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发展路径
2021-07-05路兴龙
路兴龙
摘 要:在“健康中国”理念的指引下,体教融合旨在推动青少年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协同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机制,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磨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体教融合;学校体育;体育锻炼
前言
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协同发展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可见,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的学校体育工作正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保证,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关键作用[1]。
一、回顾体教融合的历史背景
“体教融合”是在“体教结合”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通过梳理以往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体教结合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称为无体教结合阶段。建国初期,在1952年中央体委(1954年改为国家体委)成立之前,这个时期没有单独设置的国家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体育事业由教育部门一家管理,所以不存在体教结合问题。
第二阶段称为“体教结合,以体为主”阶段,1952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国家体委成立之后,在借鉴苏联体育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为加快发展体育运动,大力提高我国运动技术水平,积极参加奥运会等国际体育大赛,实现为国争光的任务,逐渐形成 “体校—-省市专业队—国家队”运动员培养的三级培养体制。
第三阶段称为“体教结合,教育发力”阶段,改革开放后到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迅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竞技体育事业取得一系列辉煌成绩,运动健儿在国际大赛中取得骄人战绩;教育事业开始广泛普及,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受教育人口越来越多;社会就业打破旧体制,择业不再包办,不再实施统分统配,而是重视学历、文凭和能力进行双向选择[2]。社会的这些变化给竞技体育带来较大的冲击,一方面是体育系统自办教育水平较低,出现了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现象;另一方面是优秀退役运动员安置困难,引发社会担忧;从而导致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青黄不接,规模萎缩。
第四阶段即“体教融合”阶段。体育事业改革也被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事项之一,但影響我国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以及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当前,国家在建设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大战略的背景下,在解决体育系统运动员就业、文化教育、后备人才不足等问题,解决教育系统体育重视不够、体育专业水平不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强、学校体育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时,有了更好的“粘合剂”。
二、新时代体育强国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展望
(一)政策指引:新时代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新时代深化体教融合不仅是体育与教育事业的融合,也是在坚持大局意识、问题导向、统一体系的原则背景下,实现体育与教育在思想、目标、资源、措施等方面的全面融合,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发展。
(二)加强学校体育建设,夯实青少年健康发展基础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教育事业要通过“六个方面”的努力,实现“六个目标”,即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目的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育”,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是磨炼坚强意志品质、培养优秀品德的重要途径,是提升青少年道德品质、促进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的重要手段。
(三)体教融合促进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需要认识和把握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校体育发展要求,把学校体育与教育强国紧密相连,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认识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通过学校体育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拥有活跃的头脑、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情。
(四)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现阶段,我们对于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目标在认识和理解上还有一点的差距。大多数都没有意识到体育在整个教育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重视学科发展,轻视体育活动的现象在大中小学中仍普遍存在。不能深刻理解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内涵,不能领会体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的决策和作用,所以,首先是要搞清楚学校体育到底是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做?
(2)健全体系、社会动员、全面发展。要做到评价体系的改革,对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校长建立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其中学校体育工作做得如何,包括投入的经费、师资队伍建设、场地设施建设、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参加体育锻炼、竞赛情况等,将一起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充分调动各级主管部门的积极性。
三、结语
在当今体教融合背景下,对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坚持以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为主要导向,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的体育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把学校体育纳入政府政绩考核评价指标;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实施贯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校园运动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推进学校体育运动项目联盟建设;要转变体育发展方式,顺应时代潮流,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互联网+”运动健康创新模式,使体教融合的现实选择能够与其实施的背景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融合的质量和效应。才能彻底解决青少年体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矛盾和短板,推动体育与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卫,杨灏,王健,毛拥,孙延林,徐金陆,吴金明.设计与路径:体教融合视域下“教育扶贫、体育帮扶”的援藏行动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报,2020,35(06):639-644.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S].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