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与疗效探究

2021-07-06华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6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沙拉

华冰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0 引言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内科里属于诊断概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目前病因的也未得到有效地查明。该病症主要在大肠黏膜以及其下层病变,且病程时间长,易反复[1]。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有体质量下降、腹痛、便血、血性腹泻等。严重影响了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身心健康,未能及时就医,会诱发诸如大出血、肠穿孔、息肉等情况,严重时也会使生命受到威胁[2]。本文将立足于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与疗效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随机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42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作为研究的样本。42例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观察组年龄21~70岁,平均(46.5±20.8)岁,男性12例,女性9例,平均病程(2.22±2.02)年;对照组年龄23~69岁,平均(46.2±20.1)岁,男10例,女性11例,平均病程(2.56±2.11)年。两组病人的资料对比较为均衡,具备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对照组中,将对其21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执行常规治疗措施。其方法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服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国药准字H31020840,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4次/d,1 g/次,疗程共计为8周。囊括了稳定酸碱失衡、平衡水电解质失衡、营养支持、合理饮食等对症医治。

在观察组中,将对其21例功能性腹泻病人执行美沙拉嗪治疗措施。其方法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国药准字H19980148,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有限公司),4次/d,1 g/次,疗程共计为8周。囊括了稳定酸碱失衡、平衡水电解质失衡、营养支持、合理饮食等对症治疗。

1.3 疗效标准

(1)对比两组病人医治总有效率(痊愈:临床症状均消失,肠粘膜正常;好转:临床症状与肠粘膜均有改善;无效:无上述所有特征)。治疗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2)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准,其中囊括了白细胞介素(IL-2、IL-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

(3)对比两组病人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其中囊括了恶心、皮疹、腹部不适。

1.4 统计学方法

把整个数据送入SPSS 22.0软件中进行解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治总有效率

据表1显示,观察组的病人医治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病人医治总有效率对比[n(%)]

2.2 炎性因子水准

据表2显示,观察组病人的IL-2水准比对照组高,而观察组的IL-6、肿瘤坏死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准均比对照组的对应数据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病人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准对比(±s)

表2 两组病人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准对比(±s)

组别 例数 IL-2(pg/L)IL-6(pg/L)肿瘤坏死因子(ng/L)超敏C反应蛋白(mg/L)观察组 21 12.15±0.56 52.87±3.15 42.55±3.45 4.75±0.87对照组 21 10.01±0.44 56.89±3.29 48.68±3.09 6.12±1.05 t 13.770 4.045 6.065 4.604 P 0.001 0.002 0.001 0.001

2.3 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如表3所示,观察组的病人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比对照组的对应数据更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病人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n(%)]

3 讨论

美沙拉嗪是一类氨基水杨酸控释剂。对于前列腺素E2与白三烯B4的融合与开释具有遏制效果,还能在中性粒细胞转移、脱粒、吞并的进程具有遏制的效果,大大地降低脂肪氧化酶的活性,降低氧化应激反应,这样一来就能稀释氧自由基融合,进而舒缓结肠黏膜上附染的炎症[3-5]。另外,美沙拉嗪能有效地阻止血小板的凑集,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血液循环,调整部分片区供养,促近代谢加快,能很充分地推动细胞再生进程,最终达到对结肠炎症良好的治疗效果[6]。钟明[7]的实验结论得出了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使用美沙拉嗪安全性是有保障的,炎性反应也得到了明显地降低,利于病人的身体康复。

本次实验结果也表明,使用美沙拉嗪的观察组在医治总有效率上和比对照组更高,且在炎性因子水准对比中,观察组的IL-2水准比对照组高,而观察组的IL-6、肿瘤坏死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准均比对照组的对应数据低,而且观察组的病人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比对照组的对应数据更低,上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刘永丹[8]的实验结论基本一致。

IL-6,肿瘤坏死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都是促进炎症发展的因子,观察组其数值低于对照组,IL-2是遏制炎症因子,而观察组其数值比对照组高也能进一步说明美沙拉嗪调整促炎与抗炎因子的水准与降低黏膜受损程度当中的价值。

综上所述,美沙拉嗪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当中,能够起到较好效果,改善炎性因子水准,降低并发症概率,十分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沙拉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能力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蔬菜沙拉
杰米的碎蔬菜沙拉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
健脾燥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