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辽河文化的辽宁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
2021-07-06叶立群刘冬梅
叶立群 刘冬梅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的资源和正面因子,对于现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和积极的作用。孕育和发展于辽河文化并深受其影响的辽宁农耕文化,具有极其鲜明的特征。为了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应充分考量辽宁农耕文化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制定辽宁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辽河文化;农耕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1)04-0077-04
一、农耕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农耕文化,是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是生产关系、社会规范、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的文化集合。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度,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和精魂所在。进入现代社会,尽管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已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地位没有变,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根基的地位没有变。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的资源和正面因子,对于现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和积极的作用。中国的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其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弘扬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对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农耕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构成了中华文化传统。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诚实、守信是源于农业文明的儒家文化所推崇的道德观念。《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1]11墨子认为:“言不信者,行不果。”[2]9勤劳、节俭同样是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宝贵品格。《尚书·大禹谟》提出“克勤于邦,克俭于家”[1]220;《国语·鲁语下》认为:“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3]55
2.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一方面,能促进农业的发展,起到强根本、筑根基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浪潮中,能够起到平衡产业结构的作用。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本身,就是对农业的重视,能够起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在消费主义的推动下,现代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工业的过度发展不但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失衡,也会引发浪费资源和过度消费等问题。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及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进步理念引入工业生产中,既能平衡产业结构,也能确保现代工业科学、有序、健康地发展。
3.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共尊共荣。保持民族特色,坚持文化多元发展,是现代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是一个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多种文化共尊共荣的社会。要实现多元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传承与发扬好传统农耕文化。要构建好多元发展的文化格局,需要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吸纳和发展来自世界文明的多种文化。
4.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能够有效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449是对这种观念的最为深刻的诠释。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多样性受到破坏的今天,传承与弘扬农耕文化所蕴含的精神,能够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辽河文化与辽宁农耕文化
辽宁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多个游牧民族起源和活动的重要区域,还是不断受到中原农耕文化辐射和影响的地区。这里是原生农耕文化、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重要融合区域和传输区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辽宁农耕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辽宁农耕文化,是在地域文化中得到孕育、发展的。辽宁农耕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色的形成,与辽宁地域文化的主干——辽河文化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辽河文化是指以辽河流域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的古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层叠总和。辽河文化的基本精神与核心价值观念,主要产生于辽河流域古代文化发展的多个重要时期。辽宁农耕文化的基本形态与基本特征,也由此而形成。
辽河流域古代文化起源于农耕文化。堪与同期中原先进文化相比的西辽河流域早期农耕文化,其代表是红山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红山文化的发现,见证着辽河文化精神之中所蕴含的重要元素,让人们看到了辽河文化的精神之源;红山文化的存在,也昭示着中华文明起源多元性的存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在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居住习俗、城堡建筑、艺术形态等方面,均有着独特的表现。史前时期,在下辽河流域出现了以新乐文化为代表的发达的早期农耕文化。燕秦汉时期特别是两汉时期,辽宁的社会形态和文化面貌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原文化在此形成了厚重的积淀,在中原文化与辽宁的土著文化及多民族文化的交融、碰撞中,辽河流域以汉文化为底色的文化形态基本形成。汉代初年后,北方少数民族乌桓逐渐南迁至老哈河流域乃至辽西腹地。同时,鲜卑人的一部也渐次迁入辽西地区。乌桓,特别是鲜卑人在发展自身文化、不断汉化的过程中,为辽河文化注入了更多的非汉文化元素,形成了骑射文化对农耕文化的冲击与二者的融合,进而创造了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的“三燕”文化。契丹人以辽西为中心,以东北为基地,几度征伐,占領了北部中国,并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契丹-辽文化。这一文化的最大特点是更大程度地实现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混融和合,进一步改变了辽河文化的特质。明末清初,辽河流域古代文化进入了新的发展期,在建州女真统一各部,八旗制度与后金政权建立后,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在此过程中,女真人(满族人)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再一次极大地推动了农耕文化与骑射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开掘和丰富了辽河文化的内涵,更加凸显了民族文化特色,提升了地域文化品质。同样重要的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隋唐时期中原文化对辽河流域的影响,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汇入,明代大规模的农业开垦,以“闯关东”为代表的移民文化因子的注入等,同样促进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也不断地影响着传统文化精神与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辽河文化形态的改变。
从地域的角度来考察,辽河文化的各个区域又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如辽西是历史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区域,是早期农耕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冲突最为强烈的区域。辽东地区是山林文化比较突出的区域,这里的农耕文化被注入了渔猎文化、山林文化的因子。辽北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农耕文化区,地势平坦,环境适宜,辽阔富饶。辽南地区则兼具流域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特征,具有强烈的吸纳性和辐射性。
孕育和发展于辽河文化中并深受其影响的辽宁农耕文化,具有极其鲜明的特征。一是先导性特征,主要体现于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的农耕文化的先导性作用。二是融合性特征。辽河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等的碰撞、融合,身处其中的农耕文化,其本身就是融合的产物,并生成了兼容的文化形态。三是民族性特征,受多民族文化影响较深,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成为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开拓性与开放性特征。勇于进取、大胆创新、不拘泥守旧,是辽宁农耕文化在发展中所形成的重要精神内涵。同时,多元文化的长期并存特别是大河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共生,形成了辽宁农耕文化开放的精神和善于吸纳外来文化元素的特质。
三、辽宁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为了更好地在辽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应该就辽宁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制定切实有效的策略。首先应充分考量源于辽河文化的农耕文化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厘清其特色所在和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同时,还应充分尊重国情、社情和时代的要求。
1.通过顶层设计和机制创新,制定辽宁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建立保护性和良性发展机制。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扶持政策和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任务、相关保障和组织实施等内容。为促进辽宁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关键所在。该机制的核心内容主要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其基本目标是保护优秀农耕文化、确保现代农耕文化的良性发展。二是建立健全法规,并确定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为机制运行主体。法规是建立健全机制的制度基础,只有在得到权威保障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努力,才能确保机制得到良性运行。三是该机制的内容和运行方式应遵循整体性和共享性原则。农耕文化是文化整体甚至社会整体的一部分,促进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终极目的是惠及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人类社会。因此,建立相关机制,必须以有利于社会整体发展和普惠于民众为基本原则。
2.必须强化对优秀农耕文化保护和开发并行的意识。应正确认识农耕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既要保护,又要开发,二者兼顾,缺一不可。近年来,对待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过度强调保护,忽视或反对开发。这种思维和导向的依据是开发会造成破坏,会使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失去原生形态和历史文化价值。二是过度强调开发,忽视或无视保护。其背后的原因是受经济利益驱动。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过度强调保护是保守的思维和行为,是缺乏发展意识的行为;过度强调开发是缺乏全局观和科学发展观的行为,是短视的行为。强化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保护与开发并行、二者并重的意识,是发展优秀农耕文化的关键所在,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等诸多方式,强化政府、企业、社会、民众的意识。
3.梳理和厘清辽宁农耕文化遗产,并对其价值和积极因子、消极因子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在辽河文化中涵养的辽宁农耕文化,留下了丰富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遗产和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中的科学的农耕理念,具有先导性、融合性、民族性和开放性的精神特质,能够对于现代的农耕文化建设乃至于社会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辽宁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同样留下了独特的物质遗产。充分利用包括传统农作物品种和遗址、遗迹等在内的物质遗产,能够有效助力农耕文化的发展。
4.以优秀的地域文化和进步的时代精神,涵养农耕文化承载主体,重构农耕文化承载空间。与任何其他形态的文化一样,辽宁农耕文化有着自身的承载主体和承载空间,其承载主体是生活于乡村和与乡村有着交集的民众,承载空间则是辽宁广大乡村和其他区域的农耕文化遗址、遗存所在地。要想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优秀农耕文化,需要充分提炼辽河文化中的进步因子,弘扬时代精神,以辽河文化中的重义守信、质朴豪放、开拓进取等文化元素和精神元素,涵养乡村民众,不断提升农耕文化的价值。重构农耕文化的承载空间,则需要遵循“留人保村”、合理规划和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原则,对文化资源进行调整和重新配置,使传统的乡风乡貌得以保存,使农耕文化发展的物理空间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时,要吸收现代城市文明的精髓,使其在涵养农耕文化承载主体,重构农耕文化承载空间中发挥积极作用。
5.将传承与发展优秀农耕文化融入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中,推动优秀农耕文化与农村、农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传承与发展优秀农耕文化既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依托与重要保障,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要想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辽宁的优秀农耕文化,必须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中。传承与发展辽宁优秀农耕文化,应该以塑造文明乡风为核心,以建设宜居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发展、改进乡村治理和实现生活富裕为根本目的。通过传承与发展优秀农耕文化,民风更加淳朴,家风更加良好,乡风更加文明。淳朴的民风、良好的家风和文明的乡风形成之后,也会促进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6.依托特有的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辽宁的农耕文化,是世代繁衍生息在辽宁大地、涵养于辽河文化中的各族民众共同创造的文化。辽宁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特殊的历史进程,造就并留存了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遗产。在文化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这些文化遗产,打造辽宁农耕文化品牌、发展农耕文化产业,应是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举措。首先,应树立强烈的文化品牌意识,并通过对农耕文化资源的整理与分析,确定一批可以打造的文化品牌;其次,以保护为前提,以开发为手段,以创新为驱动,尊重市场规律,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发展农耕文化产业;最后,培育和打造农耕文化品牌,以品牌的力量和文化创意的驱动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參考文献:
[1]四书五经[M].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14.
[2]墨子精华[M].杨自忠,编译.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
[3]国语[M].李迪楠,侯少伯,译注.长春:长春出版社,2015.
[4]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责任编辑 宋桂祝
[收稿日期]2020-12-30
[基金项目]2021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辽河文化对我省农耕文化的影响研究”(2021lslwzzkt—067),主持人叶立群。
[作者简介]叶立群(1973— ),男,辽宁绥中人,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地域文化与地方文学研究。
刘冬梅(1978— ),女,辽宁凌源人,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东北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