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2021-07-06吴雪梅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吴雪梅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教学的重点科目,教师需要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这四个方面,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提供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79

小学语文教学既包含语言教学,又包含文化教学,课堂也应该呈现教学多元化,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写作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表现形式,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阅读水平,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极其重要,知识无穷无尽,如果仅依靠教师的传授远远不够,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不断探索,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既要学习一定的文化知识,又要在学习中提高思想认识,改善思维方式,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成绩。小学是知识入门阶段,知识相对简单,学习环境也相对轻松,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水平,让学生不断了解新鲜事物,增长学生见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并且给学生准备几道预习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找几个学生来分享自己的看法,以此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个成语,让学生来思考这个成语的意思并用成语造句,然后学生翻字典查阅成语的意思,最后教师再进行教学。学生对于自己动手学到的知识往往印象更加深刻,教学效果也会有明显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领域中必不可少的技能,要从小学开始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将来的学习做好铺垫,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习环境是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课堂的进步。小学生对未知领域都充满好奇心,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语文是一门比较活跃的学科,需要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观念,提高思考力。如果课堂过于严肃或者是以教师为主导,就会让学生产生不好的心理状态,部分学生也会封闭自己的内心,这样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更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先与学生共同玩一个游戏,如采取快问快答的方式,让学生快速地回答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学习情绪,然后教师再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在讲课期间,可以经常与学生互动,增强学生与课堂的黏性,并且让学生融入课堂,不断思考,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授学生认识病句类型的时候,可以先给出几个病句例句,让学生讨论和探究病句的错误之处,并且积极发言,表达观点。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见,需要学生进行自我调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规划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阅读在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学生的个人成长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力,领悟更多人生道理,获取更多知识,不断开拓眼界,提高思想认识,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如果学生缺少阅读或者阅读水平较低,成长进步的速度也会降低,不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阅读教学水平,才能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

课文是学生必读的文章,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的时候,要教授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幫助学生了解课文的中心点和一些写作手法,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阅读效率的提高,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奠定基础。除了阅读课本文章之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找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比如让学生阅读一些青少年版本的文学作品,对学生的文学素养有一定的启蒙作用。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举办阅读会,让学生自由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和在阅读中悟得的道理,在交流中交换思想观念,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思想的进步和思维的提高,对语文教学课堂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写作是表达思想观念的一种方式,写作能够让学生在思考中对事物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提高感悟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学生的写作意识更要从小培养。写作需要学生不断观察和思考事物,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文笔,才能更好地完成写作。如果学生的写作水平较低,则对其语文学习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作文更多偏向于记叙文的写作,教师应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能够感悟更多人生道理。写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不经意之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平时写一些片段,记录生活的点滴以及当时的感悟,之后再不断地阅读和理解,最后再将这些素材写进作文之中,提高作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描写一个人的外貌,有些学生写得过于简单和表面,不能通过外貌来衬托人物的性格,对学生存在的这一写作情况,教师就要加强学生对外貌描写的训练。在写作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耐心教导,不断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进步。

总而言之,小学是学生知识启蒙的阶段,也是学生正式学习和理解新事物的阶段,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全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国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J].新课程,2021(32):48.

[2]江洁.基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教学实践与反思[J].小学生(中旬刊),2021(08):96.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