,减少转运所用时间,提升了危重症病人院内转运安全性[9]。王咏梅等[10]研究显示,有足够转运经验的转运人员更熟悉设备使用,能够更好地处理相关问题,从而避免与人员、设备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分级转运模式为不同级别患者提供不同资历、级别的转运医生及护士,在转运过程中重点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病情恶化,能够及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有效避免经验、能力不足的医护人员转运病人时出现慌乱无序现象,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仪器、药物也是导致危重症病人转运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因而分级转运中根据转运病人病情将所需物品按Ⅰ-Ⅲ级分别装箱,为病人提供充足的转运设备及药物,有效减少因仪器、药物引发的不良事件。

综上所述,分级转运有利于减少急诊危重症病人院内转运用时,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危重症急诊科分级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实施效果研究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全程护理在112例ICU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