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红外线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效果观察

2021-07-06洪丽琴张咏梅陈梦鸽孔飞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哺乳期乳腺炎乳汁

洪丽琴,张咏梅,陈梦鸽,孔飞

作者单位:310006杭州,杭州市中医院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女性哺乳期疾病,多发生于女性首次分娩后,发生时间可能在哺乳期的任何时候,最为常见的发生时间为产后3~4周[1]。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乳腺局部出现肿块及红肿热痛等,且多伴有疼痛,更进一步会出现发热、寒战及脉搏加快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影响[2]。临床主要通过手法按摩通乳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但仅对早期患者具有一定效果,对于郁积日久及乳块质硬的乳腺炎患者,该种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本文采用低频脉冲治疗仪与红外线对急性哺乳期乳腺炎进行治疗,观察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初期患者162例。纳入标准:(1)符合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诊断标准[3];(2)依从性高,可配合完成本研究;(3)产后1年内患者;(4)体温在39℃以下。排除:(1)病情严重者;(2)合并有乳腺其他疾病;(3)就诊前已通过其他治疗方式治疗;(4)有沟通障碍或精神类疾病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观察组年龄21~39岁,平均(31.6±3.2)岁;产后天数12~291 d,平均(169.4±9.3)d。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31.8±3.0)岁;产后天数15~297 d,平均(167.8±9.3)d。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的饮食及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手法推拿治疗,即患者取坐位,先手法按摩膻中、合谷、曲池、云门、中府、乳中等穴,然后在患乳处涂抹适量的润滑油,左手托起患者的乳房,右手五指顺着乳房底部到乳头方向,首先轻拿提拉乳头及乳晕部5~10次,再在乳房基底部向乳晕方向按摩4~5 min,待乳汁郁积于乳晕部时,再以拇指与食指夹持患侧乳晕部,不断轻拉揪提,可见宿乳呈喷射状排出,重复按摩直至患乳处结块消失,乳房松软,尽量排空乳晕部乳汁。观察组先采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距离乳房肿块部位15~20cm,照射时间15 min;再用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法治疗,使用JY-2310型多功能治疗仪,输出频率为156~2500 Hz,输出强度分为32级可调节,由低到高逐步调大,调到患者能承受的最大强度,对患侧乳房阿是穴、天池、灵墟、屋翳、乳根等穴位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治疗时间设置为20 min,治疗结束后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手法推拿治疗,乳房按摩时间不超过30 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恢复泌乳时间、皮肤发红消退时间及肿块消退时间,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进行评价,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高。疗效评定:显效为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乳汁畅通,肿块消失;有效为临床症状改善程度>50%,乳汁分泌较为通畅;无效为临床症状改善程度≤50%或转为其他方式治疗[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764,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恢复泌乳、皮肤发红消退及肿块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恢复时间比较 d

2.3 两组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是女性哺乳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等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新生儿的母乳喂养影响很大。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最为常见的发病原因为乳汁淤积。患者产后乳房的淋巴管与血管处于极度充盈状态,多有乳房肿痛等情况,若产后持续10 h左右未将乳汁及时排出,就易导致乳汁在乳腺小叶中淤积,细菌迅速繁殖生长,从而造成乳腺炎[5]。除此之外,乳头皲裂及乳房过度充盈也是临床常见的发病原因。因此,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尤为重要。根据其发病原因,临床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最为重要的目的为疏通乳腺管,将乳汁及时排出,将造成炎症的乳汁淤积问题尽早解决[6]。由于患者处于哺乳期,若使用药物治疗对新生儿具有一定影响,临床多通过手法按摩通乳治疗,可一定程度促进患者患病部位的血液循环,从而减少乳汁堆积,起到通乳的效果。但经大量临床实践发现,该治疗方法对于治疗早期乳腺炎具有显著效果,对于郁积日久及乳块质硬的乳腺炎患者,该种治疗方式效果不佳。

近年来,随着各类治疗仪器的不断发展丰富,低频脉冲治疗仪逐渐应用于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中。通过低频脉冲治疗仪持续高能量刺激患者乳房,可对乳房微环境起到改善作用,促进乳房内部活性及患处血液循环,且通过高能量的脉冲刺激,患者乳头会出现吮吸感,从而平衡患者乳腺内分泌功能,促进乳腺管的疏通及乳腺组织的血液循环,进而减少乳汁淤积,改善临床症状[7-8]。红外线是临床较为常用的物理因子,红外线超声波可起到细胞按摩或微细按摩或的效果,既往临床多用于粘连及瘢痕等治疗中,鲜少用于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本研究将低频脉冲治疗仪与红外线联合应用于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中,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恢复泌乳时间、皮肤发红消退时间及肿块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这说明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红外线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

NRS评分是临床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常见的评分,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多伴有乳房疼痛。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通过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红外线治疗可促进患者疼痛程度的减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哺乳期乳腺炎乳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乳汁点目需谨慎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哺乳期乳房一个大,一个小怎么办
消炎散结通乳汤治疗乳腺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