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的探究

2021-07-06凡莉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凡莉

【摘    要】作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能反映出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小学阶段,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教师偏向于传授学生写作技巧,而忽视学生作文启蒙教学,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本文简要阐述小学生语文作文学习现状以及作文起步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启蒙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27

作文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语文所学知识以及积累的经验,才能创作出抒发心灵的文章。在小学阶段,学生要写好一篇作文需要具备一定的词汇积累、正确的语法组织、有趣的写作技巧、准确的表达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强烈的情感体验,将这些知识、技巧、情感糅合在一起,展示出学生的所思所想,是写一篇作文的基础。作文可以说是建立在学生具备足够信息之上的语言输出,而小学生要么是信息量不够,要么是不具备语言输出能力,因此教师的教学重心应侧重在这两点上,保证学生兼具想要输出的欲望和输出的能力。听说读写在作文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使学生明白写作文离不开扎实的语文基础和深厚的语文功底,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不仅要积累语文知识基础,如词汇、词组、美句、表达技巧等,还要积累语言组织和表达的经验。

一、小学生语文作文学习现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启蒙课通常不受重视,对于如何写作文,有的教师倾向于实践出真理,有的教师倾向于让学生会写作文再学写作文,这两种教学方式都忽视了对学生写作的启蒙教学,没有真正教学生写作,而只是让学生会写作。因此,学生常常出现不知如何下笔、不知如何表达、脑子里没有想写的内容、流水账作文、缺乏情感、过度想象导致作文逻辑不合理等问题,学生面对命题式作文会因为给出的条件框架而限制思维,但在面对开放式命题时,又缺少思考的主干线,抓不住写作中心。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可以得知目前教学现状:重传授,轻育人;重模式,輕能力;重书面,轻口头;重课堂,轻生活;重指导,轻讲评;原因基本是由于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失偏颇,导致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差距大,作文内容贫瘠,写作能力偏低,作文缺少真情实感。写作在某个层面上来说也可以是一种意识,学生如果树立起写作的意识,就会主动观察生活,加快思考的频率,获得更多或感性或理性的认知,当学生脑海中想的越多,他们表达的欲望也就越强烈,这时缺乏表达能力的学生就会主动学习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当前作文教学流于形式,缺少作文实践的强度训练,学生的作文练习几乎是一周一次的频率,远远达不到写作意识训练的要求。如写日记只是一个形式,教师不会检查学生通过记日记而获得的观察生活的能力,或采取错误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日记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写日记变成记流水账,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几乎没有。因此,教师需要对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进行研讨,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学会观察,注意“文”的来源

在小学作文启蒙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写作技巧,而是培养学生的灵感来源。学生需要具备对生活、情感极其敏感的感受力,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灵感的源泉来自于生活,要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能够激发情绪的事件,进而引发思考,得到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启示。作文启蒙教学的教学手段可采取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贴近现实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如何发现日常生活的写作灵感,在采集情绪事件中能够进行理性思考、做出判断、分析原理。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由于与学生自身的经验和经历相似,学生能够轻易理解自身的情绪来源以及产生情绪的原因,能够从身边的小事获得大道理的启发。针对小学的写作起步教学,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推动学生乐于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适当开展作文小游戏,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爱上写作文。如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情景复现,并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能够在扮演的过程中体验角色情感,感知角色的内心活动,最后教师让学生口述或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观后感或参与过后的想法。这时,学生就会反思在这个事件中自己所得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启发。

(二)表达情绪,引起“情”的抒发

学生在学会感受生活后,通过自身的敏感感知各种情绪、情感,教师此时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准确表达情绪,抒发内心的情感体验,这个过程是教会学生使用写作技巧、充分发挥想象力、共情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如学生在看到老人摔倒后没有去帮助时,首先,对内心产生的情感判断出是愤怒、同情、焦急还是犹豫;其次,将这种心理活动描述出来,学生大多会经历一个从犹豫到同情再到愤怒的心理过程,在看到老人摔倒后第一反应是去帮助老人,但此时可能因为性格胆小、一时没反应过来等原因而产生犹豫的心理,然后发现没人上前救助而对老人产生同情心;最后,是对旁人熟视无睹和自己的怯懦、犹豫等而产生的愤怒。教师教会学生去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也就能知道如何抒发情感了。

(三)积累技巧,及时修改作文中的错误

学生会出现想表达的东西很多,但写出来杂乱无章、没有重心或表述不清的情况。写作是一个积累和模仿学习的过程,通过他人的表达方式思考自己的表述,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大量阅读,积累别人的语言组织,在学会更多的表达技巧后,学生对写作的压力就会减小。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做到有效阅读。此外,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修改写作中出现的错误,如错别字、病句、写作逻辑不通畅等,督促学生加以改进,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启蒙教学通常不受到重视,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写作文成为学生学习上的难点。教师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采取有效的作文起步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绪,不断积累写作技巧,改正写作中出现的错误,最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晓燕.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99-100.

[2]兰庆梅.清渠为有活水来——漫谈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07):35-36.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