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B-DWI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1-07-05王小微

当代医学 2021年18期
关键词:核素全身影像学

王小微

(辽宁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磁共振科,辽宁 营口 115100)

恶性肿瘤转移较常出现在骨骼部位,随着恶性肿瘤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与深入研究,患者生存期随之延长,但患者出现骨转移及骨骼并发病的发生风险也随之明显增加。对于该恶性肿瘤疾病,以往临床主要以核素全身骨现象、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WB-DWI)为首诊断选方式。其中核素全身骨现象具有成本低、普及率高、无禁忌证等特点,对骨转移瘤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但存在特异度差且辐射强等不足[1]。而WB-DWI成像是目前医学领域中的一种新型磁共振的成像方式,充分利用肿瘤组织细胞具有水分子运动受限的特点,使骨转移瘤在WB-DWI成像上呈“高信号”,进而做出准确诊断,具有成本低、简便、无辐射等优势,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2-3]。本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接诊的70例高度疑似为骨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WB-DWI检查的诊断价值及效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70例高度疑似骨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37~69岁,平均(53.45±4.16)岁;肿瘤类型:前列腺癌14例,肺癌10例,乳癌13例,食管癌7例,结肠癌9例,软组织恶性肿瘤11例,肝癌6例。患者均无WB-DWI、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禁忌证;未安装金属异物、心脏起搏器者;依从性良好。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经细胞学或组织检查证实为骨转移瘤者;经WB-DWI、压酯T2WI、PET显像中异常F-FDG摄取灶结合其他多种影像学检查,综合诊断为骨转移瘤者;对病理学结果、多种影像学检查仍难以判断的骨病灶,给予放化疗疗法进行判断。

1.3 方法

1.3.1 核素全身骨显像 仪器采用美国公司生产的GEMillenium VG双探头SPECT。使用钼锝发生器(北京原子高科)及亚甲基二磷酸盐药盒(北京师宏药物研究中心),自行标记99Tcm-MDP,测试放化纯,结果>95%,给予患者99Tc-MDP 740-925 MBq进行静脉注射,并饮用约500 mL水,2~3 h后开始显像。采用准直器(低能高分辨),矩阵为256×1 024,患者取平卧位,以每分钟15 cm的速度扫描全身前、后位(同时),并连续采集,采集技术>1.2×106。

1.3.2 WB-DWI使用超导磁共振显像仪(美国GE公司,型号:3.0T)和体线圈扫描。患者取仰体位,保持呼吸平静,足先入。由头至小腿中段行6~8段(每段采集26层)显像。以STIR-EPI序列行轴面DWI采集,设置参数:TI为220 ms,TR为6 000 ms,TE为62.5 ms,层厚为8 mm,FOV为38 cm×38 cm,无间隔显像,矩阵为96×96,NEX 3次,b值为800 nm2/s,需采集150 s(每段),总显像时间:20~30 min。将所有轴面图像使用bind(连接)技术合并,获取最大信号投影(MIP)图像(通过三维重建获得),出现黑白反转,则表示已取得最终图像。

1.3.3 图像分析 在未提供有关影像学资料及临床信息的前提下,由核医学医师(2名)与影像科(2名)分别分析核素全身骨显像图像与WB-DWI成像。核素全身骨显像图像:呈放射性稀疏影,为骨异常灶;WB-DWI成像:结节状高信号显著,图像中大小不等,为骨异常灶。全身骨骼分为8个领域,需逐一记录每一区域骨异常灶的位置及数目。由于WBDWI成像具有一定局限,除双上肢,仅分析颅顶至小腿范围内骨异常灶。

1.4 观察指标 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分别在骨转移瘤诊断的价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 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0例患者中,骨转移瘤49例,良性骨病灶21例(包括术后骨损伤或外伤12例,骨退行性改变9例)。

2.2 核素全身骨显像与WB-DWI技术诊断结果 WB-DWI准确度为92.86%(65/70),高于核素全身骨显像的81.43%(5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

表1 核素全身骨显像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表2 WB-DWI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表3 核素全身骨显像、WB-DWI检测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恶性肿瘤者易导致骨转移与淋巴转移,早期诊断对评估分期、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于该病临床常采用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是诊断骨转移瘤的常规检查项目,但该检查方案除显示骨转移瘤病灶外,骨盐代谢及其他对局部流血量影响较大的病变(外伤、手术创伤等)、骨感染性疾病(骨囊肿、骨髓炎等)、骨退行性变(关节炎、骨质增生等)等均可引起99Tcm-MDP呈持续性上升,进而导致核素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特性度较差[4-5]。因此,如何探寻准确度高的检查手段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DWI成像是目前医学领域中可观察到活体水分子微观运动的唯一方法,主要是充分的利用组织器官在病理状态下水分子扩散运动发生变化的特性,进而显示清晰的病变情况。然而,不同性质的病变体现出的水分子扩散特性存在差异,对此,可通过测定ADC值做出进一步诊断[6]。WB-DWI在DWI基础上研发的新型全身弥散成像技术,可在患者自由呼吸的状态下完成大范围薄层扫描,经3D-MIP重建与图像叠加可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再经过黑白翻转起良好的成像效果。WB-DWI在抑制血管、肌肉等组织信号的基础上,可有效提高病变组织的检出率,尤其是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更为确切。WB-DWI获取的全身融合图像与PET成像、素骨现象较相似,主要是在STIR序列的作用下,减弱信号强度,进而显示直观可见的骨骼病灶,以便于核医学医师与影像科观察。WB-DWI的成像显示为三维融合性图像,在进行同一方位检查时,骨间的正常软组织现象均会发生重叠,对定位与显示均会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脊柱易受脑脊液与椎间盘的干扰,影响病灶显示[7-8]。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0例患者中,骨转移瘤49例,良性骨病灶21例(包括术后骨损伤或外伤12处,骨退行性改变9处);WB-DWI准确度为92.86%(65/70),高于核素全身骨显像的81.43%(5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施WB-DWI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病史等全面分析,提高诊断准确率,与核素全身骨显像相比,对鉴别诊断骨转移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实施WB-DWI检查在骨转移瘤鉴别诊断中效果良好,可明显提高肿瘤转移诊断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核素全身影像学
核素分类开始部分的6种7核素小片分布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石榴全身都是宝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老鳖全身都是宝
核素分类的4量子数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