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2021-07-06陈珊
陈珊
(莘县妇幼保健院,山东 聊城)
0 引言
临床中,急性腹痛属于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患儿在发病后会承受较大的痛苦,如果没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还有可能导致患儿的死亡。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因此其表达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准确地对患儿进行诊断和治疗,成为了医护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医护人员需要对小儿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明确患儿发病原因的基础上,为其开展针对性的治疗,最终达到提升患儿治疗有效率和预后质量的目标[1]。笔者在本文中针对小儿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开展了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开展本次研究样本筛选时,将筛选的时间控制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此期间被纳入样本的80例患儿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的数量分别为44例、36例,样本中年龄最大患儿为8岁,年龄最小患儿2岁,平均(5.7±2.4)岁;在对患儿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发现,患儿存在伴随呕吐、发烧、咳嗽、便秘等。
1.2 诊断方法
在接诊患儿之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患儿家长以及患儿详细地询问其发病情况,同时了解患儿日常饮食情况,是否在近期出现过呼吸道感染、外伤、用药等情况。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需要了解患儿的腹痛持续时间、腹痛部位、大小便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伴随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医护人员不但需要对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进行仔细的观察,同时也需要了解患儿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或者遗传疾病史。在了解上述因素之后,医护人员应为患儿开展血常规检查,重点观察患儿是否存在白细胞异常问题[2]。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还可以结合患儿情况开展腹部透视 、B超等辅助检查方式,以此来保证对患儿的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同时为患儿提供综合对症治疗。
1.3 治疗方法
在为小儿急性腹痛患儿开展治疗时,治疗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保守治疗与辅助治疗两种不同的方式。其中,手术治疗的侵入性较强,通常用于确诊为肠套叠、阑尾炎或者肠扭转等外科急腹症的患儿,在诊断患儿为上述疾病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应及时请普外科专家进行会诊,随后将患儿转入外科治疗。与之相对的,保守治疗需要医护人员对患儿的病情特点进行充分的观察,在此基础上为患儿提供药物等综合治疗[3]。治疗过程中,如果患儿疾病为寄生虫腹痛,则医护人员需要先为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在患儿的腹痛得到较好的控制之后,再为患儿提供驱虫治疗;如果患儿的疾病为感染性腹痛,则医护人员需要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以及抗病毒药物开展治疗;若患儿腹痛的原因为粪便堵塞,则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儿开塞露通便治疗;除此之外,医护人员需要在患儿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为患儿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同时引导患儿家属为患儿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好地保证患儿的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对所有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评估过程中共设置治愈(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精神状态良好)、有效(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精神状态有所好转)、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未见好转或加重)三个评估等级;在此基础上,对治疗前后患儿的疼痛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并记录,随后开展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用(±s)以及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小儿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
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大部分患儿在临床中出现了明显的腹部压痛,少数患儿未发现腹部压痛;与此同时,大多数患儿的疼痛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疼痛,除此之外,存在部分患儿出现右下腹疼痛、左下腹疼痛、全腹部疼痛以及剑突下疼痛等情况[4]。
2.2 小儿急性腹痛的原因分析
在对患儿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患儿发病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阑尾炎、急性肠胃炎、急性菌痢、肠痉挛、粪便堵塞、药物胃肠道反应、过敏性紫癜、胆道蛔虫症以及肠叠套等疾病[5,6]。
2.3 患儿治疗效果分析
在为患儿的病情进行诊断并开展科学的治疗之后,全部被纳入本次研究的80例患儿治愈77例,有效3例,未出现治疗无效的患儿,患儿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00%。对患儿的临床诊断情况进行核对发现,所有患儿均未出现误诊、漏诊等问题,患儿治疗效果分析详见表1。
表1 患儿治疗效果分析
2.4 患儿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对比
在为患儿开展治疗前,患儿平均疼痛评分为(77.3±3.7)分,治 疗 后 患 儿 平 均 疼 痛 评 分为(41.1±0.8)分,患儿的疼痛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治疗前后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对比详见表2。
表2 患儿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对比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小儿急性腹痛属于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在诊断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将小儿急性腹痛划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为了更好地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判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临床特点、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同时了解患儿是否存在相关伴随症状,通过这样有效的开展对症治疗[7,8]。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患儿在临床中出现了明显的腹部压痛,少数患儿未发现腹部压痛,部分患儿出现右下腹疼痛、左下腹疼痛、全腹部疼痛以及剑突下疼痛。80例患儿治愈77例,有效3例,未出现治疗无效的患儿,患儿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00%,患儿平均疼痛评分为(77.3±3.7)分,治疗后患儿平均疼痛评分为(41.1±0.8)分,治疗前后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为小儿急性腹痛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患儿的临床特点和体征进行细致的了解,结合患儿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为患儿开展准确的诊断[9]。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才可以有效地保证患儿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