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构建初中化学信息化教学探索

2021-07-06张贵定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微课信息化

张贵定

【摘    要】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以改革创新为教育教学的目标,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化。初中教师应从整合学科的角度着手,利用微课等新型教育教学手段,拓展教学资源,构建初中化学信息化教学,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不断地进行教学探索,以此来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  初中化学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66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予了我国教育事业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方向,加速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类教学信息资源愈发丰富的形势下,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逐渐成为衡量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而微课作为当下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主体形式之一,其教学运用尤为关键。

一、课前预习阶段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微课教学作为辅助学生课前预习的工具,帮助学生提前自主预习所学的化学知识,为课堂上的高效性学习奠定基础。由于化学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分散,所以利用微课视频能够有效的整理知识点,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或QQ群等方式,向学生发送预习的视频,让学生利用课前的5分钟-10分钟知识进行预习。这样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能够了解具体的化学知识,并且形成初步的记忆,有利于学生大致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便学生明确地知道自身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从而在课堂上能够进行重点的学习,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灵活构建课程教学情境

初中学段的学生,其化学学习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引导转化知识内容,并构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储备或化学认知的联系,进而实现学习迁移。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的直观性与全面性,利用其优化课堂教学情境内容,令学生在情境影响下高效转化知识内容。例如,在“分子和原子”的课时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微课,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展示與课时知识相关的生活现象,如从宏观角度展示公园中闻到花香、白糖放入热水中迅速消失、湿衣服在晴天与阴天的晾干速度差异等,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入手,观察物质形态的变化。此时,教师可展示微课中设置的问题情境“能否从化学角度阐释刚才展示情境中的现象?”引导学生生成具体的化学认知,促使其调动化学思维分析情境中的物质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然后教师可以引入分子与原子知识概念介绍的微课视频,并借助微课中的动画演示,从微观角度演变之前的生活情境内容,侧重展示其物质分子变化过程,令其在情境观察与问题探究基础上,学习分子的概念与性质。相较于以往的教学形式,情境铺设与知识讲解结合的微课教学形式,能够提升知识导入与探究学习环节的衔接性,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观察与思考,完成具体生活现象与抽象化知识概念的认知转化,并有效锻炼其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

三、微课教学体现科学化因材施教模式

由于学生的化学基础学习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化的教学。而微课教学就很好地践行了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对具有抽象性的重难点化学实验进行微课制作,以这种形式使学生可以自由观看并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进行暂停或回放性学习,以此来达到巩固学生化学学习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先搜集足够的化学学习资料并进行整合,研究实验中的教学重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课制作,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氧气实验制作的详细步骤,总结化学实验结果,帮助学生对抽象性的化学实验有更好的理解。解除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学习的限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节学习进度,以此来达到科学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化学基础能力,拓展化学学习途径,更好地构建高效的初中化学教学课堂。

四、采用碎片化的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

初中阶段的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每一个科目的教师都在争分夺秒地为学生安排各种学习内容,除了课堂时间之外,学生很难抽出大把的时间进行专项训练,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为学生提供微课视频,建议时长不超过五分钟,以2分钟-3分钟为宜。微课视频对于重点和难点进行精炼讲解,不会耗费学生太多时间,而且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坐车、晨读等碎片化时间进行观看。传统的视频教学时间长,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精神观看,微课短视频还能帮助学生将需要背诵、记忆的内容反复循环,让学生熟记于心。通过整合碎片化的初中化学教学资源,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与感知能力,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提高微课的利用效果,打造现代翻转课堂。

五、化学实验微课的开发

微课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成为现代网络学习研究的热门之一。如何避免微课仅仅成为华而不实的一种形式,使微课发挥其作用,成为提升学生学习实验效果的加速器,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做:1.通过微课与化学实验教学相结合,制作化学实验微课课程,并在教学中实施,检验教学效果。2.开发和整合微课资源。通过对现有优秀网络化学实验微课资源和视频的再加工和利用以及进行原创教学资源开发两种途径将微课按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策划等环节融合形成完整的教学资源。3.让微课成为学生学习和温习巩固知识的利器,同时满足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真正使微课与化学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发挥化学微课的有效性,同时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六、结语

微课的教学形式是对传统化学课堂的有效补充,利用微课的形式进行辅助性教学,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移动性学习和化学知识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李宝宁.微课构建初中化学生本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6):55.

[2]刘乾阳.浅谈如何借助微课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20(20):123-124.

[3]高薛琴.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1):111.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微课信息化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